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产妇准备清单一、必备品1、奶瓶(1大1小):母乳喂养的话一个小的就够了,用于喝水,最好要带吸管带把手的,吸管把手不用时可以先拿下来。
2、奶瓶奶嘴刷子(1套):清洗奶瓶奶嘴,最好要海绵的。
3、婴儿碗、勺(1套):吃药、喝水用,勺最好买感温的。
4、洗澡盆:(1 个):最好买椭圆形的不要买圆的。
5、小盆:(2 个):一个洗脸一个洗屁屁。
6、纱布手帕(2包):可以洗澡和洗脸用7、洗澡巾(3条):纱布的或拆口罩用8、大浴巾(1-2条):纯棉、吸水、保暖,沐浴必备9、小毛巾和纱布毛巾(共6-8条):洗屁屁用擦小嘴用,纱布毛巾很好。
纱布巾多买几条,毛巾少买几条。
10、衣服(3套):和尚袍、纯棉、柔软、舒适、吸汗11、尿裤(2条):s号1条,m号1条,透气、防漏、两侧可调节,穿脱容易,清洗方便12、口水肩(2条):用口罩拆了或纱布毛巾更好13、尿布(40-60条):纱布的好14、纸尿裤(1包):nb码,用尿布的可先买1包备晚上或外出时用,不用尿布的要多买15、小被子、垫被(2条):最好用棉花做16、防漏尿垫(3张):1大2小,防止尿湿床单婴儿车(1辆):17、小玩具(若干):鲜艳、会发声、可悬挂。
18、奶瓶清洁液(1瓶):专门清洗奶瓶餐具、玩具19、洗发水(1瓶):清洁污垢、滋润营养,无泪配方20、沐浴露(1瓶):温和清洁,不会洗掉皮肤天然油脂21、润肤露(1瓶):防止皮肤干燥,去除坏死的皮肤层和污物22、爽身粉(1瓶):保持皮肤干爽,预防皮肤过敏和尿布疹23、护臀膏(1盒):改善尿布症、褥疮和湿疹等症状24、湿纸巾(4包):用量很大,多准备几包,妈妈也要用25、一次性隔尿垫巾:也叫尿布伴侣,主要作用是迅速将尿渗透,不浸着宝宝屁股,尿布容易洗。
26、棉签:清洁耳垢、肚脐、鼻孔和皮肤27、婴儿洗衣液或肥皂:洗婴儿衣服、尿布等,一般老人说以前的长条肥皂好用。
二、可买可不买品:1、奶嘴(2个):小号、十字开口,母乳喂养,奶嘴可以先不必买多。
奶瓶上带的奶嘴就够了。
2、奶粉盒(1个):定量存储奶粉,携带方便。
3、消毒锅(1个):消毒奶瓶、奶嘴、吸奶器,用家里的不锈刚锅也可。
4、奶瓶保温桶(1个):外出时用于保温。
5、暖奶器(1个):给奶加热、恒温。
6、食物调理组:可榨汁、磨泥、过滤及捣浆。
7、奶瓶及奶嘴夹(1个):处理已消毒的奶瓶、奶嘴。
8、沐浴床(1个):有的说好用有的说没用处,各位见仁见智吧9、包被(1条):根据季节选择面料10、水温计(1个):清晰显示洗澡水温度,不含水银,使用安全。
11、婴儿脚套,手套(各1-2套):防止宝宝抓伤、碰伤自己12、婴儿袜子:一般刚出生不穿13、帽子(1个):反正外出才用,又不容易脏。
而且婴儿的头长得很快,用不了几次就小了。
14、护脐带(1条)15、小床(1张):木质,可固定可摇晃,提前买了晾味。
16、床围:围系在童床四周,保护宝宝的安全,孩子大点再买也来的及17、睡袋(1套):根据季节选择面料18、婴儿专用指甲钳(1个):可避免剪伤婴儿手指19、体温计(1个):快速测温、方便准确20、奶粉:如果决心母乳喂养就不要买,实在不行了买一瓶400克装的,为了给心里垫底,也在实在不够的时候添点。
21、喂药器(1个):安全省事,不会溢出浪费药物22、吸鼻器(1个):解除鼻塞、保持湿润,预防感冒23、婴儿安全梳/刷(1套):圆头梳防止划伤头皮,刷子可刷去新生儿头皮上的胎癣纪念印泥(1套):最好是那种双手双脚都能印上去的。
24、相机或摄像机。
[产妇住院期间所需的物品](1)证件:孕妇保健手册、献血证、生育证、身份证、社保卡。
(2)内裤至少3-4条(3)肥大、易于穿脱的开衫睡衣或哺乳衣两件(4)冬季需长大衣一件、帽子围巾1套、毛巾被1床(去卫生间或离开病房做其他检查时用)(5)哺乳胸罩或背心2-3件(6)吸奶器(1个):有的说好用有的说还不如手挤,各位见仁见智吧。
(7)棉袜2双,带跟拖鞋1双(8)洗脸毛巾2条,洗脚毛巾1条,洗下身毛巾1条(9)防溢乳垫:最好用一次性的(10)小脸盆2个:1个洗脸1个洗下身(11)牙刷、肥皂、头梳、护肤品等洗漱用具1套(12)纸巾若干、产后卫生巾、长卫生纸若干,塑料袋若干(装零散物品、垃圾等) (13)餐具一套、喝水杯一个(最好带吸管)(14)笔和小记事本(住院期间记事用)(15)住院押金产前准备孕妇档案本身份证医保卡押金3000巧克力(补充能量,产前观察用上了)功能性饮料(推荐葡萄适,医生不让喝红牛)有盖水杯(产前、产后都用上了,老婆不能坐立时用)乳头保护罩(防止宝宝咬,到现在还没用上)吸奶器(产后第二天就用上)脯乳罩(已经用上)防漏乳垫(在医院已经用上)薄防风保暖帽(在医院走廊溜达和出院时用上)保暖袜2双(用上)棉拖鞋(拔除尿管下地后用上)保暖外套(用上)护膝(怕老婆腿没力气,走路上膝盖,一直没用上)MM出院服装1套(出院当天用上)BB衣物(医院配1套,自己带1套替换就够了)薄抱毯(医院配1张,自己的也用上了)尿布垫(没用上)脱脂棉一包(上用上)护臀膏(医院有配,目前没用上)一次性棉短裤6条(头几天没法穿,没用上)牙具头梳润肤一套(刷牙洗脸用上)背靠垫(这个必备,我是用车上落靠枕,老婆卧床侧身、喂奶最管用)餐具若干(这个没用上,因为有人送饭)产妇卫生巾(这个用量大)纸巾(用上,平时擦拭、上洗手间)消毒湿纸巾(上洗手间用,被20包不多)小脸盆(洗脸、擦身)长吸管(去超市拿几根,老婆喝汤、饮流质用)一次性马桶垫(用于公用马桶,可用纸巾铺上)保鲜袋(封装勺子、吸管、小零食)备用奶粉一袋(妈妈没奶时喂宝宝)BB餐勺(喂宝宝吃药、喝少量水用)葡萄糖(加在水里给宝宝喝)小毛巾(宝宝吃东西会漏并弄脏衣物)碘酒(医院有配)尿布(NB新生装,这个量也大,我买好奇的用了将近2包)柔湿巾(这个用量大,老婆用,宝宝用得更多,特别是用来擦屁股)爽身粉(宝宝屁股干燥用)洗澡架(自己买的医院不用,另外又买了医院的一个30元,宝宝在医院每天上午都洗澡)剖腹产后护理1、坚持补液,防止血液浓缩、血栓形成孕妇在产期内消耗多、进食少,血液浓缩,加之孕期血液呈高凝状,故易形成血栓,诱发肺栓塞,导致猝死。
故术后3天常输液,补足水分,纠正脱水状态。
此外,术后6小时可进食些炖蛋、蛋花汤、藕粉等流质。
术后第2天多正常排气,可吃粥、鲫鱼汤等半流质。
所输液体中有葡萄糖、抗生素,可防止感染、发热,促进伤口愈合,切不可因怕痛、厌烦而拒绝或要求减量。
2、尽量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由于所补液体中的葡萄糖和某些药物可刺激静脉壁诱发血栓形成,下肢静脉一旦损伤、发炎更容易促使血栓形成,故产后补液都采用上肢。
产妇不能为了方便而要求在下肢输液。
3、及早活动麻醉消失后,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动作,术手6小时就可翻身活动,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促进肠段活动,可防肠粘连。
4、注意阴道出血剖宫产子宫出血较多,家属应不时看一下阴道出血量,如超过月经量,要通知医生,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5、防腹部伤口裂开咳嗽、恶心、呕吐时应压住伤口两侧,防止缝线断裂。
6、及时排尿留置导尿管一般手术后第2天补液结束后拨除,拔除后3~4小时应及时排尿。
卧床解不出时,应起床去厕所;再不行,应告知医生,直至能畅通排尿为止。
7、注意体温停用抗生素后可能出现低热,这常是生殖道炎症的早期表现。
如超过37.4摄氏度,则不宜强行出院;无低热出院者,回家1周内,最好每天下午测体温一次,以便及早发现低热,及时处理。
8、当心晚期产后出血剖宫产者子宫有伤口,较易造成致死性大出血,产后晚期出血亦较多见,回家后如恶露明显增多,如月经样,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家住农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
最好直接去原分娩医院诊治,因其对产妇情况较了解,处理方便。
9、及时采取避孕措施房事一般于产后42天、恶露完全干净后3天开始。
初期宜用避孕套,产后3个月去原手术医院放环.因为一旦受3作人工流产时,特别危险。
10、注意经阴伤口疼痛当伤口部位的子宫内摸异位症时,经期伤口持续胀痛,且一月比一月严重,稍后自可出现硬块。
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去原医院就诊。
自然产产后护理知识产后的生理变化有很多,在自然产方面,需要特别照顾的有恶露、排便、感染、胀奶、产后痛与下床晕眩等。
一、恶露约持续4~6周。
如果血性恶露持续2周以上、量多或脓性、有臭味,就是子宫腔内受到感染;如果伴有大量出血,子宫大而软,则显示子宫可能恢复不良。
此外,恶露量也会因为用力或喂哺母乳而增加,或是服用大量的生化汤,造成大出血情况。
万一产妇有恶露量太多(半个小时浸湿2片卫生垫)、血块太大或血流不止等状况,就必须告诉医护人员,以免发生危险。
正常的恶露排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血性恶露:产后1~3天出现,量多、色鲜红,含有大量血液、粘液及坏死的内膜组织,有血腥味。
2、浆性恶露:产后4~10天出现,随着子宫内膜的修复,出血量逐渐减少,颜色转为暗红色与棕红之间,子宫颈粘液相对增多,且含坏死蜕膜组织及阴道分泌物和细菌、无味。
3、白恶露:产后1~2星期,恶露转变为白色或淡黄色,量更少,早晨的排出量较晚上多,一般持续3周左右停止。
●护理提案1、多用环形方向按摩腹部子宫位置,让恶露能够顺利排出。
2、大小便后用温水冲洗会阴,擦拭时务必记住由前往后擦拭或直接按压拭干,勿来回擦拭。
3、冲洗时水流不可太强或过于用力冲洗,否则会造成保护膜破裂,建议可以采用卫生护垫,不宜用棉球,刚开始约1小时更换一次,之后2~3小时更换即可。
更换卫生棉时,由前向后拿掉,以防细菌污染阴道。
4、手不要直接碰触会阴部位,以免感染。
5、食用猪肝、甜点均有助排出恶露。
6、服用三七粉,活血化淤,更重要的是帮助收缩骨盆二、排尿正常情况下,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会排尿。
另外,由于利尿作用,在产后12~24小时排尿会大为增加。
如果4小时后仍没有排尿,就必须请医护人员协助解决,因为尿液滞留会提高泌尿道感染的机会,且胀满的膀胱也可能使子宫移位,影响子宫收缩,甚至造成子宫出血。
产后排尿不顺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因为膀胱、尿道因生产而受伤、水肿,产妇无法感觉膀胱满了;另一个原因则是会阴伤口疼痛及腹内压减少,造成产后小便困难或解不干净的感觉。
●护理提案1、为了刺激排尿以及避免使用导尿管,应该每15~20分钟收缩和放松骨盆肌肉5次。
2、下床排尿前,要先吃点东西才能恢复体力,以免昏倒在厕所。
3、上厕所的时间如果较长,站起来的时候动作要慢,不要突然站起来。
4、如果使用导尿管,产褥垫要经常更换,约3~4小时更换一次,同时清洗会阴部。
5、适量喝水,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
三、排便妈妈们应该在产后2~3天内排便,但是由于黄体素影响肠肌松弛,或是腹内压力减小,很多人产后第一次排便的时间往往会延后,尤其是因为准备分娩而没有正常饮食时,更容易造成排便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