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竹里馆中考题(含答案)

竹里馆中考题(含答案)

《竹里馆》中考题(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二句通过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孤寂。

B.三四句中“相照”与上句中“独坐”相应,意思是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C.全诗在写月夜幽林,写了弹琴、长啸,其实是以声响托出静境。

D.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2.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B.诗人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C.这首诗是写诗人晚年隐居时孤独寂寞的生活,充满凄清无奈之情。

D.诗人在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中,感悟到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3.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坐幽缠里”意为“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中”,周围环境十分幽静。

B.诗中后两句,写诗人虽然不知竹林中还有无别人,但有明月相伴就足够。

C.诗人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D.这首诗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出清幽宁静的月夜,表现了诗人在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B.诗人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C.诗人在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中,感悟到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D.这首诗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5.“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这首诗中“独”字好在哪里?(3分)
6.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3分)
7.“幽堂”“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3分)
8.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6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二、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0.“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图景?
11. 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
三、诗歌鉴赏(11分)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2.本首诗歌的作者是,诗中主要描写了诗人在竹林中独
自、、与相伴的情景。

(4分)
13.诗中第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照”与一二句中
的一词相照应。

(4分)
14.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四.诗歌鉴赏(4分)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写了那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分)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诗中“独”字好在哪里?(2分)
《竹里馆》中考题答案
一、
1.A
2.C
3.B
4.A
5.“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性情,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6.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7.“幽“深”等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

8.传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看出了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性情。

9.(1)D(3分,诗中没有表达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示例:赞同。

①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即“以声写静”;②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

(答出一个方面即可,联系“弹琴”“长啸”作分析2分;答出“烘托”或“反衬”1分;仅答“赞同”或“不赞同”不得分)
二、【答案】
10. 描绘出一幅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静、寂图景,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11. 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有他陪伴,向他倾述,所以就不觉得孤独。

三、
12.王维弹琴、长啸、明月
13.拟人独坐
14.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四.(1)幽篁、深林、明月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

(2)“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