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6 光合作用(讲解部分)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6 光合作用(讲解部分)
B点之后
呼吸速率> 光合速率
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细胞质基质、线 粒体、叶绿体
从外界吸收O2,向 外界排出CO2
与外界不发生气 体交换
从外界吸收CO2, 向外界释放O2— —此时植物可更 新空气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二、两种环境中植物光合速析
栏目索引
CO2含量是C5→C3的主要限定条件,CO2含量增加时C3含量升高,C5含量降 低。光照强度是C3→C5的主要限定条件,光照减弱时,C3→C5减慢,C5含量减少, C3含量增加。
条件
C3含量
C5含量 [H]和ATP含量 (CH2O)合成量 模型分析
光照由强到弱,CO2 增加 供应不变
减少 减少
AB段:无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C段: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 CD段:4时后微弱光照,但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D点:CO2浓度达到最高,此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DH段: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其中FG段表示光合 作用“午休”现象 H点:光照减弱,光合速率降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CO2浓 度达到最低 HI段:光照继续减弱,光合速率减小,甚至为0。24时CO2浓 度较0时低,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积累了有机物
(CH2O)+O2 。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合作用强度 (1)含义: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类的数量。 (2)指标:单位时间内原料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比较
项目 区别
能量
光合作用 光能
化能合成作用
无机物氧化放出的能 量
2.实验步骤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3.实验结果
色素种类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色素颜色 橙黄色 黄色 蓝绿色 黄绿色
色素含量 最少 较少 最多 较多
溶解度 最高 较高 较低 最低
扩散速度 最快 较快 较慢 最慢
重难突破 一、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1.滤纸条色素带颜色均较浅 (1)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2)一次性加入无水酒精的量过多,提取液浓度太低; (3)划滤液细线时次数太少。 2.滤纸条下面两条色素带较浅(叶绿素较少) (1)未加碳酸钙或加入量过少,叶绿素被破坏; (2)实验材料中叶绿素的含量较少(如泛黄的叶片)。 3.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液细线过粗。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4.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 (1)忘记画滤液细线; (2)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二、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 1.光照:光是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大多数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 叶片呈黄色。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 成。且低温时叶绿素分子被破坏,而类胡萝卜素分子较稳定,使叶片变黄。 3.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 合成,叶片变黄。
栏目索引
高考生物
专题6 光合作用
栏目索引
考点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
考点清单
基础知识 一、色素的分布及作用 1.分布: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2.作用:吸收、传递、转换光能。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①
红光和蓝紫光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② 蓝紫光 。 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1.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溶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不同色素在层析液 中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
因素
原理
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 ATP及NADPH的产生, 进而制约暗反应
图像
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 3的生成
栏目索引
应用 温室大棚内适当提高 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 合速率;欲使植物生长, 必须使光照强度大于 光补偿点 A.大田中增加空气流 动,以增加CO2浓度,如 “正其行,通其风”; B.温室中可增施有机 肥,以增大CO2浓度
相同点
代表生物
绿色植物
硝化细菌
都能将CO2和H2O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重难突破 一、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
栏目索引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等。没有光 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 1.三大单因子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栏目索引
三、黑白瓶法——测定溶氧量的变化 将装有水和水生生物的黑、白瓶放入相同水层,实验结束时黑瓶、白瓶与 对照组溶氧量的差值分别代表呼吸作用强度与表观光合作用强度,利用同 水层的黑白瓶即可计算出某水层真正光合作用强度。
① 叶绿体
②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发生条件
实质
ATP
产生场所
用途
只能在光下进行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为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供能
时时刻刻都进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供能
二、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 1.过程联系
栏目索引
甲、丙分别表示光反应、暗反应,丁、乙、戊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第一、 二、三阶段。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TP、丙酮酸、CO2、O2。
2.物质联系
(1)C元素:CO2 (2)O元素:H2O (3)H元素:H2O H2O。 3.能量联系
栏目索引
(CH2O) O2 [H]
丙酮酸 H2O。 (CH2O)
CO2。 [H]
重难突破 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曲线综合解读
栏目索引
1.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只进行呼吸作用,测得的数值为呼 吸速率(A点)。
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可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酶的活性,提高光 合速率,同时适当补充CO2,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加光照 强度和CO2浓度以提高光合速率
栏目索引
考点三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基础知识
一、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比较(以真核生物为例)
项目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发生场所
栏目索引
2.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 光合速率。 3.各点(段)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析
曲线对 应点(段)
细胞生 理活动
ATP产 生场所
植物组织外 观表现
图示
A点
只进行细胞呼吸, 只有细胞质基质 从外界吸收O2,向
不进行光合作用 和线粒体
外界排出CO2
AB段 (不含A、 B点) B点
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 影响光合作用
栏目索引
A.大田中适时播种; B.温室中,增加昼夜温 差,保证植物有机物的 积累
2.多因子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图像
栏目索引
含义 应用
P点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 速率不断提高;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影响因 素为坐标图中所标示出的其他因子
减少
光照由弱到强,CO2 减少 供应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加
光照不变, CO2由充 减少 足到不足
增加 增加
减少
栏目索引
光照不变,CO2 增加 由不足到充足
减少
减少
增加
(注:图中曲线只表示含量变化不表示含量高低) 【易错易混】 1.以上分析只表示条件改变后短时间内各物质相对含量 的变化,不是合成速率的变化。 2.以上各物质含量变化中,C3、C5含量变化是相反的,[H]与ATP含量变化是 一致的。 3.光合作用产物(CH2O)正常外运受阻,光合作用速率减慢。
方法二 光合速率测定常用方法
方法技巧
一、气体体积变化法——测定光合作用O2产生及消耗量
栏目索引
(1)甲装置植物在黑暗条件下只进行细胞呼吸,由于NaOH溶液吸收了细胞 呼吸产生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左移的距离表示植物的O2吸收 速率,可代表有氧呼吸速率。
栏目索引
(2)乙装置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由于NaHCO3溶液 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右移的距离表示 植物的O2释放速率,可代表净光合速率。 (3)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有氧呼吸速率。 (4)物理误差的校正: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 对照实验,即用死亡的绿色植物分别进行上述实验,根据红色液滴的移动距 离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二、半叶法——测定光合作用有机物产生量 将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遮光的一半测得的数据变化值代表呼吸作用强 度,曝光的一半测得的数据变化值代表表观光合作用强度,最后计算真正光 合作用强度。需要注意的是该种方法在实验之前需对叶片进行特殊处理, 以防止有机物的运输。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
考点清单
基础知识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2.光合作用过程物质和能量变化 (1)物质变化:H2O [H]+O2,ADP+Pi ATP,CO2+C5 2C3。 (2)能量变化: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反应式:① CO2+H2O
栏目索引
2.开放环境中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分析
a点以前:温度降低,呼吸减弱;d点相当于上图D 点,净光合速率为0。fe相当于上图FG段,植物出 现光合作用“午休”现象。g点相当于上图H点, 净光合速率为0
栏目索引
方法一 环境骤变时C3、C5等物质含量变化的判断
方法技巧 “条件”限定法分析C3、C5含量变化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及ATP和ADP含量的变化可以 利用下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