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1.3.5÷0.7=5,3.5是0.7的()A. 因数B. 倍数C. 5倍D. 0.5倍2.笑笑用5个立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下面( )是笑笑摆的。
A. B. C.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A. 100B. 105C. 1204.如图是用8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任意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原来相比()A. 增加了B. 减小了C. 不变5.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从前面看是。
这个立体图形是()。
A. B. C. D.6.如果a是质数,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只有一个因数B. a一定不是2的倍数C. a只有两个因数D. a 一定是奇数7.比大而比小的分数有()个.A. 1B. 2C. 无数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A. 72平方厘米B. 36平方厘米C. 216平方厘米D. 216立方厘米9.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5,这样的分数一共有()个。
A. 3B. 4C. 5D. 810.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除以2,原分数()。
A. 大小不变B. 扩大2倍C. 缩小2倍二、填空题1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0,这三个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正面可以看到两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到三个正方形,上面看到四个正方形,这个物体可能是:________。
13.31□÷5,要使计算结果没有余数,□中可以填________或________.14.能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________。
15.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60厘米,一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0cm,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cm2,体积是________cm3。
17.填上合适的数。
7400毫升=________立方分米=________升22.3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18.里面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里面有5个________。
19.分别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20.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1)0.8=(2)0.56=(3)≈(4)=21.写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9和10(2)14和42(3)26和39四、解答题22.五(1)班有42人、五(2)班有48人参加植树活动。
要求按班分组,如果两个班每组的人数必须相同,可以怎样分?每组最多有多少人?23.一种无盖的长方体水箱,长2.5dm,宽2.5dm,高3.5dm,制作一个这样的水箱,至少需要白铁皮多少平方分米?24.给一个长32分米,宽24分米的房间铺正方形地砖,如果要让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选择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多少分米,至少需要几块?25.两位师傅做同样的零件。
王师傅8分钟做了3个,李师傅12分钟做了5个。
他俩平均做一个零件各用多长时间?谁做得快一些?26.芳芳在三个超市买同一种乳酸菌饮料。
在甲超市里15元可以买7盒;在乙超市里17元可以买8盒;在丙超市里9元可以买4盒。
请你帮芳芳算一算,哪家超市最便宜?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3.5÷0.7=5,3.5是0.7的5倍.故答案为:C.【分析】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 的因数;据此解答.2.【答案】B【解析】解:从选项中可以看到是B项。
故答案为:B。
【分析】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那么这个立体图形一共有2层,下面一层是4个立方体,摆成两行,第二行三个立方体,第一行是一个立方体,摆在第二行左边的上面,上面一层是1个立方体,摆在第二层第一行的那个立方体的上面。
3.【答案】B【解析】解: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105。
故答案为:B。
【分析】3的倍数的数字特征是: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5的倍数的数字特征是这个数的末尾是0或5,当这个数的末尾是0时,这个数最小是300,当这个数的末尾是5时,这个数最小是105。
4.【答案】C【解析】如图是用8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任意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原来相比不变.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表面积的定义可知,立体图形外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如果任意拿走一个小正方体,会有3个新的面出现,与原来的3个面相等,所以表面积不变,据此解答.5.【答案】B【解析】解:A、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不符合;B、从三个面看到的都符合;C、从上面和前面看到的不符合;D、从左面和前面看到的不符合。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别从三个方向观察每个选项中的图形,判断出每个图形有几个正方形组成以及每个正方形的位置即可。
6.【答案】C【解析】如果a是质数,那么a只有两个因数,a可能是2的倍数,也可能是奇数.故答案为:C.【分析】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据此解答.7.【答案】C【解析】比大而比小的分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C。
【分析】任意两个分数之间都有无数个分数,据此判断。
8.【答案】C【解析】解:6×6×6=21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C。
【分析】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9.【答案】B【解析】解:这样的分数有、、、,共4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找出全部两个数的和是15的数,两个加数是互质数,就能组成一个符合要求的最简真分数。
10.【答案】C【解析】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除以2,原分数缩小2倍。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二、填空题11.【答案】8;10;12【解析】解: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0,说明这3个连续的偶数中最中间的那个数的3倍是30,30÷3=10,所以这三个数分别是8、10、12。
故答案为:8;10;12。
【分析】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0,第一个偶数比第二个偶数小2,第三个偶数比第二个偶数大3,所以30刚好是第二个偶数的3倍,计算出第二个偶数后减掉2就是第一个偶数,加上2就是第三个偶数。
12.【答案】①②④⑥【解析】从正面可以看到两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到三个正方形,上面看到四个正方形,这个物体可能是:①②④⑥ .故答案为:①②④⑥ .【分析】从正面可以看到两个正方形,说明这个图形从正面看,有两个正方体排一行或两行;从左面看到三个正方形,说明这个图形有一列是3个正方体,或两列相加是3个正方体;从上面看到四个正方形,说明这个图形由4个正方体组成,据此解答.13.【答案】0;5【解析】解:31□÷5,要使计算结果没有余数,□中可以填0或5。
故答案为:0;5。
【分析】一个数除以5,要想结果没有余数,那么这个数是5的倍数;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个位是0或5的数。
14.【答案】90【解析】解:能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90。
故答案为:90。
【分析】同时是2、3、5的倍数,首先这个数的末尾是0,其次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是3的倍数,据此作答即可。
15.【答案】54;27【解析】解:60÷(3×4+4+4)=3厘米,3×3×6=54平方厘米,所以一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3×3×3=27立方厘米,所以一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54;27。
【分析】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长方体的长由3个小正方体的棱长组成,所以一共是3×4+4+4=20个正方体棱长,那么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拼成的长方体的棱长÷20,所以一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一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16.【答案】600;1000【解析】解: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20÷12=10cm,表面积是10×10×6=600cm2;体积是10×10×10=1000cm3。
故答案为:600;1000。
【分析】正方体有12条棱,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2,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棱长。
17.【答案】7.4;7.4;22300【解析】解:7400毫升=7.4立方分米=7.4升,22.3立方米=22300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7.4;7.4;22300。
【分析】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据此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18.【答案】4;16;【解析】解:里面有4个,有16个。
里面有5个。
故答案为:4;16;。
【分析】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扩大几倍,要想分数值不变,需要把分子扩大相同的倍数。
19.【答案】,1 ;,2【解析】解:第一个图形:;第二个图形:故答案为:,;,【分析】先判断平均分的份数,然后看阴影部分的份数,根据分数的意义先用假分数表示再用带分数表示。
三、计算题20.【答案】(1)0.8=(2)0.56=(3)=10÷12≈0.83(4)=12÷24=0.5【解析】【分析】小数化分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然后进行约分即可;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即可。
21.【答案】(1)解:(9,10)=1[9,10]=90(2)解:(14,42)=14[14,42]=42(3)解:(26,39)=13(26,39)=78【解析】【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常用的方法有列举法和分解质因数法;列举法是列举出两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然后找出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法就是把这两个数写在短除号里,在被除数的左边写出它们共同的除数,如果得出的商是合数就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最后把所有的除数相乘就是最大公因数,把所有除数和最后的商相乘就是最小公倍数。
四、解答题22.【答案】解:42和48的公因数有1、2、3、6。
答:每组可以是1人、2人、3人或6人,每组最多有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