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企业内部,要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劳动 者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民主监督。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实行公司制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使企业运营适应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 一、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在 企业中权利的实现。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二、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基本框架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 产经营机构和国有资产经营实施企业三个 层次之间有机结合,形成高效运行的国有 资产管理体制。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需要一套科 学的经营责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 第二,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第三,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 约束机制。 第四,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
3.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产额享有资产收益、 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 时以出资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
4.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 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
5.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调节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形成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的物质基础,国有企业的改革是 为了发展国有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实现它 所代表的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在国有经济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是按 照国外某个模式,而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企 业的本质要求的科学形式。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股 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 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使公司的经营工作按 照有利于经济效益提高的方向有条不紊地进 行。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
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还要求国有 资产管理充分体现全休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 同意志,把社会责任摆在首位。通过民主监 督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和 机制。
政治经济学原理 社会主义部分
第四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化生产力 是以企业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企业的组织结 构、内部机制是否能够适应现代生产力的运 动要求,是否能够合理体现企业活动中各个 参予主体的利益,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发挥 现代生产力的作用。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 项重要内容。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
二、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现代公司制为代表的
企业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五个方面: 1.产权关系明晰,企业出资者拥有资产的
最终所有权,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 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 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
2.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 保值增值的责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改革
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 制力和影响力,推动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 全和国民经济的命脉的重要行业、具有竞争 优势的行业和未来的主导产业集中,培育一 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改革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结构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国有经济要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能包括:参与企业 重大决策、企业核心管理人员的任免、企业 收益的分配等。
第二,积极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实现 股权多元化。
第三,健全董事会制度,提高董事会的 决策能力。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四,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五,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及其 他制度,实行民主管理,维护职工的合法 权益。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制度是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它是划分、界定、实施、保护和调节产权, 确认和处理产权主体责、权、利关系的规 则基础。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在产权关系上做 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 顺畅”。实现了这些要求就可以使企业有了 明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需 要调整自己对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一、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是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管理的资
产,其中经营性资产包括国家家依法取得 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 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管 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的划分,以及资产管理 和经营方式与方法等有关制度的总称,包括,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性质、设置、职能配套; 与其它经济管理机构的关系;中央与地方权 责的划分,以及资产管理机构内部职能的划 分;所有权的实现以及监督制度等。
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 的控制力;
第二,在这些领域和行业,国有经济要 保持独资和绝对控股权。
第三,对于重要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也 要保持绝对的控制能力。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改革
三、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
要防止一些企业凭借垄断地位获取不合 理的利益,因此,要通过政策引导,依法 监督等手段,促使这些行业中的企业按照 社会主义的满足人民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 的方向从事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