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溪水利枢纽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送审稿)
一、工程概况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境内飞云江干流中游,界于东径119°47'-120°15 ',北纬27°36'-27°50'之间(不包括引水渠道),由珊溪水库和赵山渡引水工程两部分组成,是一个以城市供水和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和防洪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
珊溪水库坝址位于温州市文成县珊溪镇上游约1KM处的渔秀村附近,水库正常蓄水位142m,总库容18.24亿m3,为多年调节水库。
赵山渡引水工程渠首位于瑞安市龙湖镇上游的赵山渡,距珊溪水库坝址35KM;引水工程反调节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22m,总库容3414万m3,调节库容427万m3,为日调节水库。
引水工程输水总干渠长度13.364KM,设计输水流量36 m3/S;北干渠长19.102KM,输水流量24 m3/S;南干渠长度16.703KM,输水流量12 m3/S。
工程供水范围以飞云江为界分为南北两个供水区。
南供水区为赵山渡坝址以下飞云江南岸,可分为马屿平原供水区、瑞平平原供水区和鳌江平原供水区;北供水区为赵山渡坝址以下飞云江以北,分为陶山平原供水区和温瑞平原供水区。
二、划分原则:
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分级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
各级保护区应有明确的地理界线”。
因此,为有效保护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饮用水质,
应及时划定各级保护区的地理范围。
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应根据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并遵循以下原则:
(l)一级保护区的水域上、下游范围不小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带划定的范围,其上游侧边界至取水点的径向流程时间大于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衰减到期望的浓度水平所需的时间。
(2)一级保护区的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相应水域长,沿岸纵深不小于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带划定的范围。
(3)二级保护区上游侧边界大于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衰减到期望的浓度水平所需的距离。
(4)当面源为主要污染源时,二级保护区沿岸纵深范围,主要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的需要,通过分析地形、植被、土地利用、森林开发、地面径流的集水汇流特性、集水域范围等确定。
(5)当点源为主要污染源时,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应包括污废水排放区。
(6)水源保护区的边界不超流域界。
(7)保证取水口水质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1-1999)II类水质标准。
(8)水质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保护区内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划分方案
本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范围包括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集雨区范围以及赵
山渡引水工程输水渠道。
1、赵山渡引水工程输水渠道保护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九条“国家所有的水工程,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设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规定,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
珊溪供水工程输水系统包括输水隧洞、渡槽、倒虹吸、暗渠、节制闸和退水闸等。
隧洞的水质不能受外界干扰影响,输水系统的水源保护包括渡槽、倒虹吸、暗渠、节制闸和退水闸,尽管以上设施均为封闭式,但有可能受到外力破坏,因此划定输水渠系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为一级保护区:输水渠系管理范围为暗渠沿线砼渠身外侧5m地带、渡槽沿线墩脚外侧5m地带或水域,倒虹吸沿线管座外缘5m 地带,分水闸两侧边墩翼墙外侧25 m宽地带;保护范围为暗渠、渡槽、倒虹吸管理范围以外20 m 宽地带,分水闸管理范围以外25 m地带。
输水渠系管理范围内禁止从事农业耕作和兴建任何建(构)筑物,应种植防护林;保护范围内可以从事正常的生产活动,但不得从事危及工程安全、破坏输水工程设施和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活动。
2、集雨区范围各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
(1)一级保护区
赵山渡水库坝址到峃口大桥处的水域及其两岸纵深200米范围以内的陆域。
(2)二级保护区
珊溪水库水域及其正常蓄水位以上第一道山脊以内陆域(最小纵深不小于50米)。
飞云江干流:峃口大桥至珊溪水库坝址河段水域及其两岸纵
深50米范围以内的陆域。
飞云江支流:泗溪与飞云江干流交汇处至上游官渡桥(大峃镇下游约4.3公里)处河段水域及其两岸纵深50米范围以内的陆域;玉泉溪与赵山渡水库交汇处至上游金埠大桥(玉泉溪与东溪交汇处,玉壶镇下游约2公里)河段水域及其两岸纵深50米范围以内的陆域,(3)准保护区
除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的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集雨区范围均为准保护区。
四、各级保护区的水质保护目标。
根据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结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飞云江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确定。
1、一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不得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II类水质标准。
2、二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的水质不得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III类水标准,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飞云江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规定水质保护目标优于III类的河段,按原划分方案执行。
3、准保护区
准保护区的水质不得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III类水标准,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飞云江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规定水质保护目标优于III类的河段,按原划分方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