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便秘的中医施护

便秘的中医施护

虚 秘【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①观察伴随症状,如有无腹痛,腹胀,头晕,心悸或汗出,便后有无出血,腹部有无硬块等②气虚病人注意防止因努责而出现虚脱。

③老年病人注意防止出现痛气、虚脱或久蹲起立后跌倒,甚者可诱发中风,胸痹,心痛等发作。

(2)生活起居护理:①气血虚弱或年老虚羸需在床上排便者,除有特别禁忌外,最好采取坐式或酌情抬高床头为宜,以借助重力作用,增强腹内压力,促进排便。

②辨证起居:虚证病人,病室应温暖向阳,注意防寒保暖,充分休息,勿使病人受到突然刺激,如巨响、惊吓、震动等。

(3)饮食护理:辨证施食气虚者,以益气润肠食物为宜,如山药、白薯、白扁豆等;血虚者,宜进食养血润燥食物,如黑芝麻、枸杞、红枣等,可食用松子仁粥;阳虚者,宜进温阳润肠之品,如牛肉、羊肉、韭菜等温性之品,多进热饮、热果汁,可早晚温热食用肉苁蓉粥,以补肾壮阳,润肠通便。

(4)情志护理:对于气秘病人更应加强情志疏导,教会病人采用自我调适情志的方法,如音乐放松法、移情易志法等。

采用音乐疗法放松者可选择风格悠扬沉静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

此外,鼓励家属多陪伴病人,给予病人支持,避免不良刺激。

(5)用药护理:辨证施药气阴两虚者,可用西洋参、黄芪、麦冬、沙参泡水代茶饮,以补气养阴,润肠通便;阳虚者,可用吴茱萸500g,加生盐100g炒热熨腹部,以温暖下焦,散寒止痛。

(6)对症处理:①耳穴理籽:虚秘者取脾胃、肾、直肠下段、皮质下等,3日更换1次,2周为1疗程。

②穴位按摩:虚秘者取大肠俞、脾俞、胃俞、天枢等穴。

③拔罐:虚秘者取天枢、上巨虚、大肠俞、支沟、足三里等穴,留罐,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2周为1疗程(6)对症处理:①耳穴理籽:虚秘者取脾胃、肾、直肠下段、皮质下等,3日更换1次,2周为1疗程。

②穴位按摩:虚秘者取大肠俞、脾俞、胃俞、天枢等穴。

③拔罐:虚秘者取天枢、上巨虚、大肠俞、支沟、足三里等穴,留罐,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2周为1疗程【健康教育】1.调摄生活,起居有节。

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少动。

调畅情志,戒忧思恼怒,避免情志所伤引起便秘,习惯性便秘者应克服排便困难的忧虑。

2.便秘期间,恰当选食,合理搭配。

多吃蔬菜、粗粮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多食瓜果,般要求每日饮水2000ml以上。

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煎炸之品。

3.掌握简单的处理便秘的方法,了解使用泻剂的原则,选择安全的方式排出积便,切勿养成用药通便的依赖思想。

4.正确填写排便日记。

排便日记内容包括排便频率、每次排便时间、排便费力程度、大便性质及排便有无伴随不尽感、便意、肛门坠胀感、腹胀、腹痛等,以动态观察排便变化,及时反治疗效果,增强治疗信心。

5.根据自身的病情、体力制定长期运动计划和容易达到的目标,如采取较平常稍快速度的步行方式,进行增强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前或后屈腿运动等,增强体质。

气秘【症状】大便干结,时而不甚干结,欲便不出;时而便而不畅,肠鸣矢气,腹胀腹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

【证候分析】①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腑气不通,故大便干结,欲便不得出;②糟粕内停,脾气不运,欲肠鸣矢气,腹中胀痛;③腑气通降失常,气不下行而上逆,故胸胁满闷,嗳气频作;④肠胃气机阻滞,则脾气不运,故食少纳呆;⑤舌苔薄腻,脉弦为肝脾不和,内有湿滞之象。

【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方药】六磨汤加减。

常用药物为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厚朴、柴胡、香附、合欢皮、莱菔子等。

【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①密切观察排便情况,记录每日排便次数、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大便形状及颜色。

②评估影响排便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年龄、日常饮食、活动、疾病、药物使用以及治疗检查等。

③观察伴随症状,如有无腹痛,腹胀,头晕,心悸或汗出,便后有无出血,腹部有无硬块等症状。

④老年病人注意防止出现痛气、虚脱或久蹲起立后跌倒,甚者可诱发中风,胸痹,心痛等发作。

(2)生活起居护理:①病室保持安静,卫生间需有安全设施,如坐厕、扶手、防滑地板等排便环境舒适、单独、隐蔽。

床上排便者,使用屏风或床帘遮挡,保护隐私。

②重建正常的排馒习惯,纠正忍便的不良行为。

定时排便,一般以早餐后为最佳,排便时应注意力集中,严禁久离及用力排便。

③根据病人需要拟定规律的活动计划,并协助其从事适量的运动。

鼓励病人多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定时进行增强腹肌和骨盆肌肉的特殊运动,避免久坐少动。

指导病人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④采取最佳的排便姿势。

病情允许时让病人到卫生间取习惯姿势(蹲姿或坐姿)排便;气血虚弱或年老虚羸需在床上排便者,除有特别禁忌外,最好采取坐式或酌情抬高床头为宜,以借助重力作用,增强腹内压力,促进排便。

⑤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便后用软纸擦拭,温水清洗;有肛门疾病人便后可用1:200高锰酸钾溶液或五倍子、苦参、花椒煎水坐浴,肛裂者可于坐浴后用黄连膏、痔疮膏外涂。

⑥辨证起居:实证病人,病室应凉爽通风,温度偏高,光线柔和。

(3)饮食护理:①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常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食辛辣、炙煿之品,禁烟酒。

②辨证施食:气机郁滞者,多食调气之品,如柑橘、萝卜、拂手等,可食用紫苏麻仁粥。

(4)情志护理:本病缓慢起病,病人因病久痛苦、情志多忧而与病证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关心体贴病人,观察其情绪变化,及时予以劝慰。

与病人多加交流,了解其饮食习惯及生活规律,共同分析便秘的原因,解除病人排便时忧虑、恐惧的心理因素影响,消除紧张情绪。

对于气秘病人更应加强情志疏导,教会病人采用自我调适情志的方法,如音乐放松法、移情易志法等。

采用音乐疗法放松者可选择风格悠扬沉静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

此外,鼓励家属多陪伴病人,给予病人支持,避免不良刺激(5)用药护理:①通便药物应在清晨或睡前服用,观察服药后大便的次数、性状、量、色等,观察有无腹泻或泻下不止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如有腹痛难耐,腹泻严重时应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处理。

②辨证施药:气机郁滞者,可用槟榔或拂手泡水代茶饮,以行气通滞。

(6)对症处理1)便秘:①耳穴埋籽:大肠、直肠下段、交感、肺、肝胆等穴,3日更换1次,2周为1疗程。

②穴位按摩:气秘者取大肠腧、天枢、中脘、期门等穴。

③穴位贴敷:取神阙、足三里、合谷、天枢等穴,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④拔火罐:取天枢、曲池、内廷、支沟、太冲等穴,留罐,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2周为1疗程。

⑤灌肠:可用肥皂水约500ml,每次保留15min。

2)腹胀:①耳穴埋籽:取大肠、小肠、直肠等穴,实证配肺、三焦、胃,每次选主穴3个,配穴2个,以指腹按揉,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5-10下,每日2-3次。

②艾灸:主穴取大肠腧、天枢、支沟、神阙等穴,温和灸,每次取4-6穴,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7-10为1疗程。

【健康教育】1.调摄生活,起居有节。

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少动。

调畅情志,戒忧思恼怒,避免情志所伤引起便秘,习惯性便秘者应克服排便困难的忧虑。

2.便秘期间,恰当选食,合理搭配。

多吃蔬菜、粗粮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多食瓜果,般要求每日饮水2000ml以上。

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煎炸之品。

3.掌握简单的处理便秘的方法,了解使用泻剂的原则,选择安全的方式排出积便,切勿养成用药通便的依赖思想。

4.正确填写排便日记。

排便日记内容包括排便频率、每次排便时间、排便费力程度、大便性质及排便有无伴随不尽感、便意、肛门坠胀感、腹胀、腹痛等,以动态观察排便变化,及时反治疗效果,增强治疗信心。

5.根据自身的病情、体力制定长期运动计划和容易达到的目标,如采取较平常稍快速度的步行方式,进行增强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前或后屈腿运动等,增强体质。

冷秘【证候分析】阴寒凝滞,阳气不行,肠道传导失司,故大便艰涩;阴寒内盛,气机阻滞,脉络不通,故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阴寒内盛,阳气不展,不能达于四肢,故手足不温;冷气隐于肠胃,阴凝不运,故呃逆啊吐;舌淡苔白,脉弦紧为寒凝脾胃之象【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方药】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

常用药物为附子、大黄、木香、党参、干姜、甘草、当归、苁蓉、乌药、厚朴、枳实护理措施病情观察:①密切观察患者排便的情况,记录每日排便的次数,每次排便的时间,大便的形状及颜色②观察患者排便时腹痛的程度,持续时间,呃逆呕吐的次数,便后有无出血,腹部胀满有无减轻。

③便后注意患者手足发冷有无改善,有无出现疝气,虚脱及久蹲后起立跌到。

生活起居护理:①保持病室安静,卫生间需要有安全措施,如坐厕、扶手、防滑地板,排便环境舒适,床上排便者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②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化,早睡早起,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注意力集中,不宜用力过猛,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

③排便时采取最佳排便姿势,适当调高室温,注意患者全身保暖,防止受寒。

④增强体质,每日进行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可以在床上做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20回。

饮食护理:①指导患者每日空腹饮温水一杯,也可以依据个人爱好加少许蜂蜜。

②鼓励患者常进食多渣饮食,粗粮,水果和蔬菜等,比如香蕉、芹菜、韭菜、南瓜,山芋等。

③指导患者进食温里散寒的食物,如桑葚、麻仁、羊肉等,食疗方:紫苏麻仁粥、胡桃仁粉(《普济本事方》)④炒菜时适当增加烹饪油,平时多食花生、瓜子、核桃仁等含油脂性食物,以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⑤忌食寒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食爆炒煎炸烘烤食物,如梨、柿子、大蒜、浓茶、咖啡等情志护理:加强情志疏导,教会病人采用自我调适情志的方法,如音乐放松法、移情易志法等。

采用音乐疗法放松者可选择风格悠扬沉静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

此外,鼓励家属多陪伴病人,给予病人支持,避免不良刺激。

用药护理:①通便药物应在清晨或睡前服下,观察服药后大便的次数、性质、量、色等,观察有无腹泻或泻下不止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若患者腹痛加剧,呃逆呕吐加重,应立即停药,及时汇报医生。

②辩证施药,遵医嘱予以患者中药汤剂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温服,指导其每日两次,宜饭后一小时口服,以达到温里散寒,通便止痛的作用。

对症处理:①耳穴埋籽取穴:脾胃、肾、大肠、直肠下段、皮质下、便秘点②艾灸取穴:大肠俞、天枢、支沟、神阙、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③穴位贴敷取穴:天枢、气海、关元、神阙、中脘④腹部推拿+穴位按摩取穴: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肾俞、命门⑤拔罐取穴:天枢、曲池、内庭、支沟、太冲健康教育1.调摄生活,起居有节。

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少动。

调畅情志,戒忧思恼怒,避免情志所伤引起便秘,习惯性便秘者应克服排便困难的忧虑。

2.便秘期间,恰当选食,合理搭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