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第六章 粘性动力学资料
可证明
xy yx xz zx , yz zy
1、以应力表示的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
1、以应力表示的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
简化后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同理可得 式(6—4)
2、广义牛顿定律
牛顿流体平行层流流动牛顿内摩擦定律:
du dy
推广到粘性流体运动的一般情况
则: xy
yx
一、流动阻力的分类
1、沿程阻力:流体沿均一直径的直管段流动 所产生的阻力。
沿程水头损失hf:克服沿程阻力所产生的水 头损失。
2、局部阻力:流体流过局部管件时所产生的 阻力。
局部水头损失hj:克服局部阻力所产生的水 头损失。
一、流动阻力的分类
hf hf1 hf 2 hf 3
hj hj1 hj2 hj3 hj4
一、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建立(N—S) z
n
1、以应力表示的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
在x轴垂直的面上点的M应力分量为: xx , xy , xz
n
在y轴垂直的面上点的M应力分量为: yx , yy , yz
M
x
y
n
在z轴垂直的面上点的M应力分量为: zx , zy , zz
A
流体中的应力
第一个下角标表示应力作用面的法线方向,第二个下角标表示应 力分量的作用方向。这些应力分量中两个下角标相同的三个应力 分别是三个平面上的法向应力,法向应力以外法线方向为正,内 法线方向为负,其它下角标不相同的六个应力是切向应力。这九 个应力分量完全描述了点的应力状态。
u y x
ux y
同理可得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式 :
上式(6—5)称为广义牛顿内摩擦定律。
式(6—6)
3、粘性流体中的压力 式(6—7)
一、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建立(N—S)
不可压缩牛顿流体层流流动的运动微分方程 矢量形式
二、方程的几种解析解
1、平行平板间的纯剪切流
2、平行平板间的泊谡叶流
3、平行平板间的库特流
第四节 圆管中的层流流动
一、圆管中层流的速度分布
一、圆管中层流的速度分布
二、最大流量、流量、平均流速、切应力
1、最大流量
2、流量
层流时管中流量与管径的四次方成比例
3、平均流速 4、切应力
三、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
p
32 L
D2
p
32 L
D2
三、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
二、圆管中紊流流动的速度分布
紊流的速度(时均速度)分布不同于层流。
二、圆管中紊流流动的速度分布
紊流流动分为层流底层与紊流核心部分。 层流底层 :厚度很薄(几分之一毫米), 但对紊流流动的能量损失以及流体与壁面间的
换热等物理现象,有重要影响。
二、圆管中紊流流动的速度分布
说明:①水力光滑与粗糙同几何上的光滑、 粗糙有些联系,但不相同。
三、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
第五节 紊流的理论分析
紊流运动的基本特征:在运动过程中流体质 点具有不断的互相掺混的现象,质点运动无 规律。
处理紊流脉动采用时均法 时均法:在某段时间内以时间段内的流动参
数时均值来研究。
一、紊流的产生和脉动性
紊流的脉动:对任何一空间点,不同时刻通过的
不同质点,其速度、压力等运动参数都在无规则地 变化,并围绕某一平均值上下跳动。运动参数的这 种跳动称为紊流的脉动。
工程流体力学 第六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
第六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
流体动力学 分为理想流体动力学和粘性流体动力学。
水头损失hw——伯努利方程
第六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
第一节 管路中流动阻力的成因及分类 第二节 两种流动状态及判别标准 第三节 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 第四节 圆管中的层流流动 第五节 紊流的理论分析 第六节 圆管紊流的沿程水头损失 第七节 局部水头损失
比值。
Rh↑→阻力↓
Rh ↓→阻力↑
Rh1
A1
1
a2 4a
0.25a
Rh1 Rh2 Rh3
Rh2 0.2a
Rh3 0.19a
阻力1 阻力2 阻力3
二、有效断面的水力要素
第二节 两种流动状态及判别标准
一、雷诺实验
一、雷诺实验
a 层流:质点是直线运动
摩擦和变形,互不干扰各自成层
②水力光滑与粗糙是相对概念。 随Re改变
层流底层厚度的半经验公式
b 过渡状态:质点是曲线运动 c 紊流(湍流):
质点是无规则运动 互相掺混,杂乱无章
一、雷诺实验
分析水头损失与流速的关系
一、雷诺实验
Hale Waihona Puke 二、两种流动形态的判别标准
雷诺数Re:判别流体流动状态的判据
一个由平均流速、粘度μ 、密度ρ以及管径
d组成的无量纲数。
二、两种流动形态的判别标准
第三节 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
高度的平均值。
相对粗糙度:绝对粗糙度与管径的比值
二、有效断面的水力要素
绝对粗糙度Δ↑→阻力↑
(4)与管路的长度有关
l↑→阻力↑
二、有效断面的水力要素
讨论:有效断面面积A与湿周长 的影响
①面积
②湿周长
χ1=χ3=4a
阻力1<阻力3
二、有效断面的水力要素
水力半径Rh:有效断面面积A与湿周长 的
第一节 管路中流动阻力的成因及分类
内部阻力Fi 流体之间摩擦和掺混视为内部原因,所形成的阻力
称为内部阻力。 其大小主要受管道直径、流量和流体粘度的影响。 外部阻力Fo 流体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和撞击视为外部原因,所形
成的阻力称为外部阻力。 其大小主要由液流与管壁的接触面积、管壁的粗糙
程度和流量决定。
运动参数时均化:
用一定时间间隔内流体 运动参数的平均值 代替瞬时值。
一、紊流的产生和脉动性
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但其时均值应为零。
注意区分时均速度 u 和断面平均速度v
一、紊流的产生和脉动性
瞬时值→时均值 复杂的紊流运动→简单的时均流动 分析流体运动规律的方法仍然适用于紊流,
如果紊流流场中所有运动参数的时均值均不 随时间变化,仍可看作是稳定流。 注意:在研究紊流阻力变化规律时,不能根 据时均速度应用牛顿内摩擦定律。
一、流动阻力的分类
3、总水头损失hw 各直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与所有局部管件的
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二、有效断面的水力要素
影响管路阻力的断面要素
(1)有效断面的面积A↑→内部阻力Fi↓
(2)湿周长 :有效断面上与流体接触的那
部分固体边界的长度。
湿周长 ↑→外部阻力Fo↑
(3)绝对粗糙度Δ:管道内壁上的粗糙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