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一、室外硬景施工技术规范1.1 施工样板及效果验收:所有铺装材料必须在现场进行至少1㎡的放样,在经甲方确认封样形式的质量及施工工艺后方能进行大面积的施工,并作为后续的验收标准。
1.2 硬景放线及场地放坡技术要求:1.2.1 铺装放线——需以硬质铺装区域中心点位或图纸特别注明的位置为放线起始点,以尽可能少的切割铺块作为标准。
1.2.2硬质景观放线——带弧度的道路、铺装分界需多设定位点,保证线性流畅无折角。
1.2.3 标高及排水——场地放坡的原则是保证建筑出入口,重要景观区域无积水,施工时原则上大标高按照标高图纸,细部节点的放坡及详细标高需要施工单位结合现场土建情况以及施工时的误差自行调节。
1.3石材铺装及饰面工程技术要求:1.3.1、基层技术要求:1.3.1.1砌筑体(包括各种墙体、挡墙、花池、水池等):(1).除特殊标注着外,均采用非粘土砖及M5水泥砂浆砌筑。
(2).围墙、种植池等砖砌体的下部,距室外地坪60mm处设防潮层一道。
采用1:2.5水泥砂浆内掺5%防水剂,抹20mm厚。
1.3.1.2铺装地面垫层(1)适用于人行道的地下一层地面需满足人行荷载。
除特殊标明外,100厚C20混凝土分仓浇捣,分仓缝间距4000-6000,缝宽10内填沥青砂,(2)适用室外停车场、广场、行车道等有汽车通行处的首层地面需满足车行荷载。
(3)伸缩缝做法符合《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的要求。
1.3.1.3基层施工质量要求(1)各层的坡度、厚度、标高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层的强度和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层结合应牢固。
(3)变形缝的宽度和位置、间缝隙的大小以及填缝的质量等应符合要求。
(4)不同类型面层的结合以及图案正确。
(5)各层表面对水平面或对设计坡度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mm,供排除液体用的带有坡度的面层应作泼水试验,以能排除液体为合格。
(6)各层厚度对设计厚度的偏差,在个别地方偏差不得大于该厚度的10%。
1.3.2面层技术要求:1.3.2.1工程中所选用的铺装和饰面样品在施工前须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审定,定样封存。
1.3.2.2地面铺装和墙面、水池、种植池饰面前施工单位须做好排板工作。
1.3.2.3地面铺地要求平整度好,准确达到竖向标高的要求,铺装面层石材缝隙均匀整齐,景观施工前应以铺装石材尺寸规格减去铺装间缝计算出实际石材下料规格。
1.3.2.4异形石材的加工要求准确达到设计图纸的放线弧度和细部要求。
1.3.2.5外露金属构件及金属制品,如金属柱、梁、钉等均应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道,醇酸调和漆两道,紧固件可选用不锈钢。
1.3.2.6铺装面层必须经设计方和甲方相关人员确认后方可施工。
道路路基做法(基层做法同总图条件图纸)。
1.3.2.8石材拼接——除特别注明以为:所有铺装材料饰面均为平接缝,无需特殊要求石材对缝拼接请严格按照图纸模数进行,保证铺装形式整齐性。
1.3.2.9所有石材在铺砌时需要适当调配水泥砂浆比例,凡是出现返碱现象一率作为不合格处理。
1.3.2.10材料完整性——所有铺装材料必须完整,无破损、裂缝以及缺角等现象。
1.3.2.11材料完成面的色彩保护——材料完成面如有水泥等污染,经清洁后发现原材料的色彩被漂白或者侵蚀,则必须更换材料,所有烧面材料在施工完毕并经清洁后,需涂抹封闭剂保护面层颜色。
1.3.2.12特殊铺装工艺——凡是涉及到特殊铺装的工艺,在施工之前需要对石材进行排版,尤其是类似碎拼等复杂做法的,一定需要做一块样板区域,待甲方确认后作为大面积施工标准。
1.3.2.13特殊线脚及压顶处理——用做拼接特殊线脚或者压顶造型的石材,需要至少2个临近的交接面为设计师要求的完成面,所有机切面不得直接外露。
1.3.2.14 井盖——管线综合图中需要明确标明每个地面井的井口标高,以便施工时及时查明与景观冲突的地方,一定不能出现井盖位置一半处在硬地上,另一半处在软景上。
1.3.2.15景观石材品种——所有同一石材必须由统一供货地同一批次供货,保证同一石材的色系及品质,杜绝同种石材色彩及质量上的偏差。
2.1金属构件技术要求:本工程所有露明金属均选用不锈钢材质2.1.1金属构件防锈——所有金属构件,除图纸特别注明以为,表面均需要进行热镀锌防腐处理。
2.1.2焊接缝处理——所有钢构件接口,除图纸特别注明外,均为满焊,所有金属构件的焊接缝必须经过打磨后才能按设计需要处理完成面。
2.1.3不锈钢材料或半成品进场,应按图纸、合同要求检验尺寸、壁厚等,并进行材料复试,检测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3.1景观水体施工——景观水体为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整体水池浇筑的时候,施工工艺要保证将来不出现开裂及漏水的情况出现。
3.1.1水景结构施工时要将各类管线进行预埋,按图纸要求放置预埋件,混凝土结构要确保不渗水。
3.1.2水景内铺贴要严格控制水平,以形成水景的最佳效果。
3.1.3水景铺贴勾缝要饱满,可采用刷防护剂(或采取水泥基防水涂刷)等措施防止石材返碱。
二、室外绿化苗木栽植技术规范4.1平整场地、栽种土壤的标准4.1.1 平整场地4.1.1.1根据设计图准确测量地面标高并放坡,对土地进行多次灌水沉降,并及时补足所沉降的土壤。
4.1.1.2平整场地时中心土表高于路沿石或挡墙,边沿土表低于路沿石或挡土墙3cm.4.1.1.3在种植土壤周边设置必要的排水沟,保持排水通畅、不积水。
4.1.1.4场地平整效果要求为:土型饱满不下陷,无明显沉降,坡度自然平缓。
4.1.2 种植土壤4.1.2.1按照城市园林绿化规范规定,在10cm以下,30cm以内平整绿化地面至设计坡道要求,平面绿化地平整度控制在2%~3%的坡度。
4.1.2.2种植或者播种前应当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措施。
4.1.2.3种植区现有土壤不适宜种植时,将表面土换为种植土,植物生长最低土层厚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园林植物种植的最低土层厚度:植被类型(土层厚度):草本花卉(30cm)草本地被(30cm)小灌木(45cm)大灌木(60cm)浅根乔木(90cm)深根乔木(150cm)。
4.1.2.4建筑地上的土壤含有建筑废土及其他有害成分,强酸性土、盐土、强碱土、盐碱土、重黏土、沙土等均应根据设计规定,采取客土或者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
4.1.2.5绿地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构筑地形,对草坪种植地、花卉种植地、播种地应施足肥,翻耕平耙细、去除杂物,坡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4.2种植穴、槽的要求:4.2.1种植穴、槽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的埋藏情况避免破坏。
4.2.2种植穴、槽的定点应符合以下要求:a. 种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位置必须准确,标记明显。
b.种植穴应明确标注中心位置,种植槽应标明边线。
c.行道树定点遇到障碍物影响株距时,应及时和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做适当调整。
4.2.3种植穴、槽的大小、深度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
穴、槽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规格应符合如下要求:针叶乔木类种植穴规格(cm):树高:种植穴深度:种植穴直径:土球大小:150 50-60 80-90 0-50150-250 80-90 100-110 70-80250-400 80-100 140-150 120-130400以上 120以上 180以上 150以上阔叶乔木类种植穴规格(cm):胸径:种植穴深度:种植穴直径:5-6 60-70 80-908-10 80-90 100-11015-16 90-100 150-16018-20 100-110 160-17025-26 110-120 170-18030以上 150以上 200以上花灌木类种植穴规格(cm):冠径:种植穴深度:种植穴直径:200 70-90 90-110100 60-70 70-90绿篱类类种植穴规格(cm):苗高:深度x宽:种植方式 : 单行:双行:50-80 40x40 40x60100-120 50x50 50x70120-150 60x60 60x804.2.4种植穴要求排水良好,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时在穴底铺10-15cm砂砾或设泄水管、盲沟或抬高地面以利排水。
4.2.5如种植土太贫瘠,则需在穴底施足充分的有机肥,回填20-30cm种植土。
4.2.6种植穴回填土应疏松肥沃,并在回填后立即灌水夯实,保证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
4.3苗木质量控制注意事项:苗木是园林绿化的物质基础,优质苗木是实现优良工程的基础,出圃的苗木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枝繁叶茂、冠形整齐、色泽正常、根系成熟、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等基本条件。
按照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常用苗木产品主要规格质量标准》(CJ/T34-91)及相关规范说明如下:4.3.1严格按苗木规格购苗。
选择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生长茁壮的苗木。
规格及形态符合设计要求。
乔木选择枝干健壮、形态优美的苗木、苗木移植严禁截枝、需全冠移植、乔木的分枝点不得少于4个。
树形特殊的树种,分枝必须有4层以上,灌木尽量选用容器苗,地苗尽量用假植苗,应保证移植根系完好,带好土球,包装结实牢固。
4.3.2所有树苗树冠应生长茂盛,分枝均衡美观,能充分个体的自然景观。
4.3.3行道树分枝点高度2.5m以上,高差不大于0.5m,枝下分枝高度高差小于0.5m,力求列植整齐划一。
4.3.4规则式种植的乔灌木,同种苗木的规格大小应统一。
4.3.5孤植树应选用种树姿态优美、造型奇特、冠形圆整耐看的优质苗木。
4.3.6丛植或群植的乔灌木同种或不同种树苗都应高低错落、充分体现自然生长的特点。
植后同种苗木相差50cm左右。
4.3.7整形装饰篱木规格大小一致,修剪整形观赏面应为圆滑曲线弧形,起伏有致。
4.3.8分层种植的灌木花带边缘轮廓线上,种植密度应大于规定密度,平面线型流畅,外缘成弧形,高低层次分明。
4.3.9棕榈科植物、开花乔木及主景观树在种植时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生长冠形。
4.3.10苗木表中规定的冠幅,是指乔木修剪小枝后,大枝的分枝最低幅度或灌木的叶冠幅。
只伸出外面的2-3个单枝不在冠幅所指范围内。
乔木应尽量多留些枝叶。
4.3.11露地栽培的花卉应符合下列要求:a.一、二年生花卉,分枝不应少于3-4个,叶簇健壮、色泽明亮。
b.根宿花卉,根系必须保证完整,无腐烂变质。
c.球根花卉,根茎应茁壮,无损伤,幼芽饱满。
d.观叶花卉,叶子应鲜艳,叶簇丰满。
e.栽铺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3cm。
4.4苗木种植注意事项:4.4.1苗木种植: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应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并对树冠进行适时修剪,保证地上地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