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为了在发生质量异常时,正确采取措施,迅速处理问
题,并防止再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2.1. 本制度适用于原粮采购,生产过程中出厂检验发现质量异常情况时。
2.2. 由质量管理部、生产,采购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执行。
3. 职责:
3.1. 总经理:审批本制度并监督本制度执行的效果
3.2. 质量部:
3.2.1. 质量部长:负责制定本制度,并对本制度的执行负责
3.2.2. 质检员:负责执行实施本制度
3.3. 车间:
3.3.1. 车间主任:负责推行、宣导监督本制度实施。
3.3.2. .班组长:负责落实和执行。
3.4. 技术部:负责监督落实和抽查。
3.5. 采购部:负责落实和执行。
4. 术语:质量异常的定义。
1.发现某指标偏差,且在一定范围内
5. 要求:
5.1. 生产过程质量异常处理原则
5.1.1. 当生产过程中出现批量性质量问题或不良率偏高时,应立即采取临时措施并填写“异常处理单”,作业员、检验员发现不合格品,依据检验规定予以标识区分或通知停止作业。
同时通知质量部负责人。
5.1.2. 填写异常处理单需注意: 1.非责任者不得填写。
2.客观、详细填写,尤其是一场内容以及临时采取的措施。
3.同一“异常处理单”在24小时内不得重复填写。
4.由责任单位进行确认。
5.1.3. 异常处理单发出单位,应主动跟催处理情形与处理结果,并将异常处理结果形成的文件整理归档,以作为质量反馈与改善的
资料。
5.1.4. 质量管理部设立管理簿登记,并判定责任单位,通知其妥善处理,无法判定时,会同有关单位判定。
5.1.5. 填写异常处理单需注意: 1.非责任者不得填写。
2.客观、详细填写,尤其是一场内容以及临时采取的措施。
3.同一《异常处理单》在24小时内不得重复填写。
4.由责任单位进行确认。
5.1.
6. 异常处理单发出单位,应主动跟催处理情形与处理结果,并将异常处理结果形成的文件整理归档,以作为质量反馈与改善的资料。
5.1.7. 质量部设立管理簿登记,并判定责任单位,通知其妥善处理,无法判定时,会同有关单位判定
5.2. 设立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的要求:
5.2.1. 质量部必需明确的在产品生产线建立质量控制点,并具备以下条件:
5.2.1.1. 明确标识
5.2.1.2. 为各种产品设产具体的质量控制目标
5.2.1.3. 为各项检验制定明确的作业指导书
5.2.1.4. .通过质量异常处理流程明确处理事项及其所使用的管理工具
5.3. 对生产过程质量进行监控的要求
5.3.1. 定时检查
5.3.2.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
5.4. 生产质量异常通知及其整改的要求
5.4.1. 质量部通知整改要求:质检员在发现并确认生产质量异常,并且不属于偶然情况的及时(10分钟内)开据《生产线质量异常通知单》(表1)通知所在生产班组进行排查和整改(5W2H)
5.4.2. 生产班组整改要求
5.4.3. .整改结果确认要求
5.4.4. .其它要求
5.5. .整改无效通知要求
5.5.1. 通知车间主任
5.5.2. 开据停产通知单及其处理的要求
5.5.3. 对受生产质量异常影响产品的处理要求
5.6. 生产质量异常处理流程:按《生产异常处理流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