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13899学号:11000000毕业论文题目:作者: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年月日一论文排版(一)页面设置A4纵向,页边距为上、下边距:2.6厘米,左、右边距:2.7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
(二)页眉页脚页眉1.5厘米,统一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系2011级毕业论文”居中排,封面不设页眉;页脚1.75厘米,为页码,居中排,不加任何修饰。
封面不设页码,从目录以“1”向后排列页码,字体为宋体小五,不加粗。
(三)文字格式行间距22磅,字间距按“标准”设置;段前0.5行,段后0行。
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
文章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具体内容小四宋体。
(四)分页论文封面单独一页,为首页;目录单独一页,为第二页;论文中的摘要、关键词、导语、正文连续编写,不用单独分页;参考文献单独分页,致谢单独一页,为末页。
(五)图表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不用图表。
表格用三线表,要有表题,数据要进行统计分析和误差分析。
图表居中,表题放在表前,图题放在图后,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数字和后面文字间隔两个空格,居中,宋体五号。
如:表1 Wistar大鼠血清TNF-α含量的四季变化(pg/ml,x±s)季节例数生理组春分7 106.02±21.21夏至7 66.03±14.85##▲秋分7 50.32±9.01##▲冬至7 137.27±27.95 注:与冬至比较,##P<0.01;与春分比较,▲P<0.05。
(六)文内标题层次文内标题层次不超过4级,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间用小点号相隔,末层数字后不加点号。
如“1”,“1.1”,“1.1.1”,“ 1.1.1.1”各层次的序号均顶格排写。
与后面标题文字空两格。
各标题的内容部分另起一段书写,不和标题同行(如只有数字编号没有标题,则数字后面空两格直接写内容)。
二论文格式(一)论文字数论文字数在2500-3000字左右为宜。
(二)撰写顺序目录;正文: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导语、分层论述、参考文献,致谢。
具体格式要求分述如下:1 目录格式要求目录在封面之后,“目录”二字宋体三号,中间空两个中文字符,加粗。
“目录”二字下空一行写目录内容,目录内容用宋体四号,加粗,按论文编写顺序编写,所有项目均顶格写,目录中所列标题层次最多不超过3级,后面页码对齐,中间用“……”连接。
2 标题格式要求论文标题要简短、明了,能概括全文内容,并引人注目。
一般在25字范围内,尽量不用副标题。
题名应能展现论文的中心内容和重要论点,应尽可能包括关键词。
用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排。
3 署名格式要求论文标题下一行居中写:作者姓名,指导老师姓名,四号宋体。
再下一行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专业2011级 11XXXXXX ),小四宋体。
均加粗。
4 摘要格式要求摘要,要求可以概述论文主要内容和论文写作目的和意义;采用第三人称撰写。
“摘要”二字顶格,置于[]内,四号宋体,加粗;后空两格写摘要正文,小四宋体,不加粗。
字数200字左右。
5 关键词格式要求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词语。
可选2-4个,“关键词”三字顶格,四号宋体,加粗。
各关键词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无标点符号,小四宋体,不加粗。
6 正文格式要求先写导语,然后分层论述。
导语,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导语中要求写的内容较多,而篇幅有限,这就需要根据研究内容的具体情况确定阐述重点。
编写导语不要与“摘要”雷同,主要写研究的起因、目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动态,强调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等。
要意思明确,语言简练。
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具体内容小四宋体,不加粗。
7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序号按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标号,“[ ]”标于引文后标点符号的右上角(用“上标”格式),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明,置于方括号内,序号与后面参考文献的序号一致。
在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逗号隔开,如:[12、13],也可用起止序号,中间加“~或一”,如:[9~11]。
数次引用同一文献,按首次出现序号标明。
引用外文文献,外国人名写法:姓在前,名在后,姓不缩写,名缩写。
不受文献条数限制。
格式:参考文献单独分页,“参考文献”四字四号宋体,加粗,居中。
所引文献按序号排列,小四宋体,不加粗。
(l) 期刊书写格式:序号作者.题名[J].杂志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码或起止页码最后不加标点。
如:[1]李松林,任延军,崔熙等.血红林蚁与鼎突多刺蚁管养成分的比较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l994,29(9):521-523[2]Brown J J, Mirowski M. The automatic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 defibrillatro: an overview[J]. J Am Coll Cardiol, 1985,6(Suppl 2): 461 (2)书籍书写格式:序号作者名.主编.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版次.出版年:起始或起止页码如:[3]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448 致谢格式要求致谢单独一页,为末页。
致谢是作者对本文研究和撰写过程有过实质性贡献或帮助,但尚不足以列为作者的组织或个人表示谢意的一种方式。
致谢的言辞应简练、诚恳、朴实、有分寸。
切忌浮夸,堆砌华丽词藻,也不要写成抒情散文。
“致谢”二字四号宋体,加粗,居中,中间空两中文字符;内容小四宋体,不加粗。
200字左右即可。
具体内容及格式举例见后文:学校代码:13899学号:11501013(学号:小四宋体左对齐排,不加粗)毕业论文题目: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题目:二号宋体加粗居中排)姓名:某某某专业:中医学班级: 11中医1班指导老师:某某某(作者、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小三宋体加粗居中排)2016年 4月10日(日期: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排)目录(“目录”二字,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排,中间空两个空格,下空一行)摘要 (2)关键词 (2)1 病例来源 (2)2 一般资料 (2)3 诊断标准 (3)3.1有关诊断标准的解释 (3)4 治疗方法 (3)4.1服药方法 (4)4.2疗程 (4)5 疗效判定标准 (4)6 结果 (5)7 典型病例 (5)8讨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8)(目录内容:四号宋体加粗,按论文编写顺序编写,所列标题层次最多不超过3级,前顶格,后页码对齐,中间用“……”连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排)作者某某某指导老师某某某(作者、指导老师:四号宋体加粗居中排,作者与学生姓名、指导老师与老师姓名间空两格,学生姓名与指导老师间空四格(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专业2011级 11501013)(学校专业年级学号:小四宋体加粗居中排,年级学号间空两格)[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观察自2014年至2015年就诊于邢台市中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给予西医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6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对照组临床缓解8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结论:中医与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摘要”二字顶格,置于[]内,四号宋体,加粗;后空两格写摘要正文,小四宋体不加粗)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临床观察(“关键词”三字顶格,四号宋体加粗;各关键词间空两格,无标点符号,小四宋体,不加粗。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根据临床特征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
近几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多项数据表明,糖尿病已对人们的健康形成严重威胁,应警惕糖尿病的发生[1]。
从中医角度分析,糖尿病主要由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外感六淫、毒邪侵害、素体阴虚、体型过重及饮食不节等原因引起,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免病情恶化,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为了探求糖尿病最佳治疗方案,本文以自2014年至2015年就诊于邢台市中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8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4例患者进行西医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治疗并与其他4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患者作对比,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导语:无须标出“导语”二字,属正文内容,小四宋体,不加粗)1 病历来源(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
序号与内容间空两格,无标点符号)本观察88例病例均来自我实习的邢台市中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糖尿病患者。
2 一般资料(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
序号与内容间空两格,无标点符号)随机选取2014 年7月至2015年4月在邢台市中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接受治疗的8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1例,女37例,最小年龄38 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48.2±5.6)岁,最短病程6个月,最长病程12年,平均病程(4.1±2.3)年。
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均排除肾、肝、心等功能障碍情况。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3 诊断标准(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
序号与内容间空两格,无标点符号)参照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不低于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VPG)水平不低于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不低于11.1mmol/L。
3.1 有关诊断标准的解释(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
序号与内容间空两格,无标点符号)有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解释如下[2]:(1)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2)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
(3)OGTT是指早餐空腹取血后,于5分钟内口服完溶于250-300ml水内的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从服第一口糖水计时,于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取血化验血浆葡萄糖。
(4)在无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等高血糖危象时,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日按诊断内三个标准之一复测核实达标准方可确诊为糖尿病,否则需在随访中复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