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速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减速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减速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1.1 保证减速机检修符合检修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要求。

1.2 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质检人员确定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污水厂的减速机检修工作•
3作业条件
3.1 与减速机相关联的设备停电,办理检修工作票。

3.2 拉断电机电源,并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3.3 作业组成员了解检修前减速机的缺陷。

3.4 作业组成员了解减速机的运行状态及运行时间。

3.5 清点所有专用工具齐全,检查合适,试验可靠。

3.6 起重用电动葫芦、手动葫芦在起重前应检查是否良好。

3.7 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能熟记本次检修的检修项目,工艺质量标准
等。

3.8 参加本检修项目的人员必需持证上岗,并熟记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技术措施。

3.9 准备好检修用的各易损件的备件及材料。

3.10 开工前召开专题会,对参加人员进行组内分工,并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风险分析/危害辨识
4.1 减速机检修总体危害辨识
4.1.1 参加检修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达到上岗条件。

4.1.2 作业组成员的着装要符合工作要求。

4.1.3 减速机解体、检修时严禁损伤齿轮及其他部件。

4.1.4 所带的常用工具、量具应认真清点备案,做好使用记录,绝不许遗落在减速机内
4.1.5 各作业过程工作负责人要进行安全交底,做好危险预想。

4.2 减速机解体阶段的风险分析
4.2.1 解体过程中要注意起重工具的正确使用。

422 起吊重物前检查起重工具是否符合载荷要求。

423 起吊物件要绑扎牢固、起吊平稳。

4.2.4 防止起吊物件的坠落。

4.2.5 拆卸的部件排放整齐,在高处时防止滑落。

4.2.6 使用大锤时,严禁单手操作、严禁戴手套操作,使用前检查锤头的固定情况,防止飞出伤人。

5组织及人员分工:
5.1 组织措施
5.1.1 所有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准备就绪后方可进行工作。

5.1.2 在检修过程中,各作业人员必须听从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
5.1.3 在检修过程中,各作业人员必须尊重和服从设备点检人员的意见
5.2 用工人员组织
在减速机检修的整个过程中,解体检查齿轮和轴承是整个作业过程中的重点,要求所有作业人员要高度重视
组长:一名协调指挥
组员:四名
6窗口计划
见附件1
7备件和工具明细
8检修项目及工艺流程
8.1 减速机的检修项目
8.1.1 清理、检查箱体和箱盖
8.1.2 检查、测量齿轮磨损和啮合情况,进行必要的修理和更换。

8.1.3 检查、测量轴承的磨损情况和检查内外套有无松动,必要时进行更换。

8.1.4 检查、修理油位指示器。

8.1.5 消除设备漏油
8.2 减速机的检修工艺
8.2.1 减速机的拆卸
在用柴油或煤油清洗外壳一放出减速机内润滑油一拆卸轴承端盖一拆卸上盖螺栓
-将上盖用顶丝顶起一用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吊起上盖一测量各轴承间隙一在齿轮啮合处做标记一吊出齿轮组件一在用柴油或煤油清洗机体内部一清除结合面处密封胶-
检查齿轮—检查轴承—检查轴—检查端盖的密封情况
8.2.2 齿轮的检修
将齿轮清洗干净—测量齿轮的轴向和径向跳动—检查齿轮啮合情况—测量齿顶
间隙一检查平衡块有无脱落
823 轴承的检修
用专用拉抓器拉出轴承一检查轴头有无磨损一测量新轴承的轴向和径向间隙一清洗轴承一用热油或轴承加热器加热轴承一用铜棒将轴承装好一清洗轴承一加入适量润滑脂824 减速机的组装各部件清洗干净,组装与拆卸相反。

8.2.4.1 轴承内圈必须紧贴轴肩或定距环,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

824.2 轴肩与齿轮压配合应贴合,用0.1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

8.2.4.3 压入的挡油盘应平整完好,挡油盘内圈与轴定好位,外圈与箱体保持一定的空间。

8.2.4.4 将箱体水平放置,按从低速轴,中间轴到高速轴顺序吊入箱内,调整齿轮件的轴向啮合位置,然后安装调整各轴两端的挡油盘,通盖或闷盖。

8.2.4.5 调整轴承的轴向间隙为0.2〜0.3mm
8.2.4.6 齿轮的接触斑点沿齿高方向不小于45%,沿齿长方向不小于60%。

接触斑点的分布位置应趋近齿面中部。

8.2.4.7 按设计图纸要求装配调整甩油盘油封装置:各甩油盘片之间以及甩油盘内外圈之间应保证一定的间隙,各回油口应对准不允许错位,最外端甩油盘和轴压紧固定,不允许松动。

8.2.4.8 做好上述各次装配调试工作后盖好箱盖及各端盖并用螺钉紧固,再装好视孔盖,透气帽,放油阀等附件。

8.2.4.9 装配好的减速器不许渗油。

8.2.4.10 减速器箱体接合面螺栓要求拧紧,拧紧力矩应符合下列表值:
8.2.4.11 用200目滤网过滤箱体内部的润滑油的杂质,净重G0应不大于3614mg
8.2.4.12 装配后减速器外型尺寸及联接尺寸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8.3 减速机的加油
8.3.1 减速机的油面应保持在观察孔或有标尺的中部。

8.3.2 在加油时不得混有异种牌号的润滑油。

8.3.3 润滑油每6-12个月更换一次。

8.3.4 更换时,待油排尽后再加入新油
835 油脂的简单目测质量:新鲜的润滑油在视觉上很清亮,有典型的气味和产品独特的颜色。

浑浊或呈絮状的外观表明已含有水分和杂质。

深色以至黑色意味着形成了残留物,严重的热分解或包含了杂质。

8.4 减速机的故障处理
8.5 工艺标准:
8.5.1 齿轮箱没有裂纹。

油面指示器清楚,通气孔、回油槽畅通。

8.5.2 滚动轴承表面不允许有暗斑、凹痕、擦伤、剥落和脱皮现象。

8.5.3 轴与轴端盖孔的间隙在0.10mm-0.25mm且四周均匀一致,密封填料填压紧密, 与轴吻
合,转动时不漏油。

8.5.4 轴应光滑完好,无裂纹毛刺,其
8.5.5 椭圆度、圆锥度公差一般应小于0.03mm齿轮齿顶园的径向跳动公差,对于一般
常用的6、7、8级精度的齿轮,齿轮直径为80mm-800m时,径向跳动公差为0.02mm-0.10mm
齿轮直径为800mm-2000m时,径向跳动公差为0.10mm-0.13mm
8.5.6 齿轮的接触斑点沿齿高方向不小于45%,沿齿长方向不小于60%。

接触斑点的分布位置应趋近齿面中部。

8.5.7 调整轴承的轴向间隙为0.2〜0.3mm
8.5.8 齿轮轮齿在齿厚方向上的磨损量,高速级齿轮节园园周上磨损量小于原齿厚的
10%其他级齿轮节园园周上磨损量小于原齿厚的20%
8.5.9 齿顶间隙为齿轮模数的1/4。

8.5.10 中心距极限偏差和齿轮啮合最小间隙应在规定范围内。

8.5.11 齿轮表面光滑,无裂纹毛刺,各处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8.6 工作结束:工完,料净,场地清
8.7 减速机的保养
减速器底部安置排油阀,便于定期换油。

减速器开始使用后,3个月后第一次换油,
6个月内第二次换油,随后1年换油一次,每次换油必须用同等质量的油冲洗,为避免阀门,润滑油路的堵塞,禁止使用任何碎布片来进行清洗。

9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减速机检修质量验收记录
10质量记录
减速机标准质量验收记录
11.1
13转动设备品质再鉴定记录表
14设备检修不符合项目处理单
15 业主检修经验反馈
16 承包商经验反馈
(由承包商填写)
17 其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