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鲜腴.(yú)俯瞰.(kàn)枯燥.(cào)重峦.叠嶂(luán)B.迂.腐(yǖ)琐屑.(xuè)倔.强(jue)瞠.目结舌(chēng)C.遏.制(è)丘壑.(hè)拙.劣(zhuō)接踵.而至(zhŏng)D.蹒跚.(shān)溺.水(nì)黏.土(nián)恹恹.欲睡(yàn)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B.殚精竭虑....用苦功夫去认真创作出来的学说,和我们只有常识的见解是很不一样的。
C.解放以后,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恶霸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D.大城市里的楼房太多、太拥挤,真是摩肩接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
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C.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D.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6、下面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七十年代,北方的平原上曾相继开展过平整土地运动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这些运动,改变了古老田野的原始面貌:。
很久以来,在田野人们几乎看不到人和鸟巢。
①田地的平坦和整齐,给世代繁衍其间的鸟兽,带来了灭顶的危机。
②野兔绝迹了,鹰也消失了踪影。
③荒地开垦了,池塘填平了,密布其间的百年老树被伐倒,木草丛生的巨大坟丘被搬掉。
④无处饮水和筑巢的鸟儿,日渐稀少。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7、默写①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⑦《野望》中抒发作者孤独抑郁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读书止观录》三则吴应箕(一)宁越,中牟人。
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可以免此?”友曰:“莫如学也。
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越曰:“请以十五岁。
人将休,我不敢休;人将卧.,我不敢卧。
”学十五岁而为周威王之师。
读书者当观此。
(二)梁邱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
”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
”吴生①曰:所谓“不在三更早、五更迟,只怕一日暴,十日寒”。
读书者当观此。
(三)扬子云工赋,王君大习兵,桓谭欲从二子学。
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
”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
”谚曰:“习伏众神②”,“巧者不过习者之门③”。
读书者当观此。
(注释)①吴生:作者吴应箕自称。
②习伏众神:当时的谚语,就是熟能生巧,如有神助的意思。
③巧者不过习者之门:聪明的人不从行家门前经过,指不班门弄斧。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苦耕稼/之劳B.吾/至死不及夫子矣C.学十五岁/而为周威王之师D.能读千赋/则善赋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卧(______) (2)置(______) (3)晓(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词句。
(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能读千赋则善赋。
4.读了选文,你感悟到了哪些读书的道理?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莫言①十二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②“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③“今天是大集。
”母亲沉重地说。
④“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⑤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
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我熟悉这棵白菜。
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
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
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⑥去集市的路上。
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
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
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
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
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
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
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
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
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⑨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
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⑩“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⑪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
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⑫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⑬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
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⑭“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⑮“你自己算就是了。
”我说。
⑯“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
”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⑰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
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
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⑱“娘”我哭着说,“我……”⑲“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⑳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文轩荐自《莫言散文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文中“我”为白菜“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回答。
2.请简要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1)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
(2)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3.联系全文,说说“坚强的母亲”为什么会“流泪”?“至今想起”“我”为什么“心中依然沉痛”?4.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试举一例,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低头见花》①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丽。
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之球,又似回首时,眷恋着的,总是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
②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心头。
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丛丛簇簇的灿烂,那些幽幽的花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连。
于是,高处的寂寞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
③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远超众人,于是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喟叹。
其实那只是一种性情上的缺失,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
可那些在低处默默的东西,却是无比的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心境。
④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缘交融于一处。
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
此情此境之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
同行的旅伴却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下头,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⑤而更多的人,更像那些深谷之中或草叶之下的小小花朵,终其一生的平凡,就连那花儿也是毫不张扬,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
可是,我们却很少有人抱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索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