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很实用).ppt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很实用).ppt
自身固定
呼吸消耗
到分解者
未利用的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
(2)第二营养级获得第一营养级 (生产者)所同化
能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第三营养级获得第二
营养级百分比呢 ? 13.5%, 20%
(3)能量在相邻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在多大
范围内 ?
10%~20%
(4)上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哪些能量呢?
⒈2.生起态点系:生统产的者能量渠来道源:食是物什链么和?食物网 23..能流经量生流态动系的统起总点能量和:渠生能道产的是者总所量什固(么约定?占的1太%)阳 3.流经生态生系产统者的—总—能太量阳是光什能么?
4.来源:
4.各个营养消级费能者量—的—来前源一又营是养级什么?
呼吸作用消耗
5.5.各请去营以路生养:级产被 被能者下 分(量第一 解的营 者一去养所营路级利养的用有级生哪)物为些所例?利说用明.
物只有5千克玉米和一只母鸡。你认为哪种生 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 A )若选择2,则增加了食物链的长度,能量逐级递减,
最后人获得的能量较少。
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
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鸡
玉米
人
人
玉米
鸡
能量流动的概念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 系统中能量的 输入、传递、转化和 散失的过程。
a.下一个营养级 不能利用 的能量。
(4)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 ) (5)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 √ ) (6)理论上分析,只有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 √)
生态系统功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稳定性
问题探讨: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一样,流
落到一个不毛的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 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携带的食
请观察: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
A
… 生产者
(植物) B
初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
B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B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请表述: C
图中的箭头A、B、C各表示什么含义?
能 生 呼吸散失 产
者
固 定
遗体、 残枝败叶
的 用于生长、
分解者
太 发育、繁 阳殖
初级消费者摄食
你能总结其他各营养级能量的去路吗?
归纳提升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路分析
消费者摄入能量 (a)=消费者同化能量 (b)+粪便中能量 (c),即 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 级固定或同化能量。 消费者同化能量 (b)=呼吸消耗(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e)。 生长、发育和繁殖 (e)=分解者利用 (f)+下一营养级同化 (i)+ 未被利用(j)。
所以有:(1)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和动植 物残体以化石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2)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 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3)动物同化的能量与摄入量之间的关系:动物同化的能量= 摄入量-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 (4)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 的全部能量。
解析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 B种群数量达到环 境容纳的最大值,一般处于K值,C错误; B摄入量为其同化量和粪便量之和,其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 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丁过程为分 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 都是异养型生物; D的能量可来自于B的粪便,而此部分属于上一营养级A的能量。 答案 C
量 提示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 ×)
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 (其中W1为生产者固 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C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 (A1+B1+C1+A2+B2+C2 +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基础导学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过程
输入 ?
传递
?
起点是生_产_者_固_定_的_太_阳_能_及_其_他_形_式_的_能_量_
途径:_食_物_链和_食_物_网 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转化 形式:太阳能→有机物中化_学_能_→热_能__ ?
散失 经细胞呼吸以_热_能形式散失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请⒈生阅态读系统并的讨能论量来:源: 太阳光能
解题探究
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 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 B处发 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的能量 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 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K/2 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温故而知新
【第1课时】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两方面?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食物链和食物网
思维诊断
(1)所有的生产者都是植物( × )
(2)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 ) (3)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 )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实例分析:
(1)将图中数据表格化。 (2)第二营养级获得第一营养级(生产者)所同化能量的百分
比是多少?第三营养级获得第二营养级百分比呢? (3)上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哪些能量呢? (4)能量在相邻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在多大范围内?(1源自将图中数据表格化能量去向 成分
生产者
[判一判]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过程 (×)
提示 还包括传递和转化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 )
提示 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或化学能。 3.散失的热能可以被生产者固定再次进入生态系统 (×)
提示 生产者只能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 不能利用热能。 4.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