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教案第1课时天然气的利用甲烷【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掌握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了解取代反应的特征。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4)了解烃、烷烃的概念及烷烃的通式。
(二)过程方法:(1)通过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的认识,掌握分析四氯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分析结构的方法。
(2)通过甲烷分子模型的分析,学会根据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分析分子结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难、重点】重点:甲烷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难点:甲烷跟氯气的取代反应【教学过程设计】﹝展示﹞西气东输相关图片及神奇可燃冰。
【引入】介绍我国天然气资源,“西气东送”工程及其意义。
介绍神奇的可燃冰。
西气东输是我国目前一项巨大的工程 ,输送的气体就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目前,农村普遍使用的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而且,科学家从海底发现了一种新能源—“可燃冰”,实际上是甲烷的水合物,据估计,可燃冰的贮存量能提供人类社会1000年的能源使用.所以,为了合理开发并利用这些新能源,我们今天要来研究天然气的利用以及它的主要成分甲烷的性质.【板书】一、甲烷【展示】一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纯净的甲烷气体(集气瓶倒放)。
观察并叙述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探究活动】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0.717g/L,含碳75%,含氢25%,利用这些数据怎样确定它的分子式?解析:甲烷的Mr=0.717g/L×22.4 L/mol=16.06 g/ mol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75%/12):(25%/1)=1:4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甲烷的分子式为:CH4【讨论】(1)哪些实验事实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碳元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吗?(2)甲烷的燃烧实验现象能否说明甲烷分子中不含有氧元素?【实验设计】点燃集气瓶中的甲烷气体,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然后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并总结:火焰颜色是蓝色,烧杯壁上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是H2O和CO2 .所以甲烷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提示】要测定分子式不仅要做定性实验,更要做定量实验。
【课堂练习】①写出甲烷的电子式;②写出甲烷的结构式。
讨论分子里各原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分子式:CH4电子式:结构式:【展示】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经过科学实验证明甲烷分子的结构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上。
【过渡】既然我们了解了CH4的结构,结构决定性质,那么甲烷具有哪些性质呢?【板书】2.化学性质甲烷的稳定性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强酸、强碱均不反应。
①甲烷的氧化反应-可燃性CH4+2O2 CO2+2H2O甲烷气体在空气或氧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还伴有淡蓝色的火焰。
注意:点燃甲烷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时,容易发生爆炸。
因此,在点燃甲烷气体前,必须进行纯度检验,只有纯度符合要求的甲烷气体才能点燃。
甲烷完全燃烧的生成物是CO2和H2O。
查阅资料了解1 mol甲烷在通常状况下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写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H4(g)+2O2(g)==CO2(g)+2H2O(l)ΔH =-890 kJ/mol【探究质疑】1.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的物质除甲烷还有哪些?解析:还有氢气、硫、酒精、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2. 甲烷燃烧时,若氧气不充分,可能生成哪些产物?解析:除了生成水之外,还可能生成炭黑、CO、,其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炭黑会导致管道堵塞、气流不畅,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生成的CO会导致人中毒。
3. 家用燃气灶若原来烧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现要改烧天然气,应如何改造?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C3H8+5O2 3CO2+4H2O和CH4+2O2 CO2+H2O,可知等体积的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分别完全燃烧时,液化石油气消耗氧气的量多,所以改造的方法是增大燃气进气量或减小空气进气量。
【设问】甲烷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观察与思考】甲烷与氯气反应【提醒】重点观察部位:量筒内气体颜色的变化,量筒水面上升情况,量筒内壁的变化。
【回答】量筒内气体黄绿色褪去、有白雾,水位不断上升、内壁有油状物质生成。
【讲述】这说明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反应。
【学生练习】学生书写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强调】有机化学的反应中往往发生副反应,所以在有机化学方程式中用箭号来代替等号【讲述】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和氯化氢。
由于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产物中只有一氯甲烷是气体,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都是不溶于水的液体,所以量筒内气体黄绿色褪去、有白雾,水位不断上升、内壁有油状物质生成。
【讲述】这种反应类型叫取代反应。
【板书】②取代反应:【强调】该反应的历程并归纳反应特点。
在这些反应里,甲烷分子里的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所代替而生成了四种取代产物。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说明】a.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条件为光照,该光照只能是日光漫射,若是强光直射则会发生爆炸。
b.与氯气相似,其他的卤素单质在气态和光照条件下,也可以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
【知识拓展】【讲述】将甲烷在隔绝空气加热到1000度以上,甲烷会发生分解反应。
③热分解: CH4—→ C + 2H2【推论】甲烷分解要求的温度很高,说明甲烷的热稳定性很强。
【归纳】甲烷的三大化学性质。
【过渡】甲烷的这些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6页上的资料卡,了解甲烷的用途。
【多媒体】展示乙烷、丙烷、丁烷的结构式【提问】1.乙烷、丙烷、丁烷的组成元素是什么?2.乙烷、丙烷、丁烷的结构式有什么相同点?【板书】二、烷烃【学生活动】根据甲烷、乙烷、丙烷的分子式,归纳烷烃的通式【板书】通式:C n H2n+2(n≥1)【分析】分析甲烷、乙烷、丙烷的分子组成,引出同系物的概念。
【讲述】烃、烷烃的概念,烷烃通式及名称【板书】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的互称。
【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甲烷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了解甲烷的性质和用途就能帮助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巩固练习】1.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象冰。
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
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B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C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D “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2. 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其中正确的A 是①、②、③B 只有①C 是①和②D 只有③3. 1mol甲烷完全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若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 1molB 2molC 2.5molD 4mol4. 等物质量的甲烷和氯气组成的混和气体,经较长时间的光照,最后得到的有机物是①CH3Cl ②CH2Cl2③CHCl3④CCl4A 只有①B 只有②C 只有①②③D ①②③④5. 一定量的甲烷燃烧之后得到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重49.6g,当其缓缓通过足量无水氯化钙时,CaCl2固体增重25.2g,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A 12.5gB 13.2gC 19.7gD 24.4g6. 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混和,最多可以生成几种物质A 6种B 7种C 9种D 10种7. 下列物质:①金刚石②白磷③甲烷④四氯化碳,其中分子具有正四面体型的是()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8. 把1体积CH4和4体积Cl2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里,放在光亮处,试推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2.C3..C4.D5.B6.D7.C(说明金刚石是原子晶体不是分子晶体)8.①黄绿色逐渐消失;②试管壁上有黄色油珠;③水位在试管内上升;④水槽内有少量晶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