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全力以赴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全力以赴

锋士·隆巴第,美国橄榄球运动史上一位伟大的橄榄球队教练。 在锋士·隆巴第的带领下,美国绿湾橄榄球队成了美国橄榄球史上最 令人惊异的球队,创造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看看锋士·隆巴第 的言论,能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对执行力有更深刻的理解。
锋士·隆巴第告诉他的队员:“我只要求一件事,就是胜利。如果 不把目标定在非胜不可,那比赛就没有意义了。不管是打球、工作、思 想,一切的一切,都应该‘非胜不可’。”
拥有了完美的执行力。在比赛中,他们的脑海里除了胜利还是胜利。 对他们而言,胜利就是目标,为了目标,他们奋勇向前,锲而不舍,没有 抱怨,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不找任何借口。他们是所有追求成功者的 榜样。
全力以赴就是永远都用百分百的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情,就是在失 败了多次之后依然有信心再试一次,就是在每一次的工作中多加一点 努力。所以,全力以赴除了要有必胜的信念,还需要我们有“比别人多
在新兵训练营,教官每天不只一次地讲述海军陆战队的成功史, 每一个障碍训练课的场景里都张贴着已经发黄的陆战队英雄照片,每 一条街道都以成功战役命名,即使是日常生活使用的词语中,几乎也 包含着胜利的寓意。他们称掩闭壕为“战壕”,他们从不说“撤退”,而 是说“攻击后方”……
2 51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海军陆战队就是这样在军中倡导、营造制胜氛围,树立制胜意识 的,从而使每个陆战队官兵在胜利的鼓舞和感召下,一心想着胜利,一 心向着胜利,奋不顾身地穿越在枪林弹雨和生死线上,夺得一次次辉 煌的战绩。
行 动
全力以赴
做完一件事之后,不论结果,先自问: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自己是 否全力以赴了?这就是西点人的做法。
就拿毕业于西点军校的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为例,不少人猜测, 鲍威尔也许出身名门望族吧?但这位黑人显贵原本家道寒微。
鲍威尔年轻时胸怀大志,为帮补家计,凭借自己壮硕的身体,从事 各种繁重的工作。
有一年夏天,鲍威尔在一家汽水厂当杂工,除了洗瓶子外,老板还 要他抹地板、搞清洁,等等。他毫无怨言地认真去干。一次,有人在搬 运产品时打碎了50瓶汽水,弄得车间一地玻璃碎片和泡沫。按常规, 这是要弄翻产品的工人清理打扫的。老板为了节省人工,要干活麻利 爽快的鲍威尔去打扫。当时他有点气恼,欲发脾气不干,但一想,自己 是厂里的清洁工,这也是分内的活儿。于是,鲍威尔尽力把满地狼藉 的脏物打扫得干干净净。
应对每天出现的挑战,需要必胜的信念,需要全力以赴。正是这 种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肯服输,愿意为之倾尽全力的品格,使成功者不 断进步,成功企业节节胜利。
一个失败企业总是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员工没有斗志,看不到获 胜的希望,工作消极倦怠,缺乏积极性和进取心。而越是如此,员工就 越失去信心与斗志,企业也越死气沉沉……这就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2 4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军,无处不身先士卒啊!” 鲍威尔在西点军校演说,曾以“凡事要全力以赴”为题,对学员们
讲述了一个颇富哲理的故事: 在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在挖沟。一个心高气傲,每挖一阵就
拄着铲子说:“我将来一定会做房地产老板!”第二个嫌辛苦,不断地埋 怨说干这下等活儿时间长、报酬低。第三个不声不响挥汗如雨地埋头 干活,同时脑子里琢磨如何挖好沟坑令地基牢固……若干年后,第一 个仍无奈地拿着铲子干着挖地沟的辛苦活儿;第二个虚报工伤,找个 借口提前病退,每月领取仅可糊口的微薄退休金;第三个成了一家建 筑公司的老板。
过了两天,厂负责人通知他:他晋升为装瓶部主管。自此,他记 住了一条真理:凡事全力以赴,总会有人注意到自己的。
不久,鲍威尔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军校。后来,鲍威尔官至美国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衔领四星上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总 司令。2000年底,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国务卿。
鲍威尔一直全力以赴地工作,在五角大楼上班时,这位四星上将 往往是最早到办公室又是最迟下班的。同僚曾赞赏说:“我们的黑将
“你要跟我工作,”他坚定地说,“你只可以想三件事:你自己、你 的家庭和球队,按照这个先后次序。”
“比赛就是不顾一切。你要不顾一切拼命地向前冲。你不必理会 任何事、任何人,接近得分线的时候,你更要不顾一切。没有东西可以
阻挡你,就是战车或一堵墙,或者是对方有11个人,都不能阻挡你,你
要冲过得分线!” 正是有了这种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信心,绿湾橄榄球队的队员们
这时艾森豪威尔的母亲停下来,神情严肃地对他说:“如果你要 玩,就必须用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人生也是一样,发 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求 得最好的结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番话,从未再对 生活有过什么抱怨。因为他明白只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 的每一次挑战,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最终获得你想要的。他也最 终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来,一步步地成为中校、二战盟军
一个没有必胜信念的人,根本不可能全力以赴!一支看不到胜利 的团队,根本不可能获胜!
无论是对个人、军队或是企业,都应该极力营造一种“必胜文化”。 这样的文化能激励士气,激发信心,能营造一种必胜的信念,让我们直 达胜利的彼岸。
美国海军陆战队深知必胜信念的重要,因而总是引导官兵一心一 意只想着胜利,而不是失败,并在每一种场合以各种方式重复相同的 信息:海军陆战队、美国民众、全世界都预期他们会胜利,就连敌方不 少人也预计他们会获胜。
而西点军校也将鲍威尔的故事作为教育学员“凡事都要全力以 赴”的活教材。
全力以赴首先要有必胜的信念。缺乏信心,没有必胜的信念,就 不可能全力以赴,试问一个一开始就想到失败的人怎么可能用尽全力 去做这件事呢?
在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晚饭后和家人玩纸牌游戏,连 续几次抓到了很坏的牌,于是他就变得很不高兴,开始抱怨个不停。
统帅,并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
2 50
行 动
不管我们手里是怎样的牌,都要认真地玩下去,争取最好的结局, 因为这些牌是我们手中仅有的资源。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运用我们 仅有的资源,全力以赴,去夺取最佳的成绩。
诺基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曾说:“我们不仅要扩 大作为领导者的优势,而且能够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每天出现的 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