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制度1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制度
1.家庭医生团队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等人员组成,团队设团队长一名,组织安排开展团队工作,各团队成员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另外每个团队均有一名中心分管领导,主要为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开展工作。
2.团队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社区卫生诊断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3.团队与社区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4. 在社区有固定的宣传栏或活动场所,在所辖小区向居民公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如有变动及时张贴通知予以公示。
5.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使用文明用语,做到统一着装胸卡、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出诊装备、统一交通工具。
6、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半天、每月不少于4次以上,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7、团队根据中心下达任务制定年、月工作计划并有年度工
作总结,定期完成中心下达各项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团队例会,每月召开一次以上,传达、布置、总结家庭医生工作开展情况。
例会和开展工
作情况记录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日志本。
8、中心每月对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考核一次,主要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白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8月28日
家庭医生工作室管理制度4
家庭医生工作室管理制度
1、医疗护理服务对象按有关标准执行,由家庭医生工作室共同承担分管区域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及医疗护理服务。
2、接受居家上门服务时,应正确记录并核对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详细信息,及时联系出诊的医生及护士。
3、各类居家护理项目,必须凭工作室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出具的医嘱,对来源不明或无病历记录的药品不予执行。
4、需要居家上门服务的居民包括(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失独家庭、贫困家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必须在《上门服务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方可执行。
5、肌肉注射出诊前,必须向病人和家属宣传注射须知,对外院带入的药品,抗生素等易过敏的药物不予接受,以免发生意外。
6、居家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切实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对危险性相对较大、毒副作用较强的注射用药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做好解释工作,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争取病人和家属的配合。
7、对病情严重的病人及时联系转诊和住院。
8、出诊后随时与病人保持联系,了解病情变化,补充病人健康档案。
9、出诊结束所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及时收回并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