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油泵泵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

输油泵泵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

机泵常见故障的分析、判断
1 机泵故障判断的主要原则
1.1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即大多数需要依据现场情况,比如是否刚检修完、是否处于切换过程、是否备用泵停了很长时间,或者是在操作调整中等。

1.2根据故障发生的部位和现象联系起来判断。

2 故障判断的方法
2.1听、看、摸、测、断的诊断过程。

听:听机泵运行的声间是否正常;看:看机泵的电流是否波动或异常,密封是否泄漏、压力等参数是否正常等;摸:摸机泵的温度与振动是否正常;测:测量机泵运行的振动大小是否超标;断:对照标准,判断是否有故障。

2.2分机-泵故障:对一台确认存在故障的泵,首先应区分是机械故障还是电气故障,以缩小诊断的范围,简便的方法是将电机断开,观察测振仪的读数是否迅速下降至0,如是,则为电气故障,如缓慢下降,则是机械故障的可能性大。

如泵不能停车,则可对振动的信号作频率分析加以判定。

若1倍频或2倍电源频率处有突出峰值则属于电气故障。

否则为机械故障。

2.3参数方向特征判别:不同的故障类型,在测点不同方位上的振动大小是不同的。

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水平方向振动大,反映出不平衡,轴向振值大,则为不同轴,当然,为了更加详细的判断,可通过频谱分析来进行,如两倍频明显,则为平行不对中等等,不细说了。

垂直方向振动大,往往是地脚松动。

2.4隔离法定位:由于泵与电动机联在一起,不同部位的振动信号会相互干扰,如测得有故障的机泵,为了确定位置,则条件许可下可将联轴器拆卸下,如电机单机动行正常,则为泵的故障引起的。

2.5其它如温度的测量也是一种方法,但其敏感长远远不如振动,只有当轴承存在严重的润滑不良如少油、油脏等,或轴承元件出现严重的损伤时才有突出的反应,这时往往已经发生大的故障了,因此,温度只是一种辅助的监测方法。

3振动测量参数的选定
3.1振动测试中,选择测量参数的主要依据振动信号的频率范围,一般可按下面条件选取:低频小于10HZ,选用位移。

中频10-1000HZ,选用速度。

高频大城1000HZ,选用加速度。

离心泵转子组件最常驻见的故障有不平衡、不对中、松动
等引起的受迫振动,多发生在中频,以测量速度为宜。

滚动轴承故障多表现为冲击性,其固有的频率达数千HZ以上,故一般以测量加速度最敏感。

泵汽蚀的频率6-20KHZ,也以加速度为宜。

4 几种常见的机泵故障
常见的机泵故障有泄漏、振动、不上量或流量不足或扬程太低、异常声音、过载或电流过大
4.1泄漏故障
4.1.1泄漏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的,前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恢复起来,比如抽空以后静环脱出,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使其归位,但是如果是碎裂或损伤,就是不可恢复的。

4.1.2机械密封的任何一个元件损坏,都会造成密封泄漏,常见的有端面摩擦副损坏,如表面裂纹、产生径向环状的沟槽或是裂纹等。

弹性元件损坏,如波纹管失效、弹簧卡住等。

辅助密封元件如O型圈、V型圈老化脱出等。

造成密封失效的原因有多种:振动产生、操作原因、冲洗油不合适或失效、再有就是平衡参数或者说是密封参数超过机械密封的使用范围。

4.1.3机械密封故障的类型
4.1.3.1发热、冒烟、析出磨蚀物、消耗功率大等
4.1.3.2端面泄漏
4.1.3.3轴向泄漏
4.2泵振动大、有杂音 4.2.1泵振动原因推断
4.2.1.1振动大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渐进的,有些是突发的,渐进的一般是泵体部分零件磨损,间隙过大造成,如口环磨损,间隙大,轴弯曲、叶轮腐蚀,平衡部件磨损、对中不良等,也就是动平衡破坏。

突发式的一般象轴承损坏、抽空,突发的还有保持不变这种情况,如地脚螺栓松动。

4.2.1.2设计方面的原因也很多,先天不足造成,离心泵的生产厂家较多,有些离心泵的结构尺寸不够规范,配合间隙不是最佳值,会因装配误差导致元件的损坏(包括叶轮、紧固件、轴7和机械密封)。

叶轮后盖板上的平衡孔虽然会降低离心泵的效率,但它能减小叶轮两侧的压力差,平衡一部分轴向推力。

有的厂家往往会忽视这个问题,必将造成轴承的频繁损坏,
缩短其使用寿命。

为延长轴承和密封的寿命,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加强离心泵及零部件的标准化、规范化;降低装配误差;改进设计特性,如减小轴长而加大轴径、采用较大的密封腔、应用大规格轴承,以及为改善润滑环境而加大轴承框等。

4.2.1.3安装方面,有离心泵内部元件的装配精度必须按照标准进行,包括叶轮、密封、轴承等;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离心泵内部元件松动,因此,在离心泵安装到基础上后,要找平找正。

离心泵的出、人口连接好管道后,会产生应力,造成原对中找正发生偏差,要重新对中。

如果对中不好,容易引起激震力,在运转中引起轴的径向运动、轴震动、轴偏移,使功率消耗增大,轴承和密封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

有研究表明,轴分离程度同轴度每2
5.5 mm直线度小于0. 005 mm时,旋转机器的寿命在100个月左右;当每25.5 mm直线度为0. 007 6 mm时,其寿命缩短为10个月;每25.5 mm直线度为1. 27 mm时,其寿命为2个月。

4.2.1.4用选型方面,准确地选择流量、扬程,可以确保离心泵在使用过程中处于最佳的性能状态。

若离心泵在低流量状态下运转,在离心泵内会造成环流漩涡,并产生径向力,使叶轮处于不平衡状态,轴承负载加大,引起密封和轴承受损,严重的低流量还能使流体温度升高。

4.2.1.5维护方面,离心泵大部分采用滚动轴承,而滚动轴承的元件(滚动体、内外圈滚道及保持器)之间并非都是纯滚动的。

由于在外负荷作用下零件产生弹性变形,除个别点外,接触面上均有相对滑动。

滚动轴承各元件接触面积小,单位面积压力往往很大,如果润滑不良,元件很容易胶合,或因摩擦升温过高,引起滚动体回火,使轴承失效,所以轴承时刻都要处于油膜的涂覆之中。

轴承润滑通常用油槽或油雾进行润滑,为了保证滚动体和滚道接触面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采用中勃度的涡轮油(国际标准化组织68在油槽润滑中,轴承部分浸在油中,油浸润高度以没过轴承底的50%为。

4.2.1.6另外,由联轴器故障引发的振动也是很多的。

4.2.2原因分析及处理
4.3不上量或流量不足或扬程太低 4.3.1不上量原因就推断
4.3.1.1不上量的原因很复杂,尤其要根据现场的情况才能判定。

根据多年的经验,有很多是操作或出入口管路上的原因,必须采用排除法认真研究分析。

一般的如抽空,介质内有气体等现象很明显,也比较容易判断出来。

比较难的就是没有很显著的症状,需要仔细地排查。

泵本身的原因可能有叶轮腐蚀损坏、流道堵塞、泵体口环损坏等。

而工艺上的原因往往包括介质内有气抽空,入口过滤器堵塞、管道堵塞、单向阀关不严引起倒流等等。

4.3.2泵输不出液体的原因与处理
4.3.3流量不足或扬程太低
4.4 异常声音
4.4.1异常声音诊断。

这个现象大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独出现的,经常是伴随振动、泄漏等同时出现的。

可以根据声音发出的部位加以判断,例如联轴器损坏发出的杂音,轴承损坏发出的杂音,有时密封泄漏或干磨也会发出吱吱的声音等等。

常见的还有挡油环松动等。

滚动轴承损坏发出的声音。

串联密封后一级密封干磨会发出声音。

根据杂音一般也能发现机泵的故障 4.5 过载或电流过大原因分析及处理
4.6转子卡涩
4.6.1这应该包括整个转子的卡涩,盘车不动等情况。

而且多发生在停用泵启动之前。

发生的原因往往有密封面、流道内有脏物、异物堵塞、密封压盖拧的太紧、轴承损坏、口环磨损等情况。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不能硬盘车,更不能靠点动来转动,必须及时联系钳工或有经验的人员来处理。

5 泵检测标准规范
GB/T 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GB/T 29531-2013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JIS B 8310-1985 泵的噪声级测定方法
JIS B 8302-2002 泵抽排量的测量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