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影响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互联网对制造企业的具体影响 (1)2.1 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1)2.2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 (1)2.2.1对价值主张的影响 (1)2.2.2对价值链的影响 (1)2.2.3对收入模式的影响 (2)2.2.4对企业关系网络的影响 (3)第三章制造企业经营模式创新 (3)3.1 价值主张创新 (3)3.1.1 建立企业信息门户 (4)3.2 价值链创新 (4)3.2.1 电子采购 (4)3.3 收入模式的创新 (4)第四章总结 (4)参考文献 (5)第一章引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制造企业的经营环境,对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各要素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网络环境中,顾客需求变得个性化和多样化;互联网技术提高了价值链的运作效率,强化了制造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等合作伙伴的关系,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出现了网络销售,降低了销售成本,改变了收入模式。
本文具体论述这些由互联网商业的发展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企业为了应对这些改变而进行的创新。
第二章互联网对制造企业的具体影响2.1 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对制造企业的经营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市场虚拟化,在线交易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
根据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 [1]的观点,一个行业的竞争状况是由五种作用力决定的,作用力越强,行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这五种作用力是: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卖方讨价还价能力。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变行业竞争机构,也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首先,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市场的国界变得模糊,从而拓宽了市场的范围,也增加了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的数量;其次在虚拟的互联网商业环境中,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壁垒相对降低。
通过公司网站的在线销售,现存企业很容易将其业务扩展到新的市场中。
许多需要在互联网上运营的价值链活动可以外包给那些提供专门服务和技术的供应商,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而且也使得行业的进入壁垒降低;最后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拥有了更多地采购选择权,相对于供应商而言,应用互联网的企业讨价还价能力加强了。
2.2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2.2.1对价值主张的影响互联网构造了一个虚拟的市场空间。
通过互联网,顾客能够获取更多的商品信息。
顾客可以将自己对人生、世界的认知,情绪与情感的体验,以及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融入对产品、购买行为以及消费方式的选择中,形成需求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而这些变化仅通过一些销售数据和常用市场调查很难预测,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了解顾客真正需求的有效途径。
2.2.2对价值链的影响价值链是企业创造价值的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从零部件供应商获取基本原材料到把最终产品交付到终极用户手中的全部活动。
制造企业的价值链由两种价值活动构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基本活动包括采购后勤、销售后勤、营销和服务。
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信息系统、法律服务以及财务管理等。
[2]不同的制造企业由于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环节,比如运行良好的销售网络、实力雄厚的研发等,其价值链也存在很大差异,但基本活动都是类似的。
价值链是判断企业竞争优势并发现用以创造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方法的一项基本工具。
它并不是一些独立活动的综合,而是由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
价值活动是由价值链的内部联系联结起来的,基本活动之间、不同的支持活动之间、基本活动与支持活动之间存在着联系,这些联系是某一价值活动进行的方式和成本与另一活动之间的关系,竞争优势往往来源于这些联系。
联系不仅存在于企业价值链内部,而且存在于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之间,构成企业的外部价值链。
2.2.2.1提高了制造企业价值链的效率利用互联网,制造企业可以把客户订单及时提供给各生产部门和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商,使供应商降低成本、及时供货并缩减库存成本,也使企业与其供应商可以根据产量来协商搭配零部件和产成品的供需要求;企业利用在线系统检测销售量,准确的进行顾客的需求预测,在察觉购买者需求变动时及时调整自己和供应商的生产计划。
互联网信息的即时性及其数据共享和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将会进一步打破运营制度化。
降低营业费用。
在线商务经营[3]可以根据产量来协商搭配零部件和产成品的供需要求;企业利用在线系统检测销售量,准确的进行顾客的需求预测,在察觉购买者需求变动时及时调整自己和供应商的生产计划。
客户订单与供应商的数据共享,以及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和制造控制系统的软件的应用使得客户订制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甚至有时还要低于大批量生产的成本。
这些软件的应用也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缩减了生产时间。
互联网信息的即时性及其数据共享和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将会进一步打破运营制度化、降低营业费用[4]。
整条支持办公的数据管理过程如订货过程等各种交易成本的管理过程将会变得更迅速、准确、并且可以减少文件处理和人力投入。
线上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了价值链效率。
2.2.3对收入模式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对企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使企业内部的各项生产和管理业务流程发生了彻底变化,使企业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环境下大大提高了各项经营活动的效率,从而节约了企业成本,一也影响了企业的收入来源和定价方式。
[5]2.2.3.1 对制造企业成本的影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降低了采购成本。
电子商务加快了社会流通,降低流通费用。
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通过电脑网络使信息低成本传播、商品选取、购买都可以在网上实现,电子化的支付也是实时的[6]。
由于可以得到商品销售的实时资料,商家只需要保持较少量的存货就可以满足需求,减少了存货中积压的资金,降低企业经济活动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信息的获得成本。
网络的特点是开放性和信息的共享性。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到接入网络的信息。
这种信息是跨地区或跨国界的,而且与传统的书面广告、传真、电话相比,其获取成本非常低。
信息获得成本的降低间接地减少了经济活动主体的经营成本,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
2.2.3.2 收入来源的改变商业模式分析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是确定企业收入的来源,制造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产品出售。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企业收入来源变得复杂多样[6],常常是几种经营方式的综合,如产品销售与服务提供、经营权的转让等相结合,以获得总体上获利的效果。
例如,汽车生产商通过收取在线汽车经销商的一定费用,允许后者通过其网站访问者销售保险获利;许多制造企业授权给销售商让其成为特许经营者。
随着经济的发展,顾客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从制造出售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
2.2.4对企业关系网络的影响2.2.4.1客户关系企业内部的一切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等,都依靠顾客的购买而取得实际成效。
因此,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不断了解顾客需求,不断对产品及服务进行改进,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
互联网对企业客户关系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使企业与客户之间产生一种互动的关系,极大的改善了客户服务质量,降低了企业的决策风险,企业与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分销商能更好的沟通,并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可以使企业准确地把握客户的需求,有利于对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网络中,消费者之间能够进行实时互动式、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的沟通交流,因此他们更容易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对产品及服务的评价。
从这些评价中,企业很容易了解他们的潜在需求,了解市场动态,从而改进企业现有产品,并创造生产新产品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同时,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在网上可以进行即时互动式沟通,及时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情况,这有助于企业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促进双方的密切关系。
第二,促使企业引入更先进的客户服务系统,从而提升客户服务。
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建立客户智能管理系统[7],用于收集和分析市场、销售、服务和整个企业的各类信息,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了解,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并降低客户流失的可能性。
此外,企业利用这种系统获取并分析与客户所有的交往历史,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认识客户,达到全局性销售预测目的。
并且服务人员就能马上响应客户的要求,使客户感到了企业对他的尊重和关怀,并对企业产生了信任,企业将来拓展了产品线或服务范围,客户会首先感兴趣。
第三章制造企业经营模式创新3.1 价值主张创新在互联网条件下,顾客需求不断发生变化,顾客范围也不断发生变化。
企业应根据这种变化重新定义顾客,选择新的细分顾客,提出相应的顾客价值主张,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顾客需求,获取潜在的利润。
企业重新定义顾客必须建立在对顾客需求的准确了解之上,仅仅依靠传统的市场调研、市场研究是不足够的,更重要的是跟顾客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对顾客需求进行动态的跟踪和反馈。
3.1.1 建立企业信息门户企业信息门户是指基于互联网和企业数据仓库,能够提供访问企业相关信息和支持企业网上开展业务的功能,面向企业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潜在客户,并具有安全、一致入口的应用系统。
利用企业信息门户能把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紧密地联系起来,把企业分散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内容整合到一起,实现共享,提供工作效率。
3.2 价值链创新互联网技术使价值链上的各环节透明度增强,企业对价值链上各活动增强了控制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活动范围的选择、活动收缩或延伸的选择等来优化价值链;也可以应用互联网进行业务流程改造、电子采购、网上营销等对价值链进行创新。
3.2.1 电子采购电子采购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网络为平台,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联系,并完成获得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活动[8]。
电子采购与传统采购相比能够降低企业的采购费用、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活动的灵活度、促进企业现代化。
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其上游主要是生产资料制造企业如矿山、化工、机械制造等;下游是消费品制造企业,如汽车、家电等。
因此,制造企业应当实施B2B的电子采购模式,即构建企业之间电子商务的运行环境,建立企业与企业间交互相连的结构。
3.3 收入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条件下,制造企业不仅通过销售产品获取收入,还通过提供服务或承包租赁等方式来获取收入。
不仅如此,随着制造企业销售渠道的变化,企业交易方式也出现了网上交易。
电子支付的新方式。
互联网使价格的比较变得更加容易,这将引导企业避免固定价格定价或可比价格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