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清远更临川)))论汤显祖的廉政意识u范绎民(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办公室,江西抚州344000))摘要:汤显祖的廉政意识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不满/贿嘱附势0之类的不正之风;二是赞扬/惟有直如丝0的清廉官吏;三是以/万物惟清为贵0为出发点的廉洁自律。
汤显祖的廉政意识中体现出来的鲜明的褒贬倾向及廉洁自律的风范,在今天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汤显祖;廉政意识;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79(2000)04-0029-04汤显祖于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后,开始踏上了从政之路,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辞官归里。
从时间上看,他真正的从政活动不满十五年;从政绩上看,他则达到了封建社会循吏的要求。
如他在任浙江遂昌知县五年期间,/用古循吏治邑0[1] (P2586),/一时醇吏声为两浙冠0[1](P2582)。
对于汤显祖的从政活动及政绩,不少学者均有论述。
然而,笔者发现,对汤显祖的廉政意识,历来只有零散的、不完整的涉及,这一现象,对于全面深入地研究汤显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较大的不足。
笔者对汤显祖的著述粗加浏览之后,今将其中蕴含的廉政意识归结于三个主要方面,现简述如下。
一、不满/贿嘱附势0之类的不正之风汤显祖对不正之风的不满,首先表现在他对贪官污吏的揭露。
汤显祖的一生,经历了明王朝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朝代。
汤显祖生活的时代,明王朝已是江河日下,统治集团从皇帝到官吏,其腐败与贪婪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如万历皇帝朱翊钧,因为大量搜求珠宝,使珠宝价格增加二十倍,不少正直的大臣公开进行劝谏。
如汤显祖的好友、时任凤阳巡抚李三才奏称,/陛下病源则在溺志货财0[2](卷二三二5李三才传6),户部给事中田大益说,/陛下以金钱珠玉为命脉0[3](卷二三七5田大益传6)。
对于当朝皇帝的贪财好货,汤显祖并非不知情,他出于政治上的因素,虽然不好直接点名批评,但他在5牡丹亭6中却描写了宋高宗在强虏压境时仍一心追求珍宝的荒唐行为,并塑造出一个因搜求珠宝而得宠的/钦差识宝大臣0苗舜宾,以此来曲折地表示不满。
然而,对于朝廷中的贪官污吏,汤显祖则是予以无情的揭露。
如他在其著名的5论辅臣疏6一文中,就对当时的吏科给事中杨文举借督理荒政之际而贪财受贿之事以及其他地方官员贪污行贿的行动表示强烈的不满。
他激愤地说:至于言官中贿嘱附势,盛作不忠之事,躐窃富贵者,往往而是。
,,文举所过辄受大小官吏公私之金无算。
夫所过督抚司道郡县,取之足矣,所未过郡县,亦风历而取之。
,,夫前所贿赂宴贵数万金者,岂诸臣取诸其家蓄而与之哉?正是刻掠饥民之膏余,攒那赈帑之派数,以相支持过送,买其无唇舌而已。
,,文举之贪,苏徽二郡人士皆能言之。
正因为这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朝廷贪官污吏的现实,又间接批评了万历皇帝的昏聩不明,使汤显祖/直声满天下0[5](P10),而汤显祖也因此被贬官徐闻。
又如,在5南柯梦6中的府幕录事官,汤显祖将第33卷第4期2000年11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x 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33No.4Nov.2000u收稿日期:2000-10-12作者简介:范绎民(1948-),男,江西进贤人,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
之作为一个典型的贪污犯来描写。
这个人/为官只是赌身强,板障。
文书批点不成行,混帐。
权官掌印坐黄堂,旺相。
勾他纸赎与钱粮,一抢。
0与官场一样,科场也存在贪污行贿的事实。
在封建时代,一般正派士子想挤入官僚阶层十分困难,但如果有裙带关系或行贿,则可很快达到目的。
如汤显祖在5邯郸梦6第六出5赠试6和第七出5夺元6中,对卢生夫妻以金钱引动权贵的前因后果作了很好的揭示。
卢生认为自己读了不少诗书,但/交游不多,才名未广0,对科举无把握,而其妻崔氏则直言/奴家四门亲戚都在要津0,只要卢生进京后去拜访他们,打好招呼,她/再着一家兄(金钱)相帮引进,取状元如反掌耳0。
后来,果然/则这黄金买身贵0,卢生高中状元。
汤显祖为之慨叹道:/开元天子重贤才,开元通宝是钱财。
若道文章空使得,状元曾值几文来?0再如,在5紫钗记6第二十二出5权嗔计贬6中,汤显祖描写了权奸卢太尉借科举而广开贿赂之门。
/剑履下朝堂,平步星辰上。
春风桃李遍门墙,敢有一枝儿直强!0这段唱词,道破了卢太尉的贪婪专横。
陇西才子李益,因为对卢太尉没有任何/直强(拜谒送礼)0的表现,故此后来中了状元也遭排斥。
在这些句段中,汤显祖虽然没有直接写科场官员如何受贿,但是却较好地借文学作品揭示了贪官污吏们的丑恶嘴脸,从另一个侧面强烈宣泄了自己对贪官污吏的愤慨之情。
当然,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除了贪官污吏之外,还有许多不正之风,不少敢于直言者对此都能大胆进谏,但却被贬谪,明代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汤显祖不仅自己能够以/慷慨之声0[4](P213)大胆进谏,而且对其他因直言反对不正之风而忤权贵且遭贬谪或致仕的同时代官员,也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种同情在他的诗文中有极为鲜明的显现。
如,万历五年(1577)十月,张居正父丧夺情,吉服视事,编修吴中行、检讨赵用贤因星变陈言,刑部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合疏劾张居正。
中行等四人同时受杖,罢黜谪戍有差。
时邹元标观刑部,视四人杖毕而疏上,却因此也被杖且谪贵州都匀。
此事对当时尚年轻的汤显祖印象极深,他直到入仕后还念念不忘,在万历十二年(1584)所写的5赠邹南留都六首6之二中还表达了他的不平和同情:/销心三辅豪,殒气诸州彦。
0又如,万历八年(1580)闰四月,南京吏部尚书赵锦因忤张居正被科臣费尚伊所劾,随之乞休致仕。
当时还未入仕的汤显祖对此深表同情,写下了5送南太宰赵公致仕归余姚6一诗,诗云:/凤德咸尊岳,鸿轩忽丽天。
,,疏谢宁标节,敦留是惜贤。
0再如,万历十一年(1584),御史谭岳南(希思)因查阁中/丝纶簿0一事被谪,刚入仕不久的汤显祖也实感不平,写下了5送谭侍御归茶陵6一诗,其小序云:/侍御疏,阁中故有丝纶簿,为大王当窃去。
解王当,诏旨切责,问出何记。
御史台为言,竟谪归。
0一个/竟0字,流露出汤显祖内心的不平之慨。
二、赞扬/惟有直如丝0清廉官吏汤显祖一方面是对/贿嘱附势0之类不正之风表示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则是对清廉官吏予以较多的推崇和赞扬。
汤显祖一生交游广泛,无论是朝廷重臣或一般官员,还是名士儒生或伶人民女,只要是清廉正直之士,他都愿意同他们成为朋友和知己。
汤显祖在他的亲身经历中,认识到/仕宦向来多曲折,君心惟有直如丝0[1](P190)。
汤显祖在其诗文中,以相当多的篇幅提到了与各阶层人士的交游往来,其中有不少是赞扬朋友的治政业绩和清廉品格。
例如,万历二十三年、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以浙江遂昌知县赴北京上计,得与山东滕县知县赵邦清(字仲一,后迁吏部主事)两度相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赵仲一的政治态度颇与汤显祖相同,其被斥亦同。
汤显祖与赵/心有灵犀一点通0,因此对赵的人品、政绩、文章等都十分佩服,他的文集中,多次直接赞扬或谈及赵仲一的文章就有5滕赵仲一生祠记序6、5赵仲一鹤唳草序6、5滕侯赵仲一实政录序6、5赵子瞑眩录序6、5赵仲一乡行录序6、5寿赵仲一母太夫人八十二岁序6、5赵乾所梦遇仙记序6等文及尺牍5复滕侯赵仲一6,并有5以歌代书答赵仲一6、5奉寄赵仲一真宁并问达师6、5寄赵仲一吏部真宁。
仲一居常推尊某公师父不去口。
失官归窘甚。
其师父嗔责其负,至属仲一子头创竟寸。
县官因而恶之。
书来云欲来过我与吴继疏君同住,答之6等诗。
汤显祖认为/邦清吾友如其清0[1](P621),并赞/赵君仲一治滕,伟容干,精吏事,廉而有威0[1](P1093),/好礼下士,与人呕呕如也0[1](P1090);赵仲一执法严明,/罚必而先贵,故民不犯0,他本人因/衣褐食稗,而宫馆驰传,俎豆咏歌之节,必明以清,故民俭而知礼0[1](P1091)。
这里,再从汤显祖的诗文中摘录数例,来看他对清廉之官的赞扬:故遂昌令辜志会,六年冰蘖,至不能遗女。
东乡令曾遇,去县时士民环泣者千余人。
清惠30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之声,科甲中所不能多见者。
(5复汪云阳6)海刚峰(海瑞)在南,尽裁官吏费,共至贰千余,不佞见而知之。
魏见泉在边,岁节互市费积至七万余以为修堡之资,不佞闻而知之。
二公卒称名臣。
(5答门人吴芳台舶使6)(邹光弼)以孝廉令钟祥,乃更清苦甚。
力护士民,轩税,忤旨落第,贫不能活。
(5送道兄邹华阳入越二道序6)(抚州府学训导)李敬斋先生处贫贱而不忧,清羸淡食而无所苦。
,,先生有子曰宣,从予游,动止言笑,能不以贫贱富贵为向。
(5李敬斋先生七十序6)(端威伯)家世清吏,自熹无私有。
(5永宁县知县静寰端公墓志铭6)从京师来者,言丈(李九我)蔬食敝衣。
或以丈为贫,或以丈为伪。
夫世人何足与言真伪也。
马心易作县,食尝不饱;赵中一铨部归来,几为索债人所毙。
贫而仕,仕遂不贫耶!(5与李九我宗伯6)董扩庵(董裕)在东莞治行,至今称第一。
(5与门人胡元君6)同年章念清,其清可念也。
(5寄李舜若侍御6)(乐安知县沈兼)伟哉沈生,海内廉贞。
(5怀人赋6)(刘应秋)此清士也。
(5明故朝列大夫国子监祭酒刘公墓表6)此君标胜绝能清,十年辞家官未成。
(5刘石楼有寄,石楼君尝令南昌6)(胡凤来)明公直廉,,百姓怜思至今。
(5寄前太守胡公并序6)类似的赞叹与评价的例子,还可举出不少,兹为节省篇幅而不赘举。
从上述所举的各例来看,汤显祖对众多清廉之吏作出如此高的评价,与他对贪官污吏们的强烈不满,是一个极为鲜明的对照,这实际上反映了汤显祖在内心希望有众多的清廉的官吏出现,希望从朝廷到地方的官员都能实行清廉之政,以扭转官场、科场愈演愈烈的贪污行贿之风。
三、以/万物惟清者贵0的廉洁自律汤显祖如果仅仅停留在褒贬社会上所出现的正邪之风上,而却未能严格要求自身的话,那他的褒贬只能看作是一种表面的或者说是一个种空泛的批评。
实际上,汤显祖之所以能够对正邪之风作出相应的评价,是由于他一方面有着/万物惟清者贵0[1] (P1160)的明确观点,另一方面则是自己能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这两方面合在一起,可以认为是汤显祖廉政意识的主体(或核心)部分。
汤显祖/万物惟清者贵0的观点,无疑是说,在人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比/清0更重要、更宝贵。
那么,什么是/清0呢?依笔者之见,汤显祖对/清0的解释,内涵是较丰富的,它大致可包括/清远0、/清惠0、/清廉0、/清苦0等多方面。
/清远0即/清真简远0[1] (P1635)或/清风故远0[1](P1700),指一个人的志向和抱负应远大但不求名利,汤显祖自号/清远道人0可以为证。
/清廉0即/清操惠德0[1](P1471),是指为官施政时应该有一心为民的情操,能以惠德使民富足,正如他自己所云,/惟清惟惠,可以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