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


▲第三,资产会随负债、所有者权益 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 ※资产会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 加而增加
※资产会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 的减少而减少
2)动态会计等式 ●定义:由动态会计要素组合而 成的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 果的等式。 ●组合方式: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 费用 利润
●对动态会计等式的理解●
3)扩展(综合)会计等式 ●定义:由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 会计等式综合而成的全面反映企业 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等式。 ●组合方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含利润)
●对扩展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资金两个不同侧面的扩 展: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
▲第二,等式双方是在数量增加 基础上的新的相等。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60 000 +60 000
3.经济业务类型影响会计等式的规律 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至少要 影响会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 (或一个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 增、减变化。其规律为:
4.经济业务类型不会影响会计等式平 衡关系的分析结论 (1)经济业务的发生只影响会计等式 一方要素发生有增有减变化,双方总 额不变,等式保持平衡; (2)经济业务的发生影响会计等式双 方要素发生同增或同减变化,双方总 额或增或减,但等式仍保持平衡。 结论: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 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


2.负债(liabilities)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 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企业的现实义务。
2)负债的基本特征
A 是以往事 项所导致的现 实 义 务 (或 经 济责任) B 将来必须 以债权 人 所能 接受的 经 济资 源加以偿还
负 债
主营业务 成本等
其他业 务支出
费 用
投资损失 所得税
营业外支出
6.利润(income)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 的经营成果。
2)利润的特征
A 企业在一 定 会 计 期间 ( 月 度、年 度等)的经 营成果 B 与收入 费用有直 接关系
利润=收 入-费用
利润
C 未分配前属于所有者权益,为投资者所有
3)利润的内容 企业的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 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 得和损失等。
主营业务 利润
利 润
其他业 务利润
投资净收 益(损失)
营业外收 支出净额
★ 根据以上指标及其他相关资料, 可计算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 利润等。方法见下:
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 学分类,是实现会计反映职能,分 类、系统的反映会计对象的需要。 2.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和 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 3.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 基本框架。
所有者权益
●对静态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静态会计等式体现了同 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资金存在 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
负债 所有 者权 益
资产
资 金
资 金
资 金
资金存在形 态
资金来源渠 道
▲第二,以货币计量时,会计等
式双方数额相等;
负债
所有 者权 益
资产
资 金
资 金
资 金
资金存在形 态
资金来源渠 道
二、经济业务及其影响会计等式的类型 1.经济业务的含义 ●应办理会计手续、能运用会计方 法反映的经济活动。亦称作会计事项。
经 济 活 动
应办理会计 手续、能运用会 计方法反映的经 济活动
经济 业务
不能办理会 计手续、不能用 会计方法反映的 经济活动
非经济 业 务
2.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1)经济业务影响基本会计等式的类型
▲第一,利润的实质是实现的收 入减去相关费用以后的差额。 收入大于费用时为利润;收入 小于费用时为亏损。
▲第二,利润会随着收入的增减 成正比例变化; ※利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利润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第三,利润会随着费用的增减 成反比例变化。 ※利润随费用的增加而减少
收入
费用
利润
※利润随费用的减少而增加
资产 负债 所有者 权 益
扩展会计等式的形成过程分析
A.将两个等式合并: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B.由于“利润”可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C.将上面B中的第一个公式移项即成: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三、工业企业会计要素具体内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从债 权人 处借 入资 金
由投 资者 投入 的资 金
资金 存在 或运 用形 态
资金 在使 用中 的耗 费
资金在 销售中 的收回
一定 会计 期间 内的 经营 成果
四、商品流通企业资金运动 及会计要素具体内容 运动状况:三个阶段、两个过程 运动特点及会计要素内容:同工业企业
第三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及种类 1.会计等式的含义 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恒等 式。它是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描述会 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式。
2.会计等式的种类 1)静态会计等式(基本会计等式) ●定义:由静态会计要素组合而成的 表明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等式。 ●组合方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收入(revenue)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 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 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 流入。
2)收入的特征
A 从企业日 常活动中产 生,而不是 从偶发的交 易或事项中 获得 B 可增加资 产、减少负债 (如以销售的 产品抵债)或 二者兼而有之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重点) 1.资产(assets)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 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 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基本特征
A 是由以 往事项导致 的现实权利 B 必须为 一定的会计 主体所拥有 或控制
资产
C 本质是 一种经济资 源,预期能 为企业带来 经济利益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5 000 -5 000
3)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 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生产产品领用材料4 000元。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4 000 +4 000
4)使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 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某债权人将其原借给本企 业的借款60 000元转作向企业投资。
3)资产的内容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 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和其他资产。
流 动 资 产 长 期 投 资


固 定 资 产
无 形 资 产
其 他 资 产
◆流动资产概念及内容 ●是指企业可以在1年内或者超过
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 的资产。 营业周期——一般为1年,某 些特殊行业(如轮船、飞机制造业) 可能以超过1年的单件产品的生产 周期为一个营业周期。 变现——转变为货币资金。
5.建立会计等式的重要意义 ★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揭示了企 业会计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会计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 户、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是 复式记账的基础。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A 投资者对企业 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 =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B 投资者有权 按投资比例分享 企业利润等
负 债 形 成
净资产
企业资产总额
投资 者投 资形 成
C 投资者有 法定的管理 企业的权利
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 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 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资 产 所有者 权 益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负 债 资 产 费 用 负 债 收 入 费 用 利 润
收入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 利润
所有者 收 入 权 益 资产 + 费用=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第一节 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一般概念 ▲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客体)。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实收资本(投资者 根据章程或合同约 定直接投入部分)
所有者 权 益
资本公积(资本在运 营过程中发生的与正 常经营活动无关的增 值,如接受捐赠等)
盈余公积(按规定比例从实 现的利润中留存企业部分)
利 润
未分配利润(已经 实现但留待以后年 度分配的利润)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债权人权 益)的不同点: ▲是否偿还上的区别:后者需要 偿还;前者一般不需要归还。 ▲享有权利上的区别:后者只有 按期收回本息权;前者具有参与利 润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双重权利。 ▲清算时求偿权上的区别:后者 拥有优先求偿权;前者则没有。
投资收益 收入补贴
营业外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是指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如汽 车制造企业销售汽车收入)等。 ★其他业务收入 是指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所产 生的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积 压材料收入)等。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统称 为营业收入。
5.费用(expense)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 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 流出。
2) 费用的特征
B 会引起资产 减 少 或 负债 增 加 ( 如 预提 费 用 ) , 或二 者 兼而有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