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农贸市场综合整治行动方案为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改善市场设施,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市场品位,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诚实守信、竞争有序、公平交易、功能完备、环境舒适的农贸市场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勤政为民的执政理念,通过综合整治,进一步强化市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改善市场经营和消费环境,全面提高中心农贸市场监管和服务水平。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决定,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龙志华任组长,副县长龙东华、副县长邓小艳、公安局局长张伟文任副组长,政府办、监察局、工商局、市管中心、商务局、财政局、公安局、建设局、规划局、消防大队、畜牧局、农业局、城管局、交警大队、质监局、药监局、卫生局、物价局、广播电视局、城关镇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成立整治中心农贸市场经营秩序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政府办副主任彭永强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整治内容(一)合理调整经营区域。
对交易大厅内的所有摊位按经营类别实行分块布局;滤布厂对门店和摊位实行红线管理,所有固定摊点必须在市场规定区域内经营;在交易大厅外划定露天交易区和车辆停放区,规范货物和车辆摆放,确保市场内外通道畅通无阻(牵头单位:市管中心;参与单位:城管局、交警大队、城关镇)。
(二)拆除乱搭乱建等违章建筑。
拆除广南路和腊园路的所有违规摊点和市场内外违章搭建的晴雨棚、门店招牌、广告牌、木棚等建筑物(牵头单位:城管局;参与单位:市管中心、建设局、城关镇)。
(三)查处有害食品加工和销售。
对沥青褪毛、硫磺熏制、激素催生等有毒有害加工食品、病死猪肉、禽类和农药残留超标蔬菜进行没收、销毁,并依法追究责任,从严处罚(牵头单位:工商局;参与单位:公安局、农业局、卫生局、药监局、质监局、畜牧局、商务局、市管中心)。
(四)打击违法经营行为。
加强肉类、蔬菜、干货等经营行为的监管,对哄抬物价、掺杂使假、短斤少两等行为,尤其是采取不正当手段欺行霸市、垄断经营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牵头单位:工商局;参与单位:公安局、质监局、商务局、物价局)。
(五)完善市场基础设施。
新建市场公厕,改造市场污水处理系统,添置市场公平称、照明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等,完善市场功能(牵头单位:市管中心;参与单位: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市管中心、城管局、消防大队、质监局)。
(六)净化市场环境卫生。
实行市场垃圾定点、定时倒放和市场12小时保洁制度,做到交易大厅一周一冲洗(牵头单位:市管中心;参与单位:城管局、城关镇)。
(七)加强市场管理。
在市场内设立综合办公场所,设置民警执勤点、纠纷调解室、阳光台、意见箱、举报电话、宣传广播、商品质量检测公示、参考价格信息、温馨提示牌等,及时调处市场矛盾,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商品准入、经销商管理、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牵头单位:市管中心;参与单位:监察局、工商局、物价局、公安局)。
四、整治步骤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时间为七个月。
具体安排如下:(一)宣传发动阶段(201X年4月10日 4月30日)。
各有关部门召开会议,组建工作班子,制定整治方案,完善有关制度,明确责任目标。
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栏、专题报道、图文电视等形式,向全社会公开整治时间、内容和要求等。
印发《致市场经营户的一封信》,与门店和经营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状,发动广大经营户和消费者积极参与整治行动。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X年5月1日 8月31日)。
改造市场排水沟,新建垃圾站、公共厕所,建设市场管理综合办公楼等,完善市场基础设施。
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在整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对违法经营、违章建筑、有害加工、环境卫生等进行深入摸底和全面整治。
(三)整改巩固阶段(201X年9月1日 10月31日)。
各成员单位总结整治经验,研究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并及时向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整治领导小组要认真进行检查验收,对凡整治措施不力、整治要求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单位领导责任,并责令重新整改。
五、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本次整治行动由领导小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
各成员单位要以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制定相应的整治方案,成立专门班子,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整治工作按时间、按要求、按任务全面实施,取得实效。
(二)协调配合,提高效能。
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强化信息沟通和交流,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快速反应,统一行动,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整治效果。
(三)依法行政,强力整治。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整治、谁监管的原则,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监管职责,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有害加工、垄断经营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和蓄意挑起事端、妨碍执法整治的有关人员,做到事实清楚、压滤机滤布证据确凿、处罚到位。
(四)严肃纪律,加强监督。
各成员单位每半个月上报一次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馈信息。
县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整治工作的开展进行跟踪督查,提出督查意见,通报督查情况。
对凡是在整治行动中人员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的单位和失职渎职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领导责任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附送: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国家、省、市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的有关要求,维护良好的农资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核心,以确保农村经济顺利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粮食生产安全为目标,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全面检查和突击抽查,全面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农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达到打假、护农、保粮、增收目的。
二、整治时间201X年3月1日至6月1日。
三、工作重点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业户的监管力度,以打击无证农资经营户、流动销售人员、制售假劣窝点为重点,重点检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销售市场,对发现的大案要案及时查处和曝光,净化农资市场,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四、检查内容种子:种子质量是否合格,种源是否清楚;主要作物品种是否审(认)定;经销单位是否持证经营;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是否合法;种子包装、标签和进口种子标识是否规范;种子生产、经营档案是否建立;种子是否依法进行检疫;压滤机滤布应加工包装的种子是否加工包装;种子广告是否经过审批;生产、繁育、经营已受保护的品种是否合法;销售或代销包装种子、委托经营或设分支机构等经营方式手续是否健全合法,经营行为是否规范;申办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是否有欺诈行为。
农药:主要检查玉米、水稻、大豆、瓜菜等大宗作物用药,检查标签中农药名称、企业名称、类别、产品批号和农药登记证号或省农药临时登记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及分装单位、农药有效成份、重量、产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技术、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是否规范,产品是否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要加强农药产品质量和广告管理,严格取缔国家早已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高毒、剧毒农药。
要加强农副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定期公布检测结果。
肥料:严把登记关,滤布厂省内肥料产品和外省肥料产品必须取得《肥料登记证》或《肥料备案登记证》后,方可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要严厉打击和查处制售假、劣肥料和无证生产经营行为以及超范围登记的肥料。
对药肥混合物要坚决按照农药法规依法管理。
渔业:以渔业机械、鱼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鱼药和水产种苗为主。
主要检查:未按标准组织生产的产品;无厂名、厂址及合格证的产品;生产和经营的证件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鱼药、鱼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含有国家禁用药物的。
畜牧:以兽药、饲料和种畜禽为主。
突出禽畜疫苗市场的整治,确保动物防疫活动的顺利开展。
主要检查:兽药生产和经营的证照是否合格齐全,标签和说明书标识是否规范;饲料生产许可证和审查证是否完备;是否经销瘦肉精、睡梦美等国家违禁药品;种畜禽主要抓好原种场、一级和二级种畜繁育场、祖代和父母代种禽场的监督检查。
农机及零配件:以农用运输车、收割机、粉碎机、铡草机及其零配件为主。
主要检查:无厂名、厂址和合格证的产品;拒不执行国家强制标准,偷工减料,使用旧件拼装的产品;农机维修市场,有影响的农机市场的农机零配件质量是否合格。
突出检查维修网点的证照,查处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盗用厂名、商标的农机零配件。
五、部门责任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及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安排,县农业委员会负责做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的牵头工作,县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物价、供销社做好工作配合。
(一)县农委:负责对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做好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工作,加强信息反馈和信息沟通,做好治理情况的综合汇总工作。
(二)县工商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严格规范市场主体准入行为,取缔无证照经营、超项经营行为;协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经营,查处经销各类农资产品假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做虚假广告宣传等违法行为。
(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查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违法行为,负责除种子外的农资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严肃查处计量违法行为。
(四)县公安局:协助成员单位对假、冒、伪、劣农资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对大案、要案立案侦察,重点抓好毒鼠强的市场整顿工作,依法打击违法经营者的暴力行为。
(五)县物价局:负责掌握农资价格动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农资价格信息,加强对农资市场的价格监管,打击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六)县供销社:发挥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农用物资。
六、工作措施(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是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各有关部门要在县农委综合协调下,积极开展全县农资专项整治工作。
相关部门要本着对口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务求实效。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按照《富裕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的各项规定要求,整治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重点抓好乡镇、村屯的零售单位和零售点的农资打假工作。
加强源头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农药和化肥等坑农害农行为。
(三)分组行动,协同作战。
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成员单位统一行动,按专项整治内容划分为三个小组,农委牵头,负责抓好种子、农药、化肥市场的整治;畜牧局牵头,负责兽药、饲料和种畜禽市场的整治;农机牵头负责农机及零配件市场的整治。
各组于6月5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专项整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