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餐桌礼仪•进门后由领座员引导入座。
•试饮葡萄酒时,先端起酒杯,如味道极差,可拒绝试饮。
在饮料送来前将餐巾置於大腿。
•将餐单从头看一遍再点菜,可先叫饮料,再慢慢看。
•食用面包时,应用手指每次撕一小块。
•从外至里依次使用排好的刀叉。
•吃东西时切勿发出声音。
•闭着嘴咀嚼食物,勿使食物露出。
•吃有骨头的肉时,可以用手拿着吃。
若想吃得更优雅,还是用刀较好。
用叉子将整片肉固定(可将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再用刀沿骨头插人,把肉切开。
最好是边切边吃。
•吃面包可蘸调味汁,吃到连调味汁都不剩,是对厨师的礼貌。
注意不要把面包盘子“舔”得很干净,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面包,再蘸一点调味汁来吃,是雅观的作法。
•弄脏嘴巴时,一定要用餐巾擦拭,避免用自己的手帕。
用餐反摺的内侧来擦,而不是弄脏其正面。
手指洗过后也是用餐巾擦的。
若餐巾脏得厉害,请侍者重新更换一条。
•在一流餐厅里,客人除了吃以外,诸如倒酒、整理餐具、捡起掉在地上的刀叉等事,都应让侍者去做。
在国外,进餐时侍者会来问:“How is everything?如果没有问题,可用“Good来表达满意。
•在餐厅吃饭时就要享受美食和社交的乐趣,沉默地各吃各的会很奇怪。
但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也是极失礼的行为。
音量要小心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别影响到邻桌。
•中途离席时将餐巾放在椅子上万不得已要中途离席时,最好在上菜的空档,向同桌的人打声招呼,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再走,别打乱了整个吃饭的程序和气氛。
吃完饭后,只要将餐巾随意放在餐桌即可,不必特意叠整齐。
•上甜点之前,会送上一个大托盘,摆满数种乳酪、饼干和水果,挑多少种都可以,但以吃得下的范围为准。
用叉子和汤匙吃甜点上甜点时大都会附上汤匙和叉子。
冰淇淋之类的甜点容易滑动,可用叉子固定并集中,再放到汤匙里吃。
大块的水果可以切成一口的大小,再用叉子叉来吃。
•侍者会经常注意客人的需要。
若需要服务,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会马上过来。
如果对服务满意,想付小费时,可用签帐卡支付,即在帐单上写下含小费在内的总额再签名。
最后别忘记口头致谢。
有句格言:We eat to live ,not live to eat .意思是:我们为了生存而吃,不是为了吃而生存。
同中国一样,英美国家也习惯一日三餐。
早餐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是在早上七点半至八点半,午餐时间为中午十二点至两点,晚餐时间为七点至九点。
美国人没有下午四、五点钟喝午茶的习惯,而英国人则非在下午四、五点钟喝午茶不可,有时除了喝咖啡或热茶外,还要加上些蛋糕。
饼干等之类的东西。
早餐一般先吃水果或喝果汁,然后吃麦片粥,或谷类做的薄片加牛奶,再吃些鸡蛋、火腿、咸肉,有时还有烤面包。
午餐较简单,一般工作的人不回家吃午餐,有的带两片在家准备好的三明治,有的去快餐厅或餐馆简单吃一点食物。
晚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所谓正餐,通常指星期日、生日或特别的日子精心烹制的膳食。
大部分家庭在正餐前都换衣服。
正餐的菜肴因场合不同而不同。
一顿齐全的正餐顺序大致如下:一、开胃品:饮料、酒或水果。
二、汤:喝汤时有时加黄油和面包。
三、主菜:鱼、肉和蔬菜,还有土豆和米饭。
普通人一道主菜就够了,宴请时,最多也不过三、四个菜。
这和中国人花费许多时间去准备许多饭菜是完全不同的。
四、餐后食品:包括点心、水果、冰淇淋等。
五、最后一道是咖啡。
有些国家,如英国,在喝咖啡前还吃些饼干和乳酪。
英美等国人的饮食与中国人的饮食有许多不同之处。
他们喜欢吃生菜,即使肉类、鱼类食品也煮得很生。
肉中常常带血。
这也许与他们认为煮得太熟的食物会破坏其营养成分有关吧。
他们不喝热开水,而喝生水。
他们的自来水是绝对干净的。
在英语国家赴宴须知当你接到赴宴的请柬后若未及时回答对方你不能参加时,那就意味着你欣然接受了,那你就应当按照请柬上的时间、地点准时到达宴会场所。
就座时,要按照餐椅上的名字对号入座,为了出于礼貌,应让女士优先就座,不管认识不认识,男士都要为女士拉开椅子。
每个席位都摆放有一个餐盘,盘里放着三副刀叉( knife and fork )和几把汤匙( spoon ),两个酒杯,一块餐巾( napkin )和一只水杯。
主人( host / hostess )入座方表示宴会开始,客人( guest )才能进食用餐。
服务员上菜( serve the dish )时,往往是等客人吃完一道后再上另一道菜。
菜都是从左侧放进客人的餐盘的,每上一道菜,空盘子都得收走。
吃这道菜时应等桌上的人都到齐了才动刀叉或汤匙。
如果你不愿吃或者说吃不完某菜道菜,可将餐具摆在一块,收盘子的服务员自然会替你端走的。
喝汤时要注意用汤匙并最好不要弄出响声,若汤还滚烫也不要吹,等自然凉后再喝。
宴会结束时,应有礼貌地向主人、主人的朋友及其他与你谈话的人道别。
第二天,你应找适当机会对主人友好的邀请表示感谢,要给主人留下你吃是满意,过得高兴的印象。
家常便饭 home-made meal, homely meal, potluck咖啡馆,咖啡店 cafe coffee shop自助餐厅 self-service cafeteria账单 bill女招待员waitress 菜单menu 甜面包bun 米饭rice饺子 dumplings, jiaozi 稀饭 porridge 馒头 steamed bun 烧饼,烙饼griddle cake在西餐中英国菜恐怕很难与法国大餐和意大利 美食相提并论,而英国人又是出了名的爱“速食”, 这就更难让钟爱美食又同时有着悠久的 美食文化的中国人产生认同感。
可是,英国人注重饮食原材料的选择和 餐桌礼仪确是很少有哪个西方国家可以媲美的。
英国人注重礼仪恐怕是世界闻名的, 平日里“谢谢”和“对不起”是从不离口的,只要是觉得给别人造成了一点点的小麻烦, 即使是对方被你踩到了脚也会忙不迭地 跟你说“ Sorry! ”,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却是英国人的真实写照。
在餐厅,拿到菜单英国人会说“Thank you! ”,点了餐会说“Thankyou!”,上了菜会说“ Thank you! ”,拿到帐单会说“ Thank you! ”,就算他付钱给你的时候也会对你说饮食服务常用词语 饭、餐meal 早中饭brunch 晚餐supper 午茶 afternoon tea 点心 refreshment早餐 breakfast 午餐 lunch, luncheon 正餐dinner 快餐snack便宴 informal dinner 宴会 banquet 中餐 Chinese food 主食staple 饭店 restaurant 公共食堂canteen自动餐buffet 套菜 complete dinner 西餐 western food 副食 subsidiary food 餐厅 dining room 快餐厅snack bar男招待员waiter 食谱recipe 长方面包loaf 吐司toast 面条 noodles 通心粉macaroni 燕麦粥oatmeal 花卷 steamed roll“Thank you!”。
对于这样的“周到”,即使是出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恐怕也是很难适应的。
对于餐桌的礼仪英国人是很注重对孩子的从小培养,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餐桌礼仪教育”,希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同时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
所以在英国的餐厅里,你听不到有人大声吆喝着“服务员”或“小姐”,也听不到哪一桌子的人在那里高谈阔论。
相反,即使他们可能头一天就想好了今天吃什么,也会很耐心的看完菜单,然后静静的坐在那里等待服务生过来点菜;就算他们坐在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也会尽量用眼神或挥手同服务员沟通而尽可能避免发岀任何声音。
就餐时,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的用餐,悄悄的说话,甚至用微笑代替大笑,生怕打扰到周围的人。
当然,诸如喝汤不能发岀声音,要闭嘴咀嚼食物,而且一定要在食物咽下去之后才能开口说话这些传统西餐礼仪也都是英国餐桌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餐桌礼仪的几大部分1. 预约:在西方去饭店吃饭一般都要事先预约,在预约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说清楚,首先要说明人数和时间,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
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的和预算。
在预定时间到达,是基本的礼貌,有急事时要提前通知取消定位一定要道歉。
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高档西餐厅吃饭,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
去高档的西餐厅,男士要穿整洁;女士要穿晚礼服或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妆要稍重因为餐厅内的光线较暗,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进入餐厅时,男士应先开门,请女士进入,应请女士走在前面。
入座、点酒都应请女士来品尝和决定。
一般西餐厅的营业时间为中午11点半至下午、晚上6点半后开始晚餐,如果客人早到了可以先在酒吧喝点酒然后再进入主餐厅。
2. 就坐就坐后可以不急于点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服务生,他们一般都非常乐意回答你提岀的任何问题呢,若他们不是很清楚会问询餐厅经理或主厨。
就餐时间太早,中午11点或下午5点半就到了西餐厅、匆匆吃完就走、在餐桌上大谈生意、衣着不讲究、主菜吃的太慢影响下一道菜,或只点开胃菜不点主菜和甜点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高档西餐的开胃菜虽然份量很小,却很精致,值得慢慢品尝。
餐后可以选择甜点或奶酪、咖啡、茶等等,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小费习惯。
但是一定要多加赞美和表示感谢。
吃西餐在很大程序上讲是在吃情调:大理石的壁炉、熠熠闪光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缤纷的美酒,再加上人们优雅迷人的举止,这本身就是一幅动人的油画。
为了您在初尝西餐时举止更加娴熟,费些力气熟悉一下这些进餐礼仪,还是非常值得的。
就餐前不要随意摆弄餐桌上已经摆好的餐具。
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餐巾布可以用来擦嘴或擦手,要以对角线叠成三角形状,或平行叠成长方形状,污渍应全部擦在里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洁的。
离开席位时,即使是暂时离开,也应该取下餐布随意叠成方块或三角形放在盘侧或桌脚,最好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就坐时,身体要坐直,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也不要跷二郎腿,人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
3. 使用刀叉勺摆放规则:使用刀叉进餐时,由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一般情况下(左撇子可以反过来拿,但就餐完毕也要放按原位放回)左手持叉,右手持刀;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
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
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
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表示侍者可以将餐具撤走。
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
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做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以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子取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