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 点线面
点的位 置变化
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 人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在 这个点上,一个点没有 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指 向性,但是它有点睛的 作用,能产生积聚视线 的效果。
当同一画面中有两个同样 大小的点并各有位置时, 它的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 两个点的视线上,在视觉 心理上产生连续效果。
当两个点大小不同时,视线 首先会被大点吸引,但会逐 渐向小点移去,点越小积聚 力越强。
当画面中有三个点在三个方向 平均散开时,点的视觉作用表 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 觉的心理反映。
(2)点的大小变化 大小不同两点放在同一平面,被大点吸引再转向小点。
点的大小差异产生深度感,表现出空间位置。
当点的大小以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时——视觉张力——节奏、韵律感
(3)多点排列 有两个相同点时,其张力会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直线,连续效果; 三个散开的点——三角形
5、疏密变化的线
把线按不同的距离进行平行
排列,线距大的部分看起 来空;而线距密的部分则 表现出厚实。
体现出平面的纵深感,并能
表现平面的明暗调子,是较 为常见的透视空间表现技法。
5、不规则的线
不规则的线的形式和种
类非常的多;
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手
法和不同的材料都可以 画出许多丰富多彩的线 条。
点、线、面的形态属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互相
关联的。
点的扩大即是面;面的缩小即成点; 点、线、面是构成设计的基本形态,也是造型艺术的
基本视觉要素。
实训作业二
制作面构成作业1张,深入体会它们在画面构
成中的效果和作用。
要求:构图合理,具有形式美感。
尺寸:20cm*20cm
8k画纸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错觉化的线 (5)立体化的线 (6)不规则的线
曲线的排列组合
粗 线 条 排 列 组 合
大量曲线组合
简 洁 、 果 断 线 条 排 列
1、面化的线
将线条进行密集、等距离的排 列,使线条明显地趋向于面的 视觉效果。 线的密集度越高,面的感觉越 强。
·
●
当线在一个平面中,加粗到一定的程度,往往把这个线看成是一个面或一个长方形。
第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本元素——线
平面构成中,点的主要作用:强调位置、聚焦; 线的主要作用:强调方向、长度——引导视线
线的形态
线的分类与情感色彩
线比点更具有感情色彩,主要体现在:长短、粗细、曲折、虚实。
整体上的分为: 直线 曲线
二、面的形态
(二)、曲线形面 指面的边缘为曲线。 具有曲线的情感特征:柔软、轻快、自由、生命韵律。
二、面的形态
(三)、自由形态面 指面的边缘可由直线和曲线随意组合; 随意、浪漫而典雅、魅力。
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是最能引发人们兴趣的造型。 把握尺度,否则杂乱无章。
二、面的形态
(四)、偶然形态面 不是有意创造,具有偶然性; 特殊技法:敲打、颜料喷洒、拓印等技术手段。 自然生长、生意盎然、放纵;
六、点的构成方法与应用
组合成各种具象、抽象的图形。
点的构成方式有三种:等点图形、差点图形、 网点图形。
(1)等点图形:由大小、形状相同的点组成的画面。 点的排列可以是等间隔的、不等间隔的,甚至重叠的。
等点构成
点的形状、大小一致的构成方式。
差点构成
由形状、大小不同的点构成一个 画面。 展示生动、各异的图形,而且给 人以前进或后退、曲面或阴影以 及其他复杂的具有三维化的立体 感、纵深感、节奏感和韵律感。
(一)直线
直线:巍峨的山脉、高大的建筑物、参天大树等; 男性象征; 简单明快,简洁、稳定、冷峻、坚强之感; 速度感、紧张感,是一种力量的美。
主要包含垂直线、斜线、折线、水平线、虚线、交叉线等;
(一)直线
1、水平线 通常表示安定、平稳、沉着、理性、干净、整齐、中规中矩等。
(一)直线
2、垂直线 通常表示干脆、正直、果断、刚毅、下降或高升等。
线的构成方法及应用
(二)有序组合(理性) 1、规律排列 将直线按照数学中固定的数列来构成;
优:造型统一、秩序感强 缺:变化感少、单调、缺失情感
线的构成方法及应用
(二)有序组合(理性) 2、以线塑形 运用线的粗细、疏密特点表现画面的明暗关系及结构——塑造形体轮廓。
线的构成方法及应用
(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三、点的大小 任何形态的物体缩小到一定程度都是一个点(人-轮船-大海) 点的大小是相比较而言,要结合与点相关的背景来比较。如:蓝天的飞 机、夜空的星星,都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大小,但是和大面积的背景比较,给 人的视觉印象,只是一个点。 “近处为体、远处为点”。
如果点过于小、轮廓不清、中空等都会显得较弱,而内部充实、轮廓明确,即 使面积不大的点,也可以成为锐利醒目的点。
线的构成方式有三种:等线图形、差线图形、屏线图 形。 (1)等线图形:粗细相等的线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物形, 可以是等直线、等曲线、放射线或黑白变化的等线,组 合有三维立体感的效果。
(2)差线图形 粗细不同、不规则的线 排列、组合构成的物体,
有丰富的变化,表现出 结构、运动、节奏、空 间等感觉。
通过大小、形状、轮廓表达情感;
色彩、肌理、技法丰富内涵。
二、面的形态
(一)、几何形面 利用数学方式构成的几何形的面:三角形、正 方形、梯形、圆形、菱形、矩形等。 一般需要运用工具描绘;
二、面的形态
(一)、几何形面
例: 将几个几何形状的面做自由组合,如:等比分割、黄 金分割等。 表现出秩序、平衡、理性、机械、冷静的效果。
网点构成
各种不规则的点按同一规律间歇重 复、增长或减少而构成一个画面。
起源于胶版印刷机。具有秩序组合、 富于肌理感的特点,理性与感性结 合。
特 随着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种方 法显得更为方便、快捷,并从新的 意义提高与丰富了网点图形的内涵 与外延。
带有机械性又有规则的网点构成的设计作 品,图象清晰度虽然不高,给人一种朦胧 的神秘感。
点、线、面的组合
平面构成最基本的三大元素:点、线、面。这三大元素看起来非 常简单,却是现代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是创作设计新美形态的根 本。 在当代设计活动中的平面构成不仅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应用十 分广泛。
点的形态
第一节:基本元素——点
一、点的定义: 在几何学中,点只表示某一位置,而无形状和面积。 但从艺术设计的角度讲,如果点不具有形,便无法作出视觉上的展现, 所以在构成中,点不但有位置,而且有形状和大小。
面化的线
2、粗细变化的线
将粗细不同的线进行基本等
距的排列,这时,较粗的线 条明显给人以靠近、实在 的感觉;而细线则表现出 远而虚的形态。
所以,粗细线的排列变化也
能塑造一种虚实空间的视觉 效果。
粗细变化的线(图例)
3、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 些切换变化)。
4、立体的线
《三大构成》系列一
平 面 构 成
——艺术设计的基础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格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视知觉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六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七章: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点 线 面
面的构成
面的构成
临摹以点、线为元素的平面构成作业各1张,
深入体会它们在画面构成中的效果和作用。
要求:构图合理,具有形式美感。
尺寸:20cm*20cm
8k画纸 课本、网络、ppt教程
点的构成
点的构成
点的构成
点的构成
线的构成
线的构成
线的构成
第三节:基本元素——面
自然界、生活中——无处不在,天空、沙丘、群山、窗户等。 自然界中的面
五、点的线化与面化
点的面化:将点按照平面或曲面进行排列,点的大小、深浅同时变化。
六、点的构成方法与应用
通过画面中放置一个或若干个点——强调点的聚焦功能
强调点的聚焦功能的海报设计 原研哉
六、点的构成方法与应用
通过点的变化——流动、韵律感
跳跃的音符
六、点的构成方法与应用
通过点的面化——跳跃感、活力
点形态可以是自然具象的无限 缩小。
点的构成
点的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基本元素——线
与点类似,自然界中很多物体都表现出“线”的特征。
第二节:基本元素——线
在几何学中,线是没有宽度的,只有长度。 它是点移动的轨迹,线来自于点,线的粗细也是由点的大小来决定的。 在构成学上,有长度、宽度、延伸性。
(一)直线
3、倾斜线 通常表示飞跃、积极、调皮、不安、坍塌、危险等。
(二)曲线
曲线:柔美的女性特征,表现出富有弹性的、柔和的、梦幻的美。 具有规律性强,富有弹性,给人轻快、跳跃、流动而自由的感觉; 包含弧线、旋涡线、抛物线、椭圆、圆、任意闭合曲线等。
(二)曲线
1、弧线 表示弹性、丰满、张力和生命力等;
本图用点的有次序的渐变排列,形成了 一种闪光的效果,画面呈现出它的韵律 美。 点的密集排列,也可以作为表现群众力 量的象征。
“运动感”、“现代感”是差点图形最大的特点,由于点的大小秩序排列产 生了方向,排列的疏密程度产生了动感。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效率与速度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所以在标 志设计、网页设计中动感的效果更为人所重视,而差点图形正是为这种文化现象 服务的好方法和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