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III
为避免全球信贷危机重演,全球银行业监管者于当地时间12日在瑞士巴塞尔达成协议,全球瞩目的《巴塞尔协议III》在瑞士巴赛尔出炉。与会各国中央银行代表就这一旨在加强行业监督的协议内容达成一致,将迫使银行准备更多资本以在未来抵抗市场冲击,降低对政府援助的需求由于。不同经营环境下各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资本配置要求均不同,国际金融界在新巴塞尔协议具体实施的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乃至出现尖锐的冲突。
简介
巴塞尔委员会是1974年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的,其成员包括十国集团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代表。自成立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银行监管规定,如1983年的银行国外机构的监管原则(又称巴塞尔协定,Basel Concordat)和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 Accord)。这些规定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十国集团监管部门一致同意在规定时间内在十国集团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鉴于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许多非十国集团监管部门也自愿地遵守了巴塞尔协定和资本协议,特别是那些国际金融参与度高的国家。1997年,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问世是巴塞尔委员会历史上又一项重大事件。核心原则是由巴塞尔委员会与一些非十国集团国家联合起草,得到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普遍赞同,并已构成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至此,虽然巴塞尔委员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银行监管国际组织,但事实上已成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2002年10月1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修改资本协议建议的最新版,同时开始新一轮调查(第三次定量影响测算,QIS3),评估该建议对全世界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可能影响。从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到1999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或称“新巴塞尔协议”)第一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再到2006年新协议的正式实施,时间跨度长达30年。几十年来,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不断丰富,所体现的监管思想也不断深化。本次改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的内容:最低资本金比率要求、对一级资本的定义以及过渡期安排。
在最低资本金比率方面,草案规定,商业银行的普通股最低要求将从目前的2%提升至4.5%,也就是所谓的“核心”一级资本比率,另外还需要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零至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此外,商业银行更宽泛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则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根据新规定,银行需要在2015年前、也就是5年内达到最低资本比率要求,即不包括资本缓冲在内的普通股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达到4.5%,一级资本比率达到6%;而对缓冲资本的落实则更为宽松一些,银行可以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分阶段落实。
新资本协议对欧洲银行业的冲击也比美国更大,特别是对一些经济困难国家和中小银行。相对于中小银行,大型银行担心的是更高的资本金要求会限制银行放贷能力。
背景资料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遏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
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出台。这个协议极为简单,核心内容就是针对国际性银行监管主体的现实,突出强调了两点: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都能逃避监管,母国和东道国应共同承担的职责。
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了对于国际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广泛讨论,于是1998年,巴塞尔协会开始准备彻底修改协议。1996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以三大支柱——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为主要特点的新资本监管框架草案,该草案历经数年讨论和修改,在2003年最终通过并实施,并被称之为《新巴塞尔协议》。
而最新刚刚通过的《巴塞尔协议III》则是受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催生,该协议的草案与去年提出,并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获得了最终通过,并将于此后的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获得正式批准实施
《巴塞尔协议Ⅲ》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
《巴塞尔协议Ⅲ》内容
根据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上调资本金比率,以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巴塞尔协议III》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4.5%。另外,各家银行应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该规定将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分阶段执行。预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将于今年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峰会上批准《巴塞尔协议III》。
《巴塞尔协议III》是金融危机的产物,由巴塞尔委员会于去年底提出。与最初版本相比,此次公布的正式协议在诸多监管指标上有所放松。这主要是因为原始版本受到来自银行的广泛压力。为了如期推出新协议,巴塞尔委员会不得不适当妥协。
新协议影响最大的地方在于大幅度提高了对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
求。为了满足新的资本要求,未来几年全球银行将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据测算,融资规模可能会超过千亿美元据悉,英美两国此前曾提出了较最终结果远为苛刻的版本,但是这遭到了德国等国的强烈反对,而《巴赛尔协议III》的具体时间是在2013年1月到2019年1月,这意味着全球银行业还有8年多的时间来完全落实这一协议的要求。
本次会议主席,欧洲央行行长表示,新达成的《巴塞尔协议III》是对全球资本标准的本质强化。该协议可以为全球金融的长期稳定保驾护航,同时也将使得经济增长变得更为持久,欧洲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执行长蒂姆·雷恩则称,新协议与美国不久前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的要求在方向上一致,将为全球金融业的稳定提供保证。同时,从执行时间上来看,也给一些银行留下了足够的时间,使它们可以从市场中筹集资金来满足要求。
不过,也有分析观点认为,《巴塞尔协议III》对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大幅提升将不可避免地抑制对经济增长和新增就业来说只为关键的资本供应。既要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和信心,又不能抑制长期经济成长,这并不容易做到。但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利卡宁指出,新协议将逐步实施,不会妨碍经济复苏,反而会支持未来的可持续增长。。
对中国影响
与国外的同行相比,中国的银行业处境要轻松很多,因为目前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所设定的监管要求已经可以覆盖《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而且多数银行都已经满足了这些要求。2010年中报数据显示,中国的大中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超过10%,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在8%以上,平均拨备覆盖率则是超过150%。
中国银行(03988.HK)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高维斌表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II》的核心内容是提升银行的资本质量和水平,有较长的过渡期,实施时间也尚未确定。短期来看,由於内地商业银行资本中普通股占比较高,资本质量相对较好,银行经营模式相对简单,是次监管制度改革对内地银行的影响相对较小,短期内不会导致各行资本结构和管理模式出现重大变化。从长期来看,监管制度改革将对内地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经营模式、资本约束提出新的要求。
中国可以通过参与规则的制定,改变过去国际规则一改变,我们就研究规则改变会对中国产生何种影响的传统模式。” 本着尽量避免全球金融危机再度发生的目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巴塞尔协议Ⅲ”草案,并在2010年4月16日之前征求各国意见。相比之前的版本,这一新协议对全球金融业会有怎样的影响,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一致要求加强国际金融政策和监管协调。巴塞尔委员会由包括中国在内的27个世界主要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和中央银行的高级代表组成,该委员会根据G20达成的共识,制定了“巴塞尔协议Ⅲ”草案。
巴塞尔委员会根据G20峰会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要求,以及巴塞尔指导委员会(巴塞尔指导委员会由成员经济体的中央银行行长和金融监管当局负责人组成)达成的《全面应对全球银行危机》的共识,于2009年12月出台了《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两个文件,分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