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



池/非不深也
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 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往往 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 (4) 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盖╱大苏╱泛赤壁云
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 朗读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五、 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 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 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 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 (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 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 对下面这个类型句子的节奏划分也要遵循逻辑意义:
• • • • •
用/线标出下面两句中最明显的一处停顿。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下面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朗读下面句子,句中语意停顿最恰当的一 向是:(B )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 • •
*下面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
• 历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部分也 时常出现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 的题目,如: • 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划 一处(用“ / ”表示) • (1)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那么,如何确定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现总 结常见文言句子划分节奏的方法如下。
• • • • •
用/线标出下面句中最明显的两处停顿。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 *下面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D.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 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 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如: • (2) 予 / 尝求 / 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 (3) 率 / 妻子 / 邑人 / 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 * 此/庸夫之怒也
•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 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 停顿 • (5)医之好治不病 以为功(《扁鹊见蔡恒 公》) 。 • 医之 / 好治不病 / 以为功。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 语确定朗读节奏
•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 “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 “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 加以停顿。如: • (6) 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 (7) 然则 /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 (8) 故 /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余闻之也/久。
•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五种方法,而 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 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 附:例( 2 )的朗读节奏正确划分为:故 / 君子有不战, 战 / 必胜矣。
• • • • • • • • • • •
练习: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③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坡 (《核舟记》) ④学而不思则罔 (《 < 论语 > 六则》) ④ 学而不思 / 则罔 (《 < 论语 > 六则》) ⑤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 ⑤ 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 (《岳阳楼记》) 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⑥ 予 / 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⑦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⑦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出师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