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材料作文审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位棋道高手培训年轻选手的方式十分特别,他不教选手技巧和谋略,而是和选手天天对弈,决出输赢后,让他们记住自己对弈时的每一步,仔细推敲自己的每一步落子,找出自己的失误。
找出失误多的,就表扬;找出失误少的,就严厉批评。
后来,他培训的选手在比赛中和许多顶尖的棋手对决,很多高手被击败。
那些高手惊叹说:“这些年轻选手太厉害了,没看出他们有什么技巧和谋略,但丝毫找不到他们的破绽和失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角度:①失误破绽和技巧谋略;②完善自己和战胜别人;③培训方式。
2.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王大爷有四个子女,老大看到有人承包煤矿发了大财,他也去尝试,由于缺乏协调能力,最终没能如愿;老二看到有人维修汽车生意不错,他也去维修汽车,由于缺乏技术,最终关了门;老三是个女郎,看见别人涂脂抹粉,打扮得靓丽无比,她也模仿起来,结果适得其反;老四靠给人擦皮鞋养家糊口,由于舍得放油、花时间,擦鞋技术叉好,且价钱便宜,尤其是服务态度好.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后来还开了擦鞋铺,成了小有名气的纳税大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审视这则材料,至少可以确定如下立意:(1)从众心理有时害人不浅;(2)有从众心理很正常,问题在于所“从”之事是否适合自己;(3)好高骛远诚可畏;(4)脚踏实地实可取;(5)不可东施效颦;(6)优质的服务是取得成功的保证;(7)实事求是很重要。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说过,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无用”和“有用”是相对的,材料中所说的“无用”并非真的“无用”,而是告诫人们要耐住寂寞,多方积淀,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无用”就变成了“有用”,在不经意间也许就超越了自己。
如沈从文作为一位作家,研究了很多看似对他文学创作“无用”的中国古代服饰的相关资料,后来编著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该书成为这方面研究的权威之作,“无用”变成了巨大的“有用”。
据此,可有以下立意:1、“无用”实则“有用”,成功往往垂青于有准备之人。
2、“厚积”才能“薄发”,多方积淀方能助你成功。
3、切勿急功近利,超越自己往往是在不经意间。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狄奥哲尼士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用木桶代替房屋,经常呆在木桶中。
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特别想见狄奥哲尼士,曾多次派人去请他。
孤傲的狄奥哲尼士对此毫不理会,最终,亚历山大只好亲自去见他。
当时狄奥哲尼士正在木桶中晒太阳,亚历山大说:“我是亚历山大,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满足你。
”哲学家回答说:“唯一的要求是,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在归途中,亚历山大深有感触地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宁愿是狄奥哲尼士。
”根据你读后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立意:1.人贵有傲骨,做自己精神王国的王者,不向权贵低头;2.做一个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视尊荣如敝屣,视富贵如浮云; 3.阳光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不需要假手于任何人,人应克制自己的欲念,不能过多的奢求生命之外东西,无欲则刚;4.刻意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就是在贬低自己,人要含藏光芒,谦虚做人。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猪整天在老橡树下狼吞虎咽地吃着橡实,吃饱了,就躺在树荫里呼呼大睡;终于睁开沉重的眼睛醒来时,又站起身来,用猪鼻子挖掘起橡树根来了。
“喂,你不明白吗?这样要损伤橡树的。
”躲在树枝上的一只老鸦责备道,“如果你把树根都暴露出来了,树就要枯死的。
”猪答道:“得了,让它枯死好了。
这对我可没有什么影响。
我就看不出它能有多大用处,如果它永远没有了,我也决不惋惜。
我要的是橡实,养得我肥肥胖胖的是橡实呀。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白定;(4)标题自拟;(5)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这则寓言故事叙述猪只图橡实填饱肚皮、养肥自己,而不顾橡树死活,挖掘橡树根,且不听老鸦责备的故事,旨在讽刺生活中那些只贪图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眼光、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人。
审读这则材料,可以运用类比联想,由此及彼,联想到人类社会,这样就不难打开思路了。
从猪对于橡树的态度,可以让人联想到人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从而引申出诸如善待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话题,可以提炼出以下立意:⑴切莫竭泽而渔,要善待自然,合理开发;⑵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等等。
从猪对于劝诫者老鸦的回答,可以衍生出以下立意:⑴要善听忠告,勿刚愎自用、拒纳雅言;⑵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有从善改过的胸怀。
从猪的极端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可以引申出以下立意:⑴要居安思危,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⑵水有源,树有根,要从长计议,不可自断根源(自毁传统根脉);⑶自私自利害人害己(自私是一种愚蠢);⑷饮水思源,要有感恩之心;等等。
从乌鸦对猪的劝告角度来看,可以提炼出如下立意:对待他人的错误,不应只是简单粗暴地责备,还应讲究劝谏的策略。
6.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60 分)理发店里来了一位客人,师傅大胆地让还是学徒的阿信出来接待。
客人表示要做微卷“遮耳发型”。
阿信仔细观察了她的脸型,觉得这种发型不适合这位客人。
于是她擅作主张,为客人烫了一个波浪卷的新发型。
发型做好后,客人大发雷霆,并对着师傅大喊大叫。
师傅沉着地应对:“对不起。
如果您不满意,我们就不收钱好了。
”客人分文未付,扬长而去。
师“你不是已经努力去做了吗?不要放在心上。
”没过多久,那位客人上门傅温和地对阿信说道:道歉,指名要阿信再为她做头发,因为上次的新发型得到了她朋友的一致赞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阿信的角度:敢于创新,阿信的创新最终赢得了客人的肯定和赞扬;敢于尝【立意角度】试,只有像阿信那样敢于尝试,才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做事要讲究方式,应该先取得客人的同意。
(2)师傅的角度:学会包容,包容他人,可以化解矛盾,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信任的力量,他对学徒的信任,是学徒成功之源;放手也是一种智慧。
(3)客人的角度: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朱自清《春》根据上述文字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立意提示:(1)万物都有自己的精彩;(2)展示自我,敢于竞争;(3)抓住时机,应时而动;等等。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
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
它一次次地向上爬去,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
”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见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
”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
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⑴从蜘蛛的做法和第三个人的表现的角度立意:愈挫愈勇、屡败屡战、永不言弃;⑵从第一个人的认识和态度的角度立意:正视现实,笑对人生;⑶从第二个人的认识和表现的角度立意:换个角度看问题、善于变通。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楚国有个人挑着一只野鸡,有个路人问:“这是什么鸟呀?”挑着野鸡的人哄他说:“是只凤凰。
”那位路人说:“我早就听说有凤凰了,今天恰好见到。
你卖吗?”他说:“是的。
”那位路人给他十金,他不卖;又加了一倍价钱,他才卖。
路人想把这只野鸡献给楚王,但过了一夜,野鸡却死了。
路人不爱惜买野鸡所花的钱,只是遗憾不能把它献给楚王。
楚国人很快就把这件事传开了,都以为这个人买的是只真凤凰,并赞赏他特意买凤凰献给楚王的心意。
楚王知道了这件事,被他的心意感动,便派人把他找,重赏了他。
赏金超过了他买野鸡所花的钱的十倍。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审读这则寓言故事,可从路人、卖野鸡的人、楚王、楚国人等不同角度切入,依据故事情节的因果逻辑生发立意。
路人受骗上当原因有三:一是孤陋寡闻,不辨真伪;二是卖野鸡者故意抬高价格,强化了骗局的迷惑性;三是渴求凤凰的强烈欲望。
卖野鸡者花言巧语,骗术高明,蒙蔽路人牟取利益。
楚王对买野鸡者的奖赏的原因可能是楚王既渴求凤凰出现的祥瑞,也为路人的忠心所感动,希望臣民效仿;也可能是楚王对混淆名实者(包括买卖野鸡者、野鸡者、楚人)未能详查明鉴,而信以为真,谬赏有加,这是一时感情的好恶遮蔽了理性判断的真伪。
楚国人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正是无知者的表现。
根据以上这些视角生发的感悟、思考,可以提炼出如下立意:⒈路人的角度:⑴欲去弊远惑,须实事求是,深入调查(探究);⑵孤陋寡闻,往往难辨真伪;博学慎思,才不致被蒙蔽(无知者最易迷信,上当受骗);⑶利(欲)令智昏等。
⒉楚王的角度:⑴莫因感情好恶而遮蔽理性认知;⑵与人相处应论心不论迹。
⒊楚国人的角度:⑴应摈弃以讹传讹,盲目从众心理;⑵谣言止于智者。
⒋从总体把握材料的角度:真理未必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
⒌从卖野鸡者的角度:⑴应明察投机取巧、欺世盗名的行径,予以必要惩戒;⑵扬正气,净歪风,勿让卑鄙欺瞒成为通行证;等等。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小鸡看见一只苍鹰在高高的蓝天上飞过,十分羡慕,于是问母鸡:“妈妈,我们也有一对大翅膀,为什么不能像鹰那样高飞呢?”“真是个小傻瓜,”母鸡回答说,“飞得高有什么用处,蓝天上没有谷粒,也不会有虫子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