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
相互关系。

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逻辑思维能力。

3.初步学会分析处理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4.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5.通过理解并运用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
科学态度,培养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1 mol任何粒子的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目都相同,1 mol粒子的质量往往不同。

那么1 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下面通过计算来证明。

温度0°C.压强101 kPa
〖活动〗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组计算,然后进行归纳处理。

〖小结〗数据处理的方法:先将数据有序排列,再将数据进行对比异同,观察规律。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从中提炼并总结出决定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微观因素及主要因素。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模型或形象的比喻进行引导)
〖结论〗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主要由物质所含粒子的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决定。

当粒子数相同,粒子间距离很小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粒子间距离很大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之间的距离。

〖小结〗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态小得多,决定固体、液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是粒子的大小,由于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而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故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间的距离。

决定粒子间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有何影
响?),不同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所以,粒子数相同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有着近似相同的体积。

反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应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这就是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定律。

〖讲解〗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外界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如果将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V m表示,单位为L/mol,那么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V m是个常数,如果条件变化了,则V m亦随之改变。

如在0℃、101 kPa时,V m=22.4 L/mol;在25℃、101 kPa时,V m=24.8 L/mol。

〖归纳〗归纳得出公式:气体体积V= n•V m
〖小结〗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小结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实物投影仪展现学生小结出的不同知识网络,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在讨论和交流中再次展现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补充习题:
1.标准状况下,2.2 g CO2的体积是多少?
2.标准状况下10g氢气的体积是多少升?6.72L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多少克?
3.现有3.4 g H2S和0.1 mol HBr气体。

(1)不同条件下,哪个分子数较多?
(2)相同条件下,哪个该用较大的容器装?
(3)不同条件下,哪个质量大?大多少?
(4)哪个所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多?多多少?
(5)其中含S和Br各多少克?
4.标准状况下有(1)6.72L CH4(2) 3.01×1023个HCl分子(3)13.6g H2S,下列对这三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 B.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
C.质量__________________ D.氢原子数_______________
5.N2.CO2.SO2三种气体的质量比为7:11:16时,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