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肺炎的健康宣教1.饮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一般以半流质为宜。
如牛奶、蛋羹类、细软面条、鱼粥、肉粥。
多进食及多饮水,忌食温热生痰的食物。
如虾肉、白果、柑、胡椒、龙眼肉。
2.高热时宜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退热后可适当进行室内活动,注意初次起床时防止受凉。
3.痰多难以咳出者,应每2-4小时进行有效咳嗽1次。
即先进行数次随意深呼吸(腹式呼吸),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咳嗽。
4.肺炎虽然可以治愈,但如若不注意,易复发。
5.戒烟酒,避免淋雨、受寒。
尽量避免到人多地公共场所。
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如有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等情况,应立即就诊。
肺炎病人出院指导1.安静休息,减少活动。
2.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可取半卧位或双肩垫高约20℃-30℃。
3.痰多时勤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4.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裂时涂润滑油。
5.高热时给予温水降温,出汗多时及时更衣防止感冒,腋下体温>38℃时请上医院治疗。
6.进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水分的摄入有利于毒素排出。
7.按出院医嘱做好继续治疗。
8.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慢性肾小球肾炎健康知识宣教一.心理指导:本病慢性进展,病人大多顾虑重重、悲观失望。
因此,要做好病人的疏导工作,与家庭一道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境,减轻心理负担,积极治疗,注意保养,以延缓肾功能的衰退。
二.饮食指导:饮食疗法是长期的,应使病人认识到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并指导病人及家庭做到自理。
1.宜进含维生素B、C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2.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0、5-0、8g。
予以优质蛋白,多食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和瘦肉。
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
3.高血压、少尿、浮肿者限制水、盐(小于3g/日)的摄入。
三.休息、活动指导: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有明显水肿、血压高、肾病综合征和并发防肾功能不全者均应卧休息。
好转后可起床活动,自理生活,但要避免劳累。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健康宣教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室内定期作空气消毒如食醋熏蒸等;避免烟雾、粉尘刺激,吸烟者劝其戒烟;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室温保持在16-18度。
湿度60%。
2.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勤洗漱口。
有轻度口腔感染时,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于饭后、睡前漱口。
3.痰多者,尽量将痰液咳出;适当服祛痰药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老年、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轻拍背部帮助排痰。
不易咳出者可进行有效咳嗽:先进行5-6次深呼吸,吸气后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这样使分泌物从远端移至大气道,使其易于咳出。
每2-4小时进行1次。
或者使用胸部叩击法:叩击胸部各肺叶,反复叩击1-3分钟。
4.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半卧位为佳。
每天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锻炼加强身体抵抗力,如散步、慢跑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过劳而引起呼吸困难。
缓解期加强呼吸锻炼,如腹式锻炼,每日进行数次,每次10-20分钟,长期坚持,一般2-3个月后可改善通气功能。
5.出院后如症状加重,痰量及性质改变时,应及时就诊。
6、饮食:加强营养,多食肉、蛋、蔬菜、水果,多饮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葱、胡椒粉、芥末等。
忌油腻的食物如油炸、油煎、猪油、牛油、肥肉等。
戒烟酒。
忌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冷瓜果、冷饮料等。
水果可加热后食用。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出院指导: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室内定期作空气消毒如食醋熏蒸等;避免烟雾、粉尘的刺激:吸烟者劝其戒烟;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二、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勤洗漱,有轻度口腔感染时,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饭后、睡前漱口。
三、痰多者尽量将痰液咳出,尤其是清晨;痰液粘稠者,适当服祛痰药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年老、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轻拍背部帮助排痰。
四、每天有计划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过度劳累而引起呼吸困难。
缓解期加强呼吸运动锻炼,如腹式呼吸锻炼,其方法是: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呼气时口唇缩拢(成鱼口状),并用手按压腹部,使气呼尽,采用深而慢的呼吸,频率8~10次/分,每门进行数次锻炼,每次10~2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一般2~3个月后可使用通气功能改善。
五、出院后如症状加重,痰量及性质改变时,应及时再就珍。
脑梗塞的健康宣教1.饮食: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血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
2.饮食有规律,不宜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控制总热量。
多吃瘦肉、鱼虾、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含碘的食物、少食肥肉、猪油、奶油、蛋羹、带鱼、动物内脏、糖果、甜食等。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
3.适当饮茶,因为茶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可增加血管的热韧性,改善血循环。
4.预防肢体肿胀方法:加强肢体的运动和按摩。
坐位时要用支架或其他支持物,应将手臂抬高或放于椅子扶手上。
卧位时,患者的下肢抬高10-20厘米,以减少肿胀。
5.保持肢体的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6.按摩指导:用手揉拿、捏揉、揉按等方法按摩。
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15天一个疗程。
7.保持居室的通风,空气的新鲜。
8.注意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避免劳累。
9.卧床者要做到每2小时翻身、拍背。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10.保持乐观及良好的情绪。
11.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加强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12.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
并教会患者学会自测血压的方法。
13.定期复诊,如血压突然改变,升高或降低、肢体无力加重、手指麻木乏力、短暂失语、说话困难、眩晕、步态不稳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消化性溃疡病人健康知识宣教1.生活方面注意问题:精神因素对溃疡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所以日常要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防过劳,紧张,按时进餐,保持消化道正常功能。
2.饮食中注意方面:(1)细嚼、慢吞、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搅拌,有利于稀释中和胃酸。
(2)溃疡活动期少量多餐日4-5餐。
病情稳定日三餐餐间不临食。
(3)饮食注意营养,不受限制,没有特殊食谱。
(4)溃疡活动期禁酒、高脂、酸、辣、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5)进食不宜过饱,临睡前不进饱餐,防胃酸分泌过高。
3.溃疡病要在医师指导下治疗,症状缓解后仍坚持一段维持治疗预防本病复发。
4.溃疡病病人如果发现大便黑色,呕吐咖啡色或上腹胀、呕吐隔餐食物酸臭或突然剧痛药物不缓解,均要急诊就医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出院指导1 饮食指导食物对胃黏膜可致物理性和化学性损害,暴饮暴食或不规则进食可破坏胃分泌的节律性。
据观察,咖啡、浓茶、辛辣调料、泡菜等食品以及偏食、进食过快、过烫、过冷等不良饮食习惯是本病发生和复发的相关因素。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往往饭、餐后都有规律性疼痛,要求患者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好习惯,避免过量甜食及过度饱餐,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2 减少精神负担,保持乐观情绪在临床上,因焦虑、忧伤、怨恨、紧张等持续而强烈的精神刺激引起溃疡病的发生和复发常有所见,因明显的精神因素激发胃溃疡患者其胃酸分泌亢进,而精神因素旦解除,以上病理现象则迅速消失,溃疡也可愈合。
4 劝其戒烟酒吸烟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
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减低,影响其关闭功能而致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长期量吸烟不利于溃疡愈合,亦可导致溃疡复发。
长期大量饮酒同样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溃疡发生,或致溃疡病复发。
5 定期复诊患者出院后如再出现反酸、嗳气、上腹痛、黑便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糖尿病的健康宣教1、基础知识教育(1)糖尿病是一种尚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全身性代谢疾病,运用好科学、合理、先进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糖尿病临床上根据发病原因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四种。
(2)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非典型症状为头晕、乏力、视力减退、皮肤瘙痒等。
(3)血糖的正常范围(血浆葡萄糖浓度):空腹血糖:(空腹13小时以上)餐后2小时血糖:(吃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的诊断标准(WHO1999):(4)糖尿对人体造成得所有危害都通过并发症体现。
据WHO统计,目前因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高达43%。
了解常见并发症对健康的损害,就能坚定患者控制2型糖尿病的信心。
①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率70%,心血管并发症是在代谢障碍和电解质紊乱基础上发生的心脏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纤维病变。
如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
②脑血管并发症死亡率29%,脑血管并发症是指患者由于血管官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局部血流下降或增加形成突发性脑血管破裂造成死亡。
③糖尿病肾衰,病程10年以上得患者死于糖尿病肾衰的约为53%;糖尿病肾衰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得肾小球病变,又名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由此引起得性功能障碍和不育症也很常见。
④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38%,糖尿病高血压发病高峰期较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提前约10年,死亡率也成倍增加。
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率15%⑥糖尿病神经损害,糖尿病会引起神经损害和血管损害造成手、足及皮肤的敏感性下降和丧失,严重的会导致血流阻滞感染病变截肢等。
⑦高渗性昏迷,急性(合并症)。
⑧酮症酸中毒,急性(合并症)。
⑨低血糖反应,这是糖尿病传统治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并发症,轻度低血糖有饥饿、心慌、手发抖、出冷汗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这些并发症可以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5)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的控制程度有关,因此必须积极控制高血糖;此外,还与其他危象因素相关,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运动量、饮食结构、遗传等。
除遗传因素外,其他危象因素是可以得到控制的,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改善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
(6)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或发生急性代谢紊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时,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
(7)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须采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终身干预,千万不能中断治疗。
治疗中断后症状又会出现,且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象急性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的出院指导1、心理健康指导:教会病人自我调节的方法,鼓励他们保持豁达开朗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指导家属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2、合理的营养与饮食指导:教会病人及家属根据标准体重、热量标准来计算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告诉病人最好食用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如糙米、蔬菜等,因这类食物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胃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血糖。
蔬菜应选择含糖分较少的,如小白菜、空心菜、芹菜、香菇、柚子、韭菜.海带、木耳、蘑菇、海藻、紫菜、油菜、洋葱、南瓜、花椰菜、豆类、苦瓜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