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领导机关转发下级来文来函,对其文函有所说明、评议或要求时,就在文函前面以‚按(按语)……‛的形式加写一段文字,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公文按语。
多用天通报、简报、调查报告、经验介绍和转发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人民群从众来信。
按照:依据照办,表示某项公务是依据某一要求办理的。
如:‚按照市委的要求,开展了‘反盗窃’的宣传活动。
‛颁布:公布、发布。
多出现在命令、令等指令性文体中,用以公布条例、规定、守则、办法、制度等法规性文件。
例如《关于颁布〈公路管理暂行办法〉的令》。
:背景:主要指问题的原委和问题的提出。
必须:言明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属指令性中吻,以示只得这样,不得违反。
多用于通知、通报、指示、命令等指令性文体的主张部分,例如:‚必须坚决执行国务院关于……的规定‛部署:安排部署,多用以表示某一重要工作已经做了传达贯彻和安排布臵,如‚接到中办发[2000]57号文件后,我们及时向下做了部署‛。
参照:表示某些做法有可借鉴之处,希望别人加以参考与仿照,此语用于上级批转下级来文时的结尾处,与执行相连一并使用,例如:‚现将***(下级机关)《关于***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呈请:向上级呈报请示事宜。
例如‚此题事关重大,将我们的意见呈请上级批准后再予以答复。
‛承蒙:得到的意思。
多用于便函的结尾用语,例如:‚承蒙贵校大力协助,特表示谢意。
‛此复:指答复给你这些内容,主要用于批复和复函的结尾,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复‛。
此令:指令这些内空,主要用于命令、令的结尾,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令‛。
存查:保存起来,以备查阅。
第一手材料:指通过调查和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直接材料。
段旨:即段落的中心内容。
对:公文中常用的介词之一,主要用以表明对象、范围。
例如:‚对因上当受骗而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必须追究其领导的责任。
‛对于:公文中常用的介词之一,主要用于表明对象、范围。
例如:‚各级政法部门,对于那些重大投机诈骗分子,一定要依法从严从重惩处。
‛( _发布:公开发表、宣布。
公文写作中多用于命令、令、指示及各种法规(如条例、规定等)的前面,从而组成动宾结构。
防止:防范住。
公文中的祈使用语。
多用于指示、通知的今后意见和要求部分及‚灾害‛、‚事故‛、‚案件‛的发生等词语前面。
如:‚坚决防止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
‛&分块式:公文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即全篇公文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的上面正中标有汉字书写的数码,例如:‚一‛、‚(一)‛。
分列小标题式:公文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即全篇公文划分为几大部分,每一部分的上面正中有一个反映段旨的小标题。
分条式:亦称分条标项式。
公文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即依其公文内容,按序分成若干条项,并以数码标明之。
该:用以表示对象,指某人或某一事物,多用于对文件的批示用语,例如:‚该文所提意见比较不错,可试行‛。
根据(依据):来源、出处。
多用于公文的开头,以交代制作本公文是根据上级的什么指示,什么政策要求或下边的什么实际情况。
公布:公开发布。
公文写作中多用于决定、决议、令的前面组成动宾结构。
公文逻辑:指写作公文,从用词到成篇,都有逻辑的问题,不合逻辑的公文,会以讹传讹,贻误工作。
公文写作中讲的逻辑,主要是指逻辑思维规律,即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正确地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规律。
公务:有关国家和集体的管理事务。
公文是完成公务管理的文字工具,故称‚公务文书‛。
关于:公文标题写作常用的一个介词,与‚事由‛合成一个介词结构。
该介词结构的前面加制文机关名称,后面加文种名称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公文标题。
例如:《教育部关于****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的报告》、《**市公安局关于对枪支进行清理登记的通知》。
贵在直笔:即直截了当地表达内容,公文写作提倡直笔。
核示:审核指示。
报告结尾用语的一种,例如:‚以上报告请核示。
‛即日起:从今天开始。
多用于布告、通告、令、命令、决定及法规性文件(如条例、规定等)末尾处,与‚生效‛相连用以表明本文件从今天起开始具有法定的权威效力。
简缩:公文写作的名法特点之一。
公文写作常使用一些高度简化紧缩的句式,这种句式是在原来句式的基础上重新加以概括,以达到简化。
如‚三八作风‛、‚五讲四美‛等。
鉴于:考虑到的意思。
主要用于表明事情的原因,类似‚由于‛。
例如:‚鉴于此项工作经过试点已摸索到一些经验,故可在全市普遍展开。
‛接洽:接待商洽。
大都是用于联系事务便函的末尾处:‚现派我局同场前去联系,请接洽为荷。
‛;届时:到时(候)。
例如:‚**区成人教育展览会定于 7月10日上午8点在大剧场举行开幕式,请您届时参加。
‛禁止:不准。
公文中的祈使用语。
多用于指示、通知的今后意见和要求部分。
例如:‚严格禁党政干部在工资和机关集体福利以外获取不正当的收入。
‛开端:公文的开头部分。
开门见山:比哈起草公文要单刀直入,直接揭示主题。
可行:可以、同意。
一是用于批示文件,表示同意。
例如:‚该文件所提意见可行。
‛二是用于请求上级予以批转的文件结尾,例如:‚以上如认为可行,请批转有关部门执行。
‛例行报告:按规定定期履行上报的书面报告。
如工作月、周报、日报等,这类报告大都用于非常紧急时期(如遇有战争或重大灾害的时候)隶属:附属、归属,领导关系。
多用于解释公文的行文知系。
例如:‚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的属机关之间来往文件为平行文。
‛莅临:到临的意思,多用于请柬,如:‚9月5日上午8时,我厂将举行建厂十周年庆祝活动,敬请您临指导。
‛了:助词,公文中常用带‚了‛的句式,以此表示某项事情的完成时态。
例如:‚挖出了一批隐藏较深的型事犯罪分子‛、‚增强了法制观念‛、‚开展了增产节约的宣传教育工作‛。
明文:明确的文字。
例如:‚严禁挥霍公款到处旅游,这在中央的文件中已有明文规定。
‛拟:打算、想的意思。
多用于阅文写拟办意见时使用的一种敬语,如某局办公室主任阅文所写的初步意见是:‚拟同意,请局长核示。
‛[拟定:起草。
例如:‚我们正在拟定今年的工作计划。
‛批示:给以文字指示,指上级对下级的的请示给以明确的文字答复。
下级向上级的请示结尾,也多使用此词。
例如:‚上述意见可否请批示。
‛篇段合一式:公文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即一篇只有一段也即一段是一篇公文,为篇段合一式。
篇前撮要:篇即篇头,撮是文字简短,要即要领、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基本内容。
意思是指在一篇文章的开头处,用简明的语言,把文章结论、总的观点、中心内容加以概括表达出来。
篇旨:全篇公文的主旨。
歧义:指某一语方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而这两种以上的理解都是允许的。
起草:指写公文的原稿。
请予:请给以的意思。
属请求性用语:‚上述意见可还请予核示。
‛省略句式:公文写作的句法特点之一。
在公文写作中省略一些可以省略的名子成分,以其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施行:付之实施、执行。
多用于法规性文件的‚附则‛末尾,与时间结合用以表明文件的时效。
例如:‚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定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
时效性:指任何一份文件都具有一定的时效。
时效的产生,除文件明确生效的时间外,所有文件都以成文日期为生效时间。
事由:指一篇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试行:试验性的办理。
一些目前先行办理,执行一段时间后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改的文件(主要指工作计划、方案、办法及避暂时性的规定等),要标题后面加()注明‚试行‛二字。
是:肯定,属判断词。
公文中多用‚是‛以表示肯定判断。
例如:‚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如开这次会议是完全必要的。
‛收悉:收到、知道。
多用于复函的开头,例如:‚****年 4月1日你局来函收悉。
经研究,同意……‛受命写作:公文写作特点之一,指遵命撰写文件。
思路:写公方思考的线索,是作者对客观世界如何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
7特此:特地在这里,一是常用通知、‚三告‛(公布、布告、通告)、‚三令‛(令、命令、指令)、决定等指令告知性文种的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如:‚特此命令如下:‛、‚特此布告如下:‛;二是用于报告、通知的结尾,例如:‚特此报告‛、‚特此通知‛。
特:特地。
通常用于公文的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句,例如:‚特通知如下:‛、‚特决定如下:‛、‚特作如下决议:‛等。
提前句式:公文写作的句法特点之一。
在公文中有一种由‚将‛字所构成的第十宾语提前句式,称为‚提前句式‛。
比如批转、转发文件时,一般采取提前句式,即把被批转、转发的文件名称提到‚现将‛之后(例如现将省委《关于加强信息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研究处理),以起到良好的修辞效果。
如果不采取‚提前‛,上面这段话的写法是:‚现转发给你们省委《关天加强信息工作的通知》,请研究办理‛,这段文字就显得平淡。
条款:公条列项,法规性文件分条列举的项目,如第一条第二款。
(条文:法规文件所列的条目。
妥否:是否妥当,正确与否。
多与‚请批示‛连接在一起,组成:‚妥否,请批示‛,作为请示的惯用结尾用语。
望即:希望立即。
多用于下行文,属期望性用语,例如:‚接此通知后,望即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
……‛为:公文中常用的介词之一。
用以表明制文的目的、原因。
多在公文的开头处使用,放在某一句子前面以构成目的句。
例如:‚为保障民用航空的安全,防止劫持、破坏民航飞机和破趟民用航究设备事件的发生。
……特通知如下:‛为荷:带有感谢的意思,信函的结尾用语。
为了:公文中常用的介词之一。
与‚为‛的使用相同。
例如:‚为了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制定本条例。
‛为要:是必要的。
公文中的期望性用语,多用于行文的末尾处。
例如:‚各单位对此决定的贯彻,不准打折扣,应原原本本地传给群众为要。
‛文风:是公文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文章的作风。
优良文风的基本特征,就是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指出的‚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文约事丰: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含意,它是使公文达到方简意明的主要手段。
文种:指对具体的公文,按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种类,并为每种公文规定了固定的名称,即文种的名称,简称文种。
务必:必须、一定。
主要用于下行文,属指令性用语。
例如:‚务必认真贯彻执行‛、‚务必参加会议‛。
现将:此刻和把的意思,属公文中常用的介词之一,公文写作中使用该词,一是用以表明对象,如批转、转发(或颁发、印发)性的通知、通报,其开头的表态用语处通常使用‚现将‛一词,例如:‚现将国务院《关于制止商品流通中不正之风的通知》转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是用于过渡,多在上行文及总结、计划中使用。
例如:‛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报告如下‚。
校对:公文印制过程的程序之一,是保证公文印制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般包括:毛校、初校、二校、三校、核红等行文:指的是一个单位给对方单位行文。
严禁:严格禁止。
其意与‚禁止‚一词基本相同,只是语气更加严格、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