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2012,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A占有形式B分配形式C所有权归属D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2, (2012,19)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3,例题:某商品生产者一小时生产100只玩具熊,每只玩具熊的价格为10元。
如果现生产玩具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回答:(1)该商品生产者单位时间生产的玩具熊的价值量有何变化?(2)如果该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他的单位时间生产的玩具熊的价值量有何变化?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是在()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5、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时间的价值量不变6、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50%,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单位时间生产的价值量()。
7、某一生产部门的生产运作情况如下:工人一天劳动m小时,生产p单位的商品,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是c,工人一天创造的新价值是d。
假定工作日不变,此生产部门的某一企业将劳动生产率提高n倍。
求企业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8、投入某种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单项选择)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9、一般技术水平的纱厂,每个工人在12小时生产20斤棉纱,总价值是30元。
有个别纱厂A率先改进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该工厂工人在12小时内生产棉纱40斤,总价值为54元。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多项选择)A.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1.5元,个别价值是1.35元B.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1.35元,个别价值是1.5元C.A厂商在12小时内生产棉纱40斤的社会价值是54元D.如果A厂商劳动生产率提高两倍,该工厂工人在12小时内生产棉纱60斤,个别价值为54元E.A厂商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利润)是6元10,假定厂商甲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厂商甲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变B.厂商甲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不变C.厂商甲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增加一倍D.厂商甲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所包含的个别价值量增加一倍E.厂商甲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所包含的个别价值量不变11、下列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判断中,正确的有()(多项选择)A.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B.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C.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反比D.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12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多项选择)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D.一定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13同一个别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其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多项选择)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的个别价值量不变E.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包含的价值量增加F.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包含的个别价值量不变14一本书售价18元,这里的“元”“角”是指()A.价格标准B.价值尺度C观念货币D.货币价值15在市场上,一本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A.实在的货币 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16下列经济行为中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是()(多项选择)A.购买商品房,合同约价30万元。
B.按购房合同,第二年支付房款10万元C.缴纳房租契税9000元D.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万元E.支付车库租金200元17货币的五种职能中,容易导致加大经济危机发生可能性的有()(多项选择)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18、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有()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了5斤苹果19、(2014、20)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帐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
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
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
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
”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例题:一定时期内的待售商品中,当事人的债权总额是30000元,债务总额是60000元,到期支付的总额是50000元,赊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是10000元,商品的价格总额100000元,货币的流通速度是5次。
求这一时期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一定时期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赊账商品的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抵消支付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100000-30000-10000+50000/5=2200020,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
此时发行纸币500亿元。
假定纸币在此期间平均流通4次。
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A、0.5元货币的购买力B、1元货币的购买力C、2元货币的购买力D、4元货币的购买21、假定今年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由去年的2000亿元上升为3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由去年的一年4次上升为今年的一年5次,那么今年流通需要的纸币量应有这样的变化()A.需要发行纸币400亿元B.需要增发纸币200亿元C.纸币发行量不变D.需要增发纸币100亿元22、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
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
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C.少支付人民币2.5元D.多支付人民币2.5元23、2005年5月28日,100美元可兑换人民币827.65元;2007年4月10日,100美元可兑换人民币772.9元。
这说明()A.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B.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C.美元兑换人民币增多D.人民币兑换美元增多24、下列与通货膨胀的程度成反方向变化的有()(多项选择)A.利率B.人民币汇率C.工资和奖金D.贸易逆差E.固定资本投资F.银行准备率G.贴现率H.贸易顺差25、应对物价上涨,可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基准利率B.扩大财政支出C.提高存款准备金率D.扩大财政赤字26、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央行基准利率B.降低再贴现率C.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D.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7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不正确的是()A.不利于出口贸易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C.会导致热钱流入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第三章28、(2011、3)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29(2010、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30,(2007、24)G—W—Gˊ是()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D.资本总公式31,G—W—Gˊ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32,(2013、24)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在他的最新记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
“资本主义”为何与“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
这就是“资本主义”。
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A.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值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3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A.资本流通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B.资本总公式和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C.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D.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34、通过对资本总公式G—W—Gˊ的分析,可以看出()A.资本以追求剩余价值为根本目的B.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C.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D.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条件35理)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超额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36,(2002、6)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 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B. 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 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37对“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一定点”理解正确的有()A.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完成点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分界点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临界点D.工人无偿劳动的起点38(2008、5)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A. 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B. 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 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D.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39(2012、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