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信息系统作业1

物流信息系统作业1

案例:中国远洋物流公司2002年,第一家冠以“中国”字样的物流企业——中国远洋物流公司(COSCO LOGISTICS,下称中远物流)成立,它以中远集团(下称中远)广泛、丰富的物流资源和历史悠长的航运业背景倍受人们关注,其规模、资源优势以及中远将物流作为主要核心业务之一的战略考虑皆表明一个现代物流巨人正向我们走来。

对于中远物流,如果其庞大的物流资源如一艘装备精良的巨轮,那么,集成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便是巨轮可以顺利前行的“航道”。

纵观中远物流的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感受,巨人的威力正伴随其信息“航道”的开辟而日增。

信息杠杆连接起管理和业务中远物流由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的物流资源及其操作体系和中国外轮代理公司重组而成。

1961年成立的中远集团,是中国第一家国际海运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船王”。

由于传统远洋运输业务竞争日益激烈,而且对国际经济的波动尤为敏感,行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自1998年以来,中远开始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和丰富的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增值服务。

中远物流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中远物流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了300多个业务网点,形成了功能齐全的网络系统;拥有营运车辆1222辆,其中集卡车850多辆,物流车339辆(配备GPS系统的为94辆),大件运输车32组;仓库和堆场154万平方米;拥有6条集装箱专列;同时,中远物流还有一支在物流和船舶代理业务方面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

中远物流拥有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服务运作网络实体。

众所周知,现代物流一个重要特征是管理过程集成化,强调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使每一项物流业务、每一笔服务营收都在系统中枢的掌握和控制之下,以确保物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

物流企业要和相关企业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以确保企业间协作的顺利进行,信息流与物流是同步统一的,两者分离无法实现物流效率化。

因而,对中远物流而言,立足现代物流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建立有效的物流信息系统。

中远物流信息技术部张宇总经理形象地将中远物流的管理、信息服务和业务比作一个哑铃的组成部分,管理和业务是哑铃的两端。

相对中远物流的管理和业务,信息服务就更像哑铃中间的杆,哑铃两端重,杆必须能支撑他们,还要扮演好两者间的桥梁作用。

中远物流的信息“航道”如何开辟呢?既然物流信息化是行业的竞争基础,企业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去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呢?是一步到位的购买最新的信息系统产品,还是自己投入资金、以最低的成本去开发,不同发展阶段的物流企业应该做出不同的选择。

在选择信息系统时,适合自己企业的现状远远比先进性重要的多。

对于中小物流企业,如何规范自己的运作,如何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应该走在企业信息化的前面。

因为规范的运作、良好的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也是企业信息化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航道”以“”为起点“”网站是中物的物流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仓库管理、汽运调度、船舶代理和货运四个独立的主要业务系统。

系统建设基于Sybase公司的EP解决方案。

目前,“” 已实现的功能如下(1)订单管理;(2)广域范围内多个仓库内部管理及库存查询、出入库查询;(3)广域范围内多个车队内部管理及全国范围内车辆动态查询;(4)全国范围内舱位预配处理和控制;(5)全国范围内网上订舱、空车配载;(6)网上货运保险服务;“”以Internet为媒介,借助网站集成的“网上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网上汽运调度信息系统”和“网上订舱信息系统”、“网上结算”等功能,它为中远物流的客户提供了便捷的网上物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并为物流项目的开发和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通过“”网上仓库系统,无论货物是否存放在不同的仓库,客户都可以随时上网查询库存,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关于货物分拨、配送等其他服务要求,这为客户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手段。

客户还可以在网上委托中远物流安排公路汽车货运,上网查询货物运输实时情况,通过GPS系统了解货物的一举一动,对于车队管理人员,同样可以上网实现车辆计划安排、调度跟踪,掌握车辆实时状态。

而客户货物运送的准确性由于网上汽车调度系统与中远物流车队相互配合得到大幅提高。

通过Internet,中远物流的客户可以直接使用“”网上预订舱位功能,预订船舶舱位,而无须跑到具体办理地点办理手续网站还准备集成风险管理功能。

因为货物在物流活动中的风险客观存在,中远物流与保险公司共同开拓了物流保险服务,他们根据客户的具体需要量身定做物流保险方案,以提供全面的物流保险服务。

通过即将开通的网上保险服务,客户就可以在“”网站上办理保险业务,尽量避免在国际国内贸易、货物进出口运输方面的意外损失。

“”物流平台为中远物流的集成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奠基性的一步。

它使中远物流与客户的交流不受时间和地理的限制,并为中远物流的客户带来更优更廉价的服务。

同时“”所代表的现代物流运作方式为许多中远物流客户所看重。

除了“”物流平台,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中远物流目前的信息系统对外分为三个企业门户。

一个就是“”物流网;二是“”企业门户,主要供内部物流管理兼具对外宣传功能;第三个就是主理船代业务的网站“”。

据张宇介绍,中远物流的三个企业门户是为不同的客户服务目的而设立,其实三个门户的后台数据和应用系统都基于集中式管理模式。

这样的设计框架既利于管理和维护,又照顾了不同的应用需要。

三驾“马车”推动中远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远物流的信息系统前期更多地是将注意力投入到客户界面上,后期则将在继续完善外部应用的基础上,加强后台的系统建设。

将现在各分散网点的数据集中便是首要的任务之一。

集中的数据必然为提高中远物流的决策效率和业务处理效率提供先决条件。

然而面对规模庞大、业务逐渐复杂的业务和管理需求,一个配套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可谓路途艰难。

管理、业务的规模和变化、信息技术的急剧发展以及IT人员的快速流动对任何一个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都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管理和信息系统是一对矛盾;业务与技术是一对矛盾;新技术应用与实用性也是一对矛盾。

对于物流企业,信息流与物流共生,也就意味着,好的物流企业需要有一套好的方法解决矛盾。

在中远物流,张宇的总结恰恰道出了打开通途的秘诀:“业务驱动”+“IT拉动”+“务实原则”=“中物信息流”其中,业务驱动——中远物流强大的业务发展驱动力;IT拉动——与国际知名IT企业紧密的业务联系使中物可以及时引入IT 新理念;务实原则——“”物流网的实施经验使中远物流能够以务实的原则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中远物流信息流——支撑中远物流提供从工厂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服务。

中远物流成立以后,在业务方面,将在建立完整的网上货运服务基础上,建立船代数据中心,强化中远物流的客户服务水平,拓宽中远物流的服务范围和收入渠道。

为配合业务发展计划,“哑铃”的杠杆必须加强,因此完善现代物流应用系统势在必行。

中远物流一方面着手完善“”物流网,为一般客户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

建立以北京物流总部为中心,覆盖八个区域公司的中远物流专网,逐步将“”物流平台建设成为中远物流业务操作、项目管理、客户服务及应用服务的公共信息平台。

物流系统的另一个重点应用就是开发个性化物流信息系统,为重点大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中远物流已经开始为厦华三宝电脑、厦华手机、百事可乐、本溪钢铁、上海通用汽车提供物流信息服务,并且正在为安泰达(科龙、小天鹅)物流项目实施物流信息系统。

到系统功能完善时,“”对内将成为中远物流的管理操作平台,对外作为第三方物流客户的信息服务和应用平台,另外还可作为其他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浅析:中国远洋物流公司的成功是物流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价值的最好体现,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拥有高科技的世界。

跟上时代的脚步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尽力做到的。

同样,一个企业要想在有众多同行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对于行业内最新的发展情况就必须了解并且保持在行业的前端。

要做到这些,企业在关注自身发展状况同时,更要关注竞争者的动态,还要注意创新。

显然,中国远洋物流公司就是这样的一个公司。

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经过不断努力得来的。

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

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落后已成为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中小物流企业如何突破这一发展瓶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小物流企业正面临着信息化盲区的困境。

众多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不具备整体实施信息化的条件,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专家们在2006年底,实地调查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部地区等10个省区市30多家企业,形成《关于我国现代物流情况的调研报告》。

报告中提到“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在北京市,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18.3%。

”在硬件上,许多中小物流企业也就是配备了一台或两台电脑,大多用于财务处理或数据存储,其它应用很少,也没有必要配备服务器。

还有很多中小物流企业依靠电话和手工方式完成业务处理,更不用说应用具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了。

物流信息化的价值近年来,中国的物流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物流行业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物流企业竞争的焦点从物成本的竞争逐渐演变到满足顾客个性化的要求。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降低人力和各种资源的消耗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顾客也需要更快的物流处理速度和能力,满足市场多变的需求。

同时,随着物流行业的竞争加剧,如何跳出日趋惨烈的恶性竞争也成为物流企业关注的核心。

在客户需要、物流企业又急于寻找出路的背景下,物流企业信息化已然成为一种无法逆转的趋势。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依靠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可以实现商品全程监控、可视化管理,降低牛鞭效应,增强企业的反映能力。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通过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在物流行业中的竞争力,赢得客户和市场。

很多成功的案例说明了这一点,宝供集团借助于自己开发的TOM系统赢得了诸如宝洁、联合利华、三星等优质客户;UPS借助于自己开发的DIAD(DeliveryInformationAcquisitionDevice)系统和包裹跟踪系统实现了全球的竞争。

当然,在上述两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贯穿了很多其他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使用,例如宝供集团购买了EXE仓储管理软件,在三星的产品存储区应用了RF系统,以及前段时间对于RFID技术的关注与试点,都是企业持续不断的加强与完善自身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