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炊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源:中国炊具网2008-3-19 炊具:主要指厨房用具中的各类锅、碗、勺、盒、壶等能满足烹饪需要的各种器具。
它是五金制品行业中即传统又新兴的产品。
所谓传统主要指80年代以前是以纯铝和铁为基材所生产的产品;所谓的新兴不仅是材质改变的差异(不锈钢炊具有外形美观,耐用、防锈;内涂外搪的不粘锅具有导热快、卫生、不变形等优点),而且产品的用途、功能等都能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出发点,在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彻底改变了过去几十年一贯不变的老面孔。
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花色品种从几十种增加到上千种;从替代进口到直接出口等方面都有了飞速发展。
一款款样式新颖、功能齐全、工艺先进、安全可靠的新式炊具逐步进入中国普通家庭的厨房。
一、行业的现状1、炊具是我国五金制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家庭消费品,它直接受到人们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所影响,在60年代之前,市场只有铁锅或其他简单的炊事用具。
即使在80年代,炊具市场也只有铝锅和铁锅,但铝锅是凭票供应,根本不能满足需求。
自90年代至今,随着改革开放,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炊具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我国广大消费者正处于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全面过渡的今天,这种需求更为明显。
因此,各类丰富多彩,功能先进的炊具,从不同材质的压力锅、不粘锅、电火锅到电磁炉等各类炊具产品纷纷上市,极大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水、电、气等配套设施进入厨房,为种类繁多的高档炊具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同时亦给炊具产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2、当前我国炊具市场的主要产品有不同材质的压力锅、普通锅、不粘锅以及铁制炊具、电炊具等等。
其中,压力锅自60年代诞生以来,以快捷节能、省时、方便,被消费者所接受,目前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的产量超过2000万口,若平均按150元/口,销售额将超过30亿元。
普通锅类主要有汤锅、奶锅、煎锅、蒸锅、水壶等系列产品,目前该产品材质多样化,同时也是国内最普及的锅类,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品。
市场的需求量无法准确计算,估计最少每年需求也在几亿口,销售额大约在30亿元左右;不锈钢锅类外观漂亮、结构完美,同时又具有耐用、耐腐蚀、防锈、易加工、不变形等优点,在国外是炊具市场的主流产品,在国内亦成为厨房里的高档炊具产品,年销售额大约在20亿元以上;不粘锅系列具有造型美观、新颖、烹调时不粘、不糊、易洁、易洗、无毒、无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当今炊具行列中的宠儿。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产量已达9000万口,其中30%在国内销售,销售额大约10亿—15亿元,增长速度之快是始料不及的。
有的企业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8-9倍;各种电炊具的问世,意味着我国炊具产品正在向厨房电器化时代迈进。
3、国内炊具行业技术方面,自60年代至90年代以前基本没有发展,90%的产品以纯铝为主,核心技术主要为冷冲压、普通的模具制造和手工操作的表面处理,科技含量很低。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引下,淘汰了落后的“二人转”轧机设备,国内几家主要炊具制造企业抓住机遇,率先带头开发新产品促使行业发展的态势较快,逐步缩短了与国际炊具制造先进技术的差距。
首先是材质的变化,铝合金与不锈钢复合的片材为制造材料,这一新材料的应用促进了冷冲压技术的提高。
同时金属模具制造技术亦是炊具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以铝合金为材质的炊具在表面处理上经历了草酸氧化、硫酸氧化的软氧化技术过程,将逐步发展到今后主流的硬质氧化技术,并向着国际流行的复合片材发展。
带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兴炊具的兴起,不仅符合了厨房环保、改善烹饪环境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与传统炊具相比,它增加了技术含量,注重了人性化的需要,让烹饪变得简单快捷轻松,让家居生活更为温馨,加上价格逐步趋于合理,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
4、品牌的集中度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市场的90%被“苏泊尔”、“爱仕达”、“爱妻”、“佳能”、“双喜”等几个大品牌所占领,苏泊尔牌压力锅系列产品自96年以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二、国际市场现状国际市场上,按产量排名,全球炊具前四位分别是:美国NEWELL、法国TEFELLSEB、香港MEYER、印度尼西亚MASPION。
全球的炊具市场基本可以划分为北美市场、亚洲市场、欧洲市场、拉美市场、大洋洲市场和非洲市场。
(1)北美市场的炊具容量仅次于中国。
仅美国而言,年销售量在9000万口以上(包含铝合金、不锈钢及电炊具)。
在炊具的供应上,以Newell集团属下的CALPHLON、MIRRO为首,还有World kitchen、all-card等品牌。
(2)亚洲市场中,日本市场发育已非常成熟,由于劳动力成本比较昂贵,日本大多数企业已开始转向海外定牌;新加坡、马来西亚市场,以进口为主;柬埔寨、老挝等国生活条件差,购买力低;本国生产的产品档次相对较低,采购的产品也是低档次的产品,相比而言,印度、越南经济增长较快,但品牌优势尚未形成,其市场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3)欧洲市场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制造和贸易都很发达,除了当地的法国TEFELL品牌外,美国NEWELL、香港MEYER及印尼MASPION等品牌外,其外贸业务也很发达,因此,炊具行业竞争已经相当激烈,进入高壁垒期。
(4)拉美市场,由于拉美国家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商品贸易与国外市场保持着密切联系,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市场厨卫行业并不发达靠进口为主。
因此,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5)在大洋洲市场,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炊具行业有较大空间。
随着新移民的不断进入,可以形成合适的市场规模,因此,被全球炊具商家看好,竞争也比较激烈。
(6)非洲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世界上占有特殊地位。
由于历史原因,非洲市场一直被欧洲人控制,近年来,美国也开始重视这块市场,并将其列入今后大力开拓的十大新兴市场之一。
因此,美国和欧盟国家在这块市场的竞争将十分艰难和激烈。
三、今后的发展趋势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最大的有形市场和潜在市场,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目前中国已成为世贸成员国,借鉴中国的优势,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五金制品的加工基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炊具行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国内的市场,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中国的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化。
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识越来越理性。
因此,更为关注的是对品牌的选择。
我们的企业应该把树品牌、做品牌、创名牌做为一个长期的带有战略性的任务去完成。
因为WTO给我们带来的竞争是全球性的竞争,百年老字号的洋品牌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2)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不能只在材质上,工艺上进行改进,而且产品的功能、造型、款式及售后服务等都将成为产品是否受市场关注的焦点,这都离不开“创新”这个主题。
(3)规模化。
以压力锅产品为例,尽管目前的品牌集中度较高,但和国际上同行相比,我们的企业普遍存在着时间短,资本积累的初期阶段,规模较小,最大的销售额也只有10亿左右的人民币。
要想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去争取拥有更多的终端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增加规模。
2、根据2001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等有关部门联合做的2002-2005年厨卫产品中对压力锅市场调查预测显示:(1)目前国内城市家庭拥有率为68.8%。
(2)从经济区域看,中部地区拥有率为74.5%;东部地区67.5%;西部地区为64.7%。
(3)从六大行政区域看:东北地区和中南地区是压力锅的发源地,消费者使用率较高,分别为70.5%;和74.1%;其次是华北地区为69.8%;西南部地区67.7%;华东地区67%;西北地区60.6%。
(4)未来三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对压力锅的预期购买率为49.3%。
如果城市居民按1亿户家庭计算,未来三年我国城市居民预期购买压力锅的总量将达到4930万口。
调查还显示,无预期需求的城市居民家庭中不准备购买压力锅的原因主要是误认为不安全,同时也反映出对压力锅安全性能缺乏了解。
这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宣传,让这一部分消费者消除使用压力锅的顾虑。
3、不粘锅是改革开放后引进国外技术开发的新产品,近几年发展很快,它以环保、健康、美观越来越被众多的中国消费者接受,市场前景非常看好,预计近期每年的增长速度在30%左右,但和欧美市场相比差距甚远。
发达国家的普及率在90%以上,而我国目前只有5%。
近几年美国市场的销售额都在10亿美元以上,而我国只有十几亿的人民币,相差8-9倍。
4、电炊具:随着中国厨卫革命的兴起,“安全、健康、节能、绿色、环保”等成为倍受消费者广泛关注和21世纪厨卫革命发展的主流,厨房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的改善,电炊具的发展已成为炊具行业的亮点和热点。
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家庭厨房中电炊具市场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据调查,城市家庭的拥有率还非常低,不足1%,农村基本处于空白。
因此,炊具产品的电器化、自动化、智能化、美观化将是炊具行业的又一发展趋势,由此带来的功能化也正在趋向于能为人们的健康、便捷提供更多帮助。
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追求简便、舒服的生活方式,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将成为一种时尚。
观念的转变,使新的消费热点有望加快形成,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厨房中电炊具的发展,电炊具市场的容量不可估量,将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5、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炊具制造虽说是一种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劳动强度大也是事实,因此一些发达国家瞄准了中国市场的低廉的劳动力,纷纷到中国设厂,将其加工基地转移到中国。
有的在中国OEM定牌加工,有的直接到中国市场采购,国内市场国际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初步统计,近几年在中国的采购量正以30%的速度增长着。
因此,国际市场的变化也将为国内炊具企业注入巨大的活力和生机。
6、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高档产品比重,尽快使产品更新换代,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炊具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否则放开的国内市场就会被高品质的国外品牌所占领。
据市场调查,目前大中城市的高档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国外品牌已占据了半壁柜台。
对此,国内炊具企业一定要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早日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炊具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