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法自学笔记(完整版)

税法自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税法概论第一节税法概念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罚则、附则等。

四、税法的分类第二节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公平、民主决策、从实际出发、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五个原则第三节我国税收立法、税法调整与实施一、税收立法我国税收立法程序:提议—审议—通过和公布第五节税收管理体制三、税收执法权3、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1)目前,我国税收分别由财政、税务、海关等系统负责征收管理。

第二章增值税法(指定:一般纳税人用G表示,小规模纳税人用X表示)第一节增值税基本原理一、增值税理论:商品价值=C+V+M,增值额=V+M,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工资(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V,剩余价值或盈利(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二、增值税特点:保持税收中性/普遍征收/税收负担由商品最终消费者承担/实行比例税率/实行税款抵扣制度/实行价外税制度。

三、增值税类型A、生产型:对购入固定资产及其折旧均不予扣除B、收入型:对于购置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允许将已提折旧的价值额予以扣除。

C、消费型:允许将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税款在购置当期一次性扣除。

第二节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一、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或修理修配劳务、进口货物的单位、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义务人。

1、总体上包括(1)销售货物、进口货物货物:指有形动产,含电力热力气体销售货物: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有偿:指从购买方取得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是指有偿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2、实务中,某些特殊项目、行为的具体确定(1)属于征税范围特殊项目A、货物期货(包括商品期货、贵金属期货),在期货的实物交割环节纳税;B、银行销售金银业务(***关联知识:需要交消费税)C、典售寄售业务(典当业的死当物品销售业务,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寄售物品的业务)D、集邮商品的生产,邮政部门以外单位、个人的销售集邮商品(2)属于征税范围的特殊行为A、视同销售行为B、混合销售行为C、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界定:***8种视同销售行为(视同销售是税法概念,而非会计概念,视同销售需要分税种来区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注意:1、增值税中视同销售,并不意味着企业所得税也在视同销售;2、企业所得税中视同销售也并不意味着都要作为收入从而成为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的计提基数国税函[2008]1081号申报表A填报说明,销售(营业)收入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税收规定应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国税函[2008]828号规定,企业发生下列情形的处置资产,除将资产转移至境外以外,由于资产的所有权属在形式和实质上均不发生改变,可作为内部处置资产,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

在企业所得税上不视同销售但增值税却视同销售时,不得作为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的计提基数。

***混合销售行为: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指属于应缴营业税如金建通邮文娱服务等劳务),其中非应税劳务是为了直接销售一批货物而提供的,二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属关系。

(可以这样考虑:将两项拆分,看对交易有无影响,如果拆分后交易不成立或受很大影响,则为混合销售,如果拆分对交易没有影响则为兼营业务)混合销售行为的税务处理:定义:A=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个体工商户”;B=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为主,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个体工商户” “为主”指:%50>+非应税劳务年货物销售额年货物销售额AB 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征增值税;AB 以外的单位、个人混合销售行为,不征增值税。

混合销售行为属于应当征收增值税的,其销售额应是货物与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合计,该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视同含税销售额处理。

【例外】纳税人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1、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2、财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指增值税纳税人在从事应税货物销售或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的同时,还从事非应税劳务,即该纳税人既从事增值税应税项目又从事营业税应税项目,这两个应税项目之间没有直接从属关系。

(理解:可以单独从事也可以同时从事,不会相互影响) 兼营非应税劳务的税务处理: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增值税应税劳务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营业额,对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按各自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对非应税劳务的营业额按适用税率征收营业税。

如果不分别核算或不能准确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销售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4)是否属于征税范围,需要区别对待的项目A 、单位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该单位经中国人民银行或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不征增值税; C 、对从事势力/电力/燃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的增值税纳税人收取的一次性费用,凡与货物的销售数量有直接关系的,征收增值税,否则不征增值税;D 、纳税人代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收费,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不属于价外费用,不行增值税①经省级以上政府批准②开具行政事业收费专用票据,该票据经财政部门批准使用;③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或虽不上缴但由政府部门监管,专款专用。

E、纳税人销售货物同时代办保险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汽车销售纳税人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购税、牌照费,不作为价外费用征收增值税。

F、纳税人销售软件产品并随同销售一并收取软件安装费/维护费/培训费等收入,应按照增值税混合销售的有关规定征收增值税,并可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纳税人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受托方的征收增值税,著作权属于委托方或属于双方共同拥有的不征收增值税.***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按期或按次收取的维护/技术服务费/培训费等不征收增值税.G、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自行购买纸张,印制有统一刊号CN以及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编序的图书\报纸\杂志,应按货物征收增值税(13%)H、对增值税纳税人收取的会员费收入不行收增值税。

I、按债转股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的债转股协议,债转股原企业将货物资产作为投资提供给债转股新公司的,免征增值税。

J、燃油电厂从政府财政专户取得发电补贴,不属于增值税规定的价外费用,不征增值税。

第三节 G和X的认定及管理一、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二、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办法(一)办理原则:1、2008年“应税销售额”超过新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按现行规定为其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2、2009年“应税销售额”超过新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应按新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3、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新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按照现行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二)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1、G,指年应税销售额﹥X标准的企业/企业性单位2、G须向税务机关办理认定手续,以取得法定资格(1)G均应向其企业所在地SW申请办理认定手续,总分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分别向其机构所在地SW申办G认定手续。

(2)申办认定手续应提出申请报告并提供有关证件资料(营业执照/有关合同、章程、协议/银行帐号证明/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3)SW审核上一步后,发给《增值税G申请认定表》(4)企业填报第三步的表格,负责审批的县级以上税务机关在收到之日起30日内审核完毕。

符合条件的,《税务登记证》副本首页上方加盖“增值税G”专章,作为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证件。

(5)新开业,符合G条件的企业(非商贸),应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申办G认定手续。

税务机关对其预计年销售额﹥小规模企业标准的暂认定为G,其开业后实际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标准,应重新申请办理G认定手续。

(6)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标准的非商贸其他企业,会计核算健全,能够准确核算并提供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可申办G认定手续。

纳税人总分机构统一核算,总机构年销售额﹥小规模企业标准,为G,分支机构为非商贸企业,应应税销售额﹤X标准的,可申办G认定手续,但须提供总机构所在地SW批准总机构为G的证明(总机构申请认定表影印件)***所有销售免税货物企业都不得办理G认定手续。

(7)已开业的非商贸X G认定手续。

(三)G年审和临时G转为G的认定在G年审和临时G转为G过程中,对已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但年应税销售额﹤X标准,如果会计核算健全且没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取消G资格。

A、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有偷骗抗税行为B、连续3个月未申报或连续6个月纳税申报异常且无正当理由C、不按规定保管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按装置,造成严重后果上述G在年审后一年内领票限于千元版,个别确有需要,经严格审核可领购万元版,月领购专用发票份数≤25份。

***纳税人一经确认为G,不得再转为X;辅导期G转为X的,按另外规定执行。

三、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一)概念“小规模纳税人”:指年销售额<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会计核算不健全”指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二)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1、设: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用a表示);货物批发或零售(用b表示)则(从事a)或(从事a为主,兼营b)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50万元;2、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80万元;3、年应税销售额﹥X标准的个人4、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三)辅导期的G管理G的纳税辅导期≥6个月,辅导期SW对其按以下办法进行增值税征管。

(1)对小型商贸企业,最高开票限额≤1万元,每次发售专用发票量≤25份(2)对商贸零售和商贸大中型企业,最高开票限额由SW按现行规定审批,每次发售专用发票数量≤25份(3)企业按次领购数量不能满足当月经营需要,可再次增购,但再次增购前必须依据上一次已领购并开具的专用发票销售额*3%预缴增值税(用Y表示),否则不予领购发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