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备第五章

建筑设备第五章

第五章建筑排水、中水及特殊建筑给水排水第一节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和污水排放条件一、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建筑排水系统的任务是排除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生产建筑内的污水。

按所排除的污水性质,建筑排水系统可分为:(1)生活污水管道:排除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洗涤污水和粪便污水等。

此类污水多含有有机物及细菌。

(2)生产污(废)水管道:排除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废)水。

因生产工艺种类繁多,所以生产污水的成分很复杂。

有些生产污水被有机物污染,并带有大量细菌;有些含有大量固体杂质或油脂;有些含有强的酸、碱性;有些含有氰、铬等有毒元素。

对于生产废水中仅含少量无机杂质而不含有毒物质,或是仅升高了水温的(如一般冷却用水、空调制冷用水等),经简单处理就可循环或重复使用c(3)雨水管道:排除屋面雨水和融化的雪水。

上述三种污水是采用合流还是分流排除,要视污水的性质、室外排水系统的设置情况及污水的综合利用和处理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生活粪便污水不与室内雨水道合流,冷却系统的废水则可排人室内雨水道;被有机杂质污染的生产污水,可与生活粪便污水合流;至于含有大量固体杂质的污水、浓度较大的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及含有有毒物或油脂的污水,则不仅要考虑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而且要经局部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人城市排水管网。

二、污水排放条件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污水,应符合下列几点,否则应采取水处理技术措施。

(1)污水温度不应高于40 C,因为水温过高会引起管子接头破坏造成漏水;(2)要求污水基本上呈中性(pH值为6~9),浓度过高的酸碱污水排人城市下水道不仅对管道有侵蚀作用,而且会影响污水的进一步处理;(3)污水中不应含有大量的固体杂质,以免在管道中沉淀而阻塞管道;(4)污水中不允许含有大量汽油或油脂等易燃液体,以免在管道中产生易燃、爆炸和有毒气体;(5)污水中不能含有毒物,以免伤害管道养护工作人员和影响污水的利用、处理和排放;(6)对伤寒、痢疾、炭疽、结核、肝炎等病原体,必须严格消毒灭除;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以免危害农作物、污染环境和危害人民身体健康;(7)排入水体的污水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时,亦应符合有关部门颁布的污水灌溉农田卫生管理的要求。

第二节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建筑排水系统一般由卫生器具、排水横支管、立管、排出管、通气管、清通设备及某些特殊设备等部分组成,如图5-1所示。

1一卫生器具;2一横支管;3一立管;4一排出管;5一通气管;6一检查口;7一清扫口;8一检查井1.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卫生器具是室内排水系统的起点,接纳各种污水排入管网系统。

污水从器具排出口经过存水弯和器具排水管流入横支管。

2,横支管横支管的作用是把各卫生器具排水管流来的污水排至立管。

横支管应具有一定的坡度。

3.立管立管接受各横支管流来的污水,然后再排至排出管。

为了保证污水畅通,立管管径不得小于50mm,也不应小于任何一根接入的横支管的管径。

4.排出管排出管是室内排水立管与室外排水检查井之间的连接管段,它接受一根或几根立管流来的污水并排至室外排水管网。

排出管的管径不得小于与其连接的最大立管的管径,连接几根立管的排出管,其管径应由水力计算确定。

5.通气管系通气管的作用是:(1)使污水在室内外排水管道中产生的臭气及有毒害的气体能排到大气中去;(2)使管系内在污水排放时的压力变化尽量稳定并接近大气压力,因而可保护卫生器具存水弯内的存水不致因压力波动而被抽吸(负压时)或喷溅(正压时)。

对于层数不多的建筑,在排水横支管不长、卫生器具数不多的情况下,采取将排水立管上部延伸出屋顶的通气措施即可,见图5-2(a)。

排水立管上延部分称为通气管。

一般建筑物内的排水管道均设通气管。

仅设一个卫生器或虽接有几个卫生器具但共用一个存水弯的排水管道,以及建筑物内底层污水单独排除的排水管道,可不设通气管。

对于层数较多及高层建筑,由于立管较长而且卫生器具设备数量较多,可能同时排水的机会多,更易使管道内压力产生波动而将器具水封破坏。

故在多层及高层建筑中,除了设伸顶通气管外,还应设环形通气管或主通气立管等,其简图如图5-2(b)所示。

通气管的管径一般与排水立管管径相同或减小一级,但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 的地区,且在没有采暖的房间内,从顶棚以下0.15~0.2m起,其管径于-2C应较立管管径大50mm,以免管中结冰霜而缩小或阻塞管道断面。

6.清通设备为了疏通排水管道,在室内排水系统中需设置如下三种清通设备:(1)检查口:设在排水立管上及较长的水平管段上,图5-3所示为一带有螺栓盖板的短管,清通时将盖板打开。

其装设规定为立管上除建筑最高层及最低层必须设置外,可每隔二层设置一个,若为二层建筑,可在底层设置。

检查口的设置高度一般距地面lm,并应高于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

(2)清扫口:当悬吊在楼板下面的污水横管上有二个及二个以上的大便器或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卫生器具时,应在横管的起端设置清扫口,如图5-4所示。

也可采用带螺栓盖板的弯头、带堵头的三通配件作清扫口。

(3)检查井:对于不散发有害气体或大量蒸汽的工业废水的排水管道,在管道转弯、变径处和坡度改变及连接支管处,可在建筑物内设检查井,其构造如图5-5所示。

在直线管段上,排除生产废水时,检查井的距离不宜大于30m;排除生产污水时,检查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m。

对于生活污水排水管道,在建筑物内不宜设检查井。

7.特殊设备(1)污水抽升设备: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下室、人防地道和地下铁道等地下建筑物中,卫生器具的污水不能自流排至室外排水管道时,需设水泵和集水池等局部抽升设备,将污水抽送到室外排水管道中去,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保护环境卫生。

(2)污水局部处理设备:当个别建筑内排出的污水不允许直接排入室外排水管道时(如呈强酸性、强碱性及含过量汽油、油脂或大量杂质的污水),则要设置污水局部处理设备,使污水水质得到初步改善后再排入室外排水管道,此外,当设有室外排水管网或有室外排水管网但没有污水处理厂时,室内污水也需经过局部处理后才能排入附近水体、渗入地下或排入室外排水管网。

根据污水性质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污水局部处理设备,如沉淀池、除油池、化粪池、中和池及其他含毒污水等局部处理设备。

在此,仅着重介绍一下化粪池。

化粪池的主要作用是使粪便沉淀并发酵腐化,污水在上部停留一定时间后排走,沉淀在池底的粪便污泥经消化后定期清掏。

尽管化粪池处理污水的程度很不完善,所排出的污水仍具有恶臭,目前对于我国还没有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区,化粪池的使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化粪池可采用砖、石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砌筑,其中最常用的是砖砌化粪池。

化粪池的形式有圆形的和矩形的两种,通常多采用矩形化粪池。

为了改善处理条件,较大的化粪池往往用带孔的间壁分为2~3隔间,如图5-6所示。

化粪池多设置在居住小区内建筑物背面靠近卫生间的地方,因在清理掏粪时不卫生、有臭气,不宜设在人们经常停留活动之处。

化粪池池壁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如受条件限制时,可酌情减少,但不得影响建筑物基础。

化粪池距离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

池壁、池底应防止渗漏。

第三节建筑排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一、横支管横支管在建筑底层时可以埋设在地下,在楼层可以沿墙明装在地板上或悬吊在楼板下。

当建筑有较高要求时,可采用暗装,如将管道敷设在吊顶管沟、管槽内,但必须考虑安装和检修的方便。

架空或悬吊横管不得布置在遇水后会引起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方,不得布置在卧室及厨房炉灶上方或布置在食品及贵重物品储藏室、变配电室、通风小室及空气处理室内,以保证安全和卫生。

横管不得穿越沉降缝、烟道、风道,并应避免穿越伸缩缝;必须穿越伸缩缝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装伸缩接头等。

横支管不宜过长,以免落差过大,一般不得超过10m,并应尽量减少转弯,以避免阻塞。

二、污水立管宜靠近最脏、杂质最多、排水量最大的排水点处设置,例如尽量靠近大便器。

立管应避免穿越卧室、办公室和其他对卫生、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间。

生活污水立管应避免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

立管一般布置在墙角明装,无冰冻危害地区亦可布置在外墙上。

当建筑有较高要求时,可在管槽内或管井内暗装。

暗装时需考虑检修的方便,在检查口处设检修门,如图5-7所示。

的热源设备附近及易受机械撞击处,塑料立管应避免布置在温度大于60C否则应采取保护技术措施。

对排水立管最下部连接的排水横支管应采取措施避免横支管发生有压溢流,即:仅设伸顶通气管排水立管,其立管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到排水立管管底的垂直距离(如图5-8)中△H所示。

在立管管径与排出管或横干管管径相同时应按立管连接卫生器具的层数n确定,即:n≤4层、5~6层、7~12层、13~19层、≥20层时,相应的分别为:△H=0.45、0.75、1.2、3.0、6.0m。

但当立管底部管径大于排出管管径1号或横干管管径比立管管径大一号时,则其垂直距离可缩小一档。

对排水横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干管上时,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3.0m。

对排水横支管接入横干管竖直转向的管段,其连接点应距转向处以下不得小于0.6m。

对上述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横支管的连接达不到上述技术要求时,则立管最下部的排水横支管应单独排至室外排水检查井。

三、排出管排出管可埋在建筑底层地面以下或悬吊在地下室的顶板下面。

排出管的长度取决于室外排水检查井的位置。

检查井的中心距建筑物外墙面一般为2.5~3m,不宜大于10m。

排出管与立管宜采用两个45°弯头连接,见图5-8。

对生活饮水箱(池)的泄水管、溢流管、开水器、热水器的排水、或医疗灭菌消毒设备的排水、蒸发式冷却器及空调设备冷凝水的排水、贮存食品或饮料的冷藏库房的地面排水和冷风和浴霸水盘的排水,均不得直接接人或排人污废水管道系统,采用具有水封的存水弯式空气隔断的间接排水方式,以避免上述设备受到污水污染。

排出管穿越承重墙基础时,应防止建筑物下沉压破管道,其防止措施同给水管道。

排出管在穿越基础时,应预留孔洞,其大小为:排出管直径d为50、75、100mm 时,孔洞尺寸为300mm³300mrn;管径d大于100mm时,孔洞高为(d+300)mm,宽为(d+200)mm。

为防止管道受机械损坏,在一般的厂房内排水管的最小埋深应按表5-1确定。

四、通气管伸顶通气管高出屋面不得小于0.30m,且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以防止积雪覆盖通气口。

对平屋顶屋面,若有人经常逗留活动,则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0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考虑设置防雷装置。

在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0.6m或引向无门窗的一侧。

通气管出口不宜设在建筑物的挑出部分(如屋檐口、阳台、雨篷等)的下面,以免影响周围空气的卫生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