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于AD9951的差分快速跳频系统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基于AD9951的差分快速跳频系统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号线连接处阻抗不匹配,防止反射。为了减少时钟泄漏
对其他信号的干扰,在屏蔽盒内做出一个腔体把时钟源
与系统的其他部分进行隔离。在PCB布线时,尽量让时
钟线远离其他信号,同时在时钟线的两边加地线屏蔽。
4测试结果
通过图4、图5可以看出,该频率合成器在76MHz
处的杂散抑制和相位噪声分别达到了一65dB和一113dBc/
关键词:AD9951芯片;直接数字合成频率源;频率控制字
AD995 1 bBased frequency synthesizer for HF fast differential hopping system
ZHU Fang Ming,Zhang Hui (Xidian University,xi 7an 710071,China)
(上接第53页)
部分电路供电。其余外围电路的电源单独通过稳压块提
供。同时使用滤波器组件对全部频段进行电源滤波。
PCB板的l、4、2层走信号线,走线尽可能短,防止在信
号线上出现不必要的过孔以免损害信号电气特性完整 性。信号线问距D与线宽W之间满足D≥3W以避免信 号窜扰。按照传输线理论设计好带线和微带线,避免信
面进行了精心的考虑,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性能指标。
参考文献
[1】费元春,苏广川,米红,等.宽带雷达信号产生技术.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谢仁宏,是湘全.基于DDS的低相噪频率综合源设计.现
代雷达,2003,25(12):4l一43.
[3】夏永祥,郭德淳,余军,等.基于AD9858的快速捷变频频 率合成器的设计.现代雷达,2005,27(7).
基于AD9951昀差分 快速跳频系统频率含成器帕设计
朱方明,张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71)
摘要:选用内部时钟为400MHz的高性能直接数字合成频率源DDS芯片AD9951作为核心器件 设计频率合成器,采用DDS+DSP的设计方案。利用锁相环ADF4113为AD9951提供参考时钟。阐述了 AD9951芯片的主要性能及其在快速频率合成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AD995l采用二线控制方式,将片选CSB低电平有 效,数据线采用双向SDIO,数据在时钟SCLK上升沿写 入,首先存于输入缓冲器中,采用外部频率更新方式,频 率更新信号FUD的上升沿有效。频率合成器加电第一 次送数时,所有寄存器送相应数,以后改变频率时只送 频率字寄存器04h,控制时序如图3所示。可见要传达 32位的频率控制字需要传输8位指令信息和32位数据 信息,需要40个时钟周期。
部工作时钟经倍频后达400MHz。通过SPI总线控制对
1.8 V、3.3 V四部分,分别为AD99511xs即
(下转第56页)
《电子技术应用》2008年第2期 欢迎订购《电子技术应用)2000--2006年合订光盘(010-82306084)53 万方数据
2频率合成方案 为了满足快速频率转换的要求,设计采用了DDS+
可完成频率控制字的更新。 2.2 AD9951时钟电路设计
DSP频率合成方案。通过设计良好的频率基准源和窄带 跟踪式滤波器,提高频谱纯度,以达到差分跳频系统对 频率合成器的要求。频率合成器的设计框图如图2所 示。DDS选用ADI公司生产的高性能AD9951芯片,DSP 选用TI公司的TM¥320C6418。
Hz@1KHz,谐波分量达到一59.6dB,完全满足指标要求。
频率转换时间通过采用安捷伦公司生产5372A调制域
分析仪进行测量,实际频率转换时问仅为2肛s。 在基于AD9951的差分快速跳频系统频率合成器的
图5 76MHz信号相位噪声图
研制过程中,为了降低相位噪声、提高杂散抑制度和频
率转换速度,在电磁兼容、电路布局以及PCB设计等方
3.4软件控制程序设计流程图 系统的软件控制程序设计流程图如图4所示。 本文研究的智能
运行状态的相关参数以光速反馈至计算机控制系统,使 系统做出合理的调整。这些共同构成了智能化的交通系 统,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型随机检测客车超载
参考文献
系统采用光电传感器
[1】杨三序.电容式传感器在车辆检测装置中的应用【J】.传感
短波通信因其技术成熟、通信距离远、体积小、不易
摧毁的特点,几十年来一直是实现远程通信和战术通信 的主要手段,如何保证短波电台在敌方干扰下通信可靠 有效,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近十年来在数字
信号处理技术(DSP)、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方面的新
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得现代通信技术及短波通信 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跳频技术在短波通信中得到
速、车重、实时交通状况等交通信息,大大提高了交通管
(收稿13期:2007—06—10)
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汽车自身配置的传感器装置使汽车
越“SE·S^心E·S巴.昱巴.s妄.sB心E心£·昱E心E·S£●S当d曼·S曼心巴d芒·S鲥£·S£·SE·S£砖“ShS当.s£·S£心“S“ShSE心“S5.s£·S£砖“ShShS£·S£·S曼·S当.shS£·S芒·S当d£
求。因此,在设计时选用了目前性能优良、
时钟频率不太高的晶体作为参考频率的
日日
基准源,采用低相位噪声的鉴相器和窄带
压控振荡器作为锁相环,用于产生
1600MHz的时钟频率。由于只作为点频,
图2频率合成器设计框图
2.1 AD9951波形发生单元 AD9951是ADI公司生产的高度集成化芯片,采用
了先进的DDS技术,结合内部高速、高性能D/A转换 器,形成可编程、可灵活使用的频率合成功能。AD9951 的主要特点如下:400MHz内部时钟;集成化14位D/A 输出;32位频率转换字;良好的动态性能,在160MHz输 出时,具有大于80dB的SFDR;4~20倍可编程参考时钟 倍乘器;串行I/O控制;工作电压1.8V,最大功耗仅为 200mW。在设计时时钟频率选择为400MHz,则频率分辨 率鼬=FTW/2“=400×106/232—0.09Hz,因此满足步进为 10Hz的指标要求。
系统的快速DDS频率合成器。
1快速频率合成器特点及指标要求 短波差分快速跳频系统跳频速度达5000跳,秒,跳
频带宽达2.56MHz,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9.2Kb/s,
52
欢迎网上投稿WVCW.chinaaet.com
万方数据
图1差分跳频系统组成框图
对杂散、相位噪声等指标要求高,因此,系统对频率合成 器相应提出较高的要求。本文设计的频率合成器的指标 要求如下:
冈、
指令周期
!
数据传输周期
厂_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滤波效果。收、发频
SsCDLIKo…二厂二、釜八[E一|口八口八墨八a八玉八][八夏.][i豇厂)弋[弱.点厂疆、j八旺一滔厂!波、疆.夏八豆厂x、毯八如八正毽汇行率选通择过,七并阶由椭D圆 sP滤 进波 行后 控端 制的 。电 收子 发进开行关隔进
‘
因此在环路滤波器的参数选择上主要考 虑如何使输出信号频谱特性最优。最后由分频器进行4 分频或5分频,即输出400MHz或320MHz时钟信号,设 计匹配网络将信号转换为差分输入,供AD9951作为时 钟频率,能够有效减少共模干扰。由于DDS杂散分布具 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不同的参考时钟将这种规律性破 坏,能够有效抑制某些频段的杂散电平信号。 2.3滤波器设计
DDS输出信号的质量取决于工作时钟信号的频谱 质量,DDS输出信号的最高频率受到时钟频率的限制 (最高输出频率小于时钟频率的40%),并且DDS输出 信号频率越接近上限,性能指标越差。从提高频率合成 器的性能指标来讲,应选择400MHz低相位噪声的时钟
做AD9951的频率源,但市场上这种频率
源不但价格昂贵,而且性能指标达不到要
Abstract:The high performance DDS chip AD995 1 produced by ADI is adopted to design a frequeney synthesizer in this
paper.A design scheme of DDS+DSP is adopted.The designed synthesizer adapted PLL ADF4113 to offer a reference clock for AD9951.The whole system adopts high-performance DSP as the control circuit.The main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D9951
(VuW)体系结构,一个时钟周期可同时处理8条相互 独立的指令,再加上流水线技术,大大提高了并行处理
磁兼容性进行充分考虑。PCB板设计为4层板。其中第 2层为地平面,并将地平面在AD9951芯片下面分为数
能力和运算能力。TMS320C6418参考时钟为50MHz,内
字地和模拟地。第3层为电源平面,分成AVDD、DVDD、
图3 AD9951采用二端串行时序图
离,防止信号相互干扰。 3电磁兼容性设计
控制芯片选择TI公司生产的TMS320C6418。该芯片
由于该频率合成器是用于快速跳频系统:电台的数
是32位的定点DSP,芯片内部集成了1.5Mbit的片内 SRAM,具有丰富的外部接口;它使用了超长指令字结构
据传输速度最高可达19.2Kb/s,对杂散和噪声的抑制要 求高,由于是高速数模混合电路,所以在设计时应对电
通系统中有着复杂的
[4】荆强.载运汽车超载限制器的研制[D】.长春:吉林大学,
传感器网,传感器是 电子控制系统的“眼 睛”和“耳朵”f61,它告 知计算机系统检测车
图4软件系统程序流程图
2004.
[5】李扬.美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综述【J】.交通世界,2004, (12):20-22.
【6】王恒升.车辆自动检测装置的研究[J1.自动化与仪表, 1997,12(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