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记住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最新发展,能说出人物通讯的特点2、会运用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描写,会写简单的新闻。
3、体会航天工作者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学习英雄人物的为国争光的顽强拼搏精。
【学习重点与难点】1、两篇新闻不同的记述方式和表达侧重点。
2、抒情议论性句子在新闻中的作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第32-36页内容,阅读《随堂优化训练》第16页内容,对概念、课文内容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新闻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二、知识梳理:新闻标题的拟写其一,抓住关键句、特征句。
所谓关键句、特征句,指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的句子,一般分布在新闻的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节的开头或结尾部分。
注意寻找并提取这些特征句子的有效信息,可以迅速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标题的草拟。
如果这种句子比较多,就找其中最具有概括性、判断性的句子。
如上题,可以抓住新闻导语“5月20日14时整……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中的后半句“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这一最具有概括性、判断性的句子,迅速拟题。
其二,表达形式要规范。
概括要点要求形式规范,拟标题也不例外。
答案的表达形式通常为“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类似缩句中的主干,时间、地点等要素如无必要一般不出现在答案中。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答案一般要带有判断性,要求由两个部分构成。
根据这一点,拟题时一定要找到找准这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中,最关键的是找准“谁”,千万不要只写一个部分。
如上题中,“谁”是“三峡大坝”,“干什么”是“全线竣工(建成)”,答案应该是“三峡大坝全线竣(建成)”“三峡建成世界第一坝”“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建成”之类。
然而,有很多学生不注意这一点,答案往往只有“名词”,或者拟的标题看上去很长,其实还只是一个名词,这些情况都构不成判断句。
其三,注意限制条件。
概括要点或拟标题往往有一些限制性条件,如字数限制,这就要求所拟标题一般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否则要被扣分。
如果有其他限制性条件,也一定要遵守。
三、预习自测椭tuǒ圆目眩xuàn 呕ǒu吐坚如磐pán石呛qiàng 水烧灼zhu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1、找出本新闻的导语、主体和结语,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说说导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思路小结:探究2、从主体部分看,作者在指挥控制中心目击了几个场面,各是什么?(见教学参考书)P48探究3、“神五”升空,主角当然是杨利伟,为什么重复写大厅环境而不是着重写杨利伟的情况?(见教学参考书)P48思路小结:二、总结整理1、核心知识:新闻标题的拟写2、典型方法:其一,抓住关键句、特征句;其二,表达形式要规范;其三,注意限制条件3、重点问题解决:如何概括新闻内容,如何给新闻拟定标题。
训练案一、课中检测与训练: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
(不超过15个字)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5月20日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筑时间为3080天,海拔高程185米。
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胁。
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还将在发电、通航、旅游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1、反思提升:熟记重点知识,反思学习思路和方法,整理典型题本2、完成作业:《随堂优化训练》P19页:提升题、阅读题3、温故知新:阅读课本第35-36页,并完成新发的预习案;探讨《随堂优化训练》P20页附:如何给新闻拟标题首先,要明确新闻标题的结构。
新闻标题由主题和辅题组成。
辅题又有引题和副题组成。
主题是新闻中的最主要部分,说明新闻标题中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新闻标题中的最核心部分,即发生了什么。
辅题的作用在于说明主题或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协助主题共同完成标题的任务。
只要主题能够独立承担标题的任务,辅题就可以省去,或者只用引题和副题。
副题可以根据需要写作多行;引题最好不超过一行并应简短。
因为它在主题之前,让读者的视线在引题上逗留过可能分散读者对主题的注意力。
其次,要明确新闻标题的要求和写作方法。
1. 题文一致:①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和新闻的基本思想一致;标题的基本事实要和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所表现的内容要清楚,不能产生歧义)②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
标题可以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评论,但论断一定要以新闻的内容为依据,论据不足,即使标题是正确的,也会令读者感到没有说服力。
2. 一语破的:①突出新闻中最新鲜的事实。
新闻中的事实往往不止一件,其中最新鲜的事实,才是它的精华,只有抓住它,才能做到一语破的;②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③突出新闻中最有特点的事实;④突出新闻中最本质的事实。
——第一,锤炼字句;第二,适当采用简称(标题由于受规定的地位的限制,字数有限,遇到较长的词组,可以把它加以压缩简化。
方法很多:有的可以把一个词组分成几节,在每节里选择一两个字组成简称,如“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第一次会议”可以简称为“全国青联五届一次会议”;有的可把平列的附加语简化,合用一个附加语组成简称,如“教师和职员”简称为“教职员”;有的可用数字概括平列的几个词组来组成简称,如“四化”。
4. 旗帜鲜明:①要有明确的是非(有破有立,对比标出;直接标出所要反对的对象;只标出赞成什么,但由于针对性强,也可以做到鲜明)②要有鲜明的爱憎,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如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表达丰富细腻的感情,表达感情不要简单堆砌很多形容词,要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
5. 生动活泼: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了告诉读者事实而外,还要让他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感染到什么,要给人以启迪,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标题要生动,就要注意选词并采用适的修辞方法。
①注意选择词语,如词语的意义、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成语的运用;②修辞手法的运用,为了使标题更加生动活泼,更富有表现力,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反语、排比、呼告、仿词等。
此外,拟写新闻标题还要必须注意几个具体的问题。
1. 关于时态的问题。
新闻中大多数写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但标题一般采用现在时消息中的“昨日”“前日”“曾经”“已经”等表示过去的时间,在标题中一般是要省去的。
目的是增加新闻的新鲜活泼的气氛,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
少数新闻报道是报道即将发生的事件的,标题中一般用“将”字表示。
2. 关于语态的问题。
一般采用主动语态而不采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便于从正面直接表达,容易做到明确、简洁、生动、有力。
3. 关于标点的问题。
使用的方法是:引题末尾(指最后一个字的后面,下同)可用问号、叹号、冒号和破折号;主题末尾,可用问号和感叹号;副题末尾可用感叹号和问号.在操作方法上,首先要明确提取信息的范围。
拟写主题(正标题)时,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因为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
无论在导语中,还是在主体中,我们筛选的是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
在语言形式上,这样的信息,可能是一个关键性的或者是主旨性的句子,也可能是相距较远的关键词。
我们对这些信息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主标题了。
拟写引标题时,我们要把目光锁定在新闻的背景中,因为背景是介绍主体事件发生的背景、目的、原因的,引标题正是要告诉读者主题所发生的背景、目的和原因。
所以,要注意“在┅┅下”“为了”等表明事件背景或行为目的的词语。
如果没有相关的提示,我们要注意分析能够隐含背景或目的信息的语句,并从中筛选出关键词语,连缀成大致的引标题。
拟写副标题时,应把目光锁定在结束语部分,这是因为结束语是交代新闻主体事件的意义、作用、影响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的,而副标题正是告诉读者主题的意义、作用、影响或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所以,应注意捕捉那些能够表明主体事件意义、作用、影响或对未来发展方向预测的关键词(句)。
其次是加工润色。
无论是主题,还是引题,抑或副题,应该说以上所得还不算是正式的标题,充其量是所需的关键性信息,或者叫做各类标题的雏形。
所以,我们还要对“雏形”进行加工润色。
从词语方面看,就是使语言更贴切,能够使用所提取的关键词的,就尽可能地保留关键词;如果所提取的关键词欠形象,不够生动,就采用置换法——换一个生动、形象、贴切的词语。
从修辞方面看,就是使语言生动活泼,可以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的就使用,如比喻、夸张、排比、借代、比拟、对偶、呼告、设问、反问等,力求使语言富有表现力。
从句式方面看,就是尽可用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的句式,多使用对偶、排比句式,造成严谨、整齐、凝练、鲜明的印象。
从语态和时态角度看,就是多使用主动语态,因为它便于正面直接表达,收到简明、生动、有力的效果,尽可能使用现在时和将来时,而不采用过去时,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才能吸引读者阅读。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
(不超过15个字)(2分)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筑时间为3080天,海拔高程185米。
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胁。
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还将在发电、通航、旅游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标题: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三峡大坝全线竣工(建成);三峡建成世界第一坝;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建成。
(概括出主要事件,字数符合要求即可。
字数超过要求或者有2个以上错别字得1分;如答成“三峡工程建成”之类不得分)(提示:课后其它训练题最好以单元检测或周测题形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