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亲耳聆听全国道德模范的演讲,机会难得。
那天我早早的来到学校,在阶梯教室里面,老师们一边看着宣传片的视频,一边静静的等候董明到来。
当董明坐着轮椅进来的时候,我的内心一阵躁动,同时又被她那一股浑然天成的典雅的气质震撼了。
是什么让她坚持走完人生,并活得这样精彩呢?随着演讲的进行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悄悄蔓延。
人生太多无常的事。
一夜之间,竟四肢完全无法动弹,即使是喝水对董明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我想要放弃,可是出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我连放弃的资格都没有!”这种事情无论放在谁的身上都不会好受吧!可她却不这么想,“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卑,我也从来不为此而感到自卑,我觉得自卑的人往往是不会感恩。
”十多年来,她通过自己真实、极具挑战性的生活告诉人们什么是坚持。
“坚持就是在没有希望的时候继续努力向前,不退缩。
”正是由于她的坚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所谓的人生磨难。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或是灾难,显得是那么手足无措、心神不宁。
从此理想丧失,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就好像等待世界末日似的。
而董明所要直面的远超常人想象,但是她遇到困难不埋怨不抱怨,不去等待命运的安排,
心中牢牢的树立起一个信念,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坚持不懈为之努力。
在我们认为根本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她的生命之花却正灿然绽放。
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能做到的,很多残疾人也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然而很多残疾人能做到的,我们这些肢体健全者却做不到,更谈不上做好。
皆源于“坚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都有一个梦想,在董明精神的感召下,让我们坚持坚持再坚持,实现个人梦,共同实现中国梦。
万物在世,必有其存在的价值。
董明的生命价值在于奉献。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定自己。
她坚持着,并且快乐着,她的快乐来源于奉献。
她把辛辛苦苦攒来的稿费都资助给了贫困的孩子。
她亲赴地震重灾区,从事心理干预,让一个又一个儿童从自卑绝望中走出来,重拾生活的信心。
尽管出行不是很便利,她仍然以十分的热情,投身到一些重大的有影响力的活动中,提供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感召人们加入到社会服务中。
就这样,一天天,一点点,实现着自己生存的价值,收获快乐,绽放生命的美丽。
董明的身体状况让我联想到一个词“步履维艰”。
这样的一个人能够做什么呢?能够产生多大的能量呢?听完她的演讲,我又想到另一个词“潜力股”。
她就是一支潜力股,在她不健全的身体上蕴藏着无限潜能。
她还可以为这个社会
做很多事!
她的事迹给我们很多启示。
身体的残疾算不了什么,心残更可怕。
不要哀怨命运的不公,不要感叹人生苦短。
也许每一步都步履维艰,事不随人愿。
但至少我们还有健全的身体,可以做很多事,为自己、为他人、为这个社会。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支“潜力股”。
董明受伤后,不能说一句话,哪怕一个字,手也不能动一下,生活自理完全依靠父母。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帮助了她,点燃了她生的希望,又重新获得了对生命的信心,在她好了之后,她创办了董明爱心基金会来帮助哪些需要帮助的人,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
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
董明没有进过一天校门,但她学会了感恩,她感恩父母——给了她生命;感恩身边的热心人——给予她无私的帮助;感恩所在的单位——给予她工作的机会;感恩她志愿服务的对象——让她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恩自己的不幸——让她在成长的道路有了如此丰厚的收获。
这些,学生们在她生命的轨迹里都能找到。
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学会感恩”。
感恩学校——给我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让我们的心灵放飞;感恩家长——把一个个鲜活的、极具发展潜力的生命放心的交给我们;感恩每一个学生——是他们
的各式各样,需要完善,成就了我们专业的发展。
感恩我的每一个同事——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互助,是他们助我共同成长。
为此,我们必须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尽己所能,努力干出一点成绩。
对每一个学生我们要给予同样的关爱,不仅关心学习,同时关注身心,让家长放心。
方法上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向前发展。
平日的工作中广泛开展合作交流探究,在竞争中把我们共同的事业向前推进。
董明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激发她不断挑战自己,创造了一个医学的奇迹。
董明的精神世界殷实富有充满光明,照亮许多人前行的路。
董明的演讲精彩纷呈,犹如一支美妙的曲子,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