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教情分析
初三,是一个特别容易“叛逆”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孩子处在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也是自我意识和智慧的增长期,他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不稳定时期,极易出现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
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面对社会的挑战、家长的压力、老师的要求,他们极易出现心理偏差,表现出自卑、忧郁、焦虑等症状。
特别是对于英语的学习就更失去了信心。
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学校,由于条件和基础等原因的影响,英语的学习就显得举步维艰。
但作为老师,我们依然是鼓足勇气,尽心尽力的钻研教材,探讨方法,积极实践高效课堂。
开学初,我们同级三人已经制定了严密可行的教学计划,精品备课,积极研究学习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我们竭尽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期待2013年我校中考英语科取得好的成绩。
二、师生双边存在问题
1、很多学生学习的动机则是“为升学考试”、“为了以后有用,能找份好工作”。
学生对我们这门课的价值认识不够全面,到了英语课的实用性,学习动机明显具有功利性色彩。
2、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不及格人数多,低分人数也不少。
后进生学习积极性很差,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有的同学基本从来不读不说。
阅读能力基本较差。
对阅读题没有耐力去读,缺少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的训练量不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英语学习的问题。
班级没有多媒体设备。
5、在校时间基本没有听说的时间,一天一堂课,除了正常的英语作业以外,没有时间读写。
6、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能力不够。
同学之间也缺乏合作精神,心理比较脆弱,学习上不够卖劲。
7、教师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来讲解有关的语言知识,使学生没有可实践的时间。
学生缺乏充分的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8、教师的教学旨在提高考试成绩,不太在意学生语言学习的素养的提高,课堂内容枯燥,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息。
三、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初三备课组也积极采取了策略来解决问题:
1、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好学生帮助后进生,课后辅导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决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组织学生进行单词,词汇竞赛,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2、分层次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习题,以免后进生产生畏难情绪并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做到每天听写15分钟的英语,朗读30分钟的英语。
每天还要布置学生做一篇阅读理解或完形填空。
坚持每天做到,务必家长协助教师完成孩子的学习任务。
另外,每天让学生写十句话或写一篇小文章,把最差的十二名学生所写的进行面批指导再写。
3、我们任课教师也要多动脑筋,努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过于注重讲授,应该侧重学生的练。
针对课堂应该备教案,备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只要我们尽己所能,团结协作,积极学习,主动实践高效课堂,鼓励、赞扬每一个学生;把工作做扎实,做具体,我相信我校的英语成绩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照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