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心得体会.doc

区域经济学心得体会.doc

区域经济学心得体会
篇一:读《发展经济学》心得体会
读《发展经济学》心得体会
借着联社党委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契机,我阅读了秦宪文先生主编的《发展经济学》。

虽然只是粗略地阅览一遍,从书里看到的似乎只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却也足以让我受益。

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它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我阅读的这本《发展经济学》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以“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发展的国内要素”、“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国际条件”为骨架分列了十三章内容。

本书把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4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中,关于经济发展问题,曾有三种主流思想:1.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2.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3.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的经济学家们特别强调少数几个问题的重要性,认为解决了它们就能顺利地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另外对理论的广泛适用价值具有信心。

第二阶段为6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经济学有下述的一些变化。

经济学家更多地采用了新古典学派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更多地采用了经验分析的方法,较全面地注意到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

发展经济学家们逐
渐认识到,影响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早期的理论和政策建议有畸重畸轻的缺点。

因此,他们提出,过于侧重工业化的国家,应当重视工农业的平衡发展;过于强调重工业的国家,应注意轻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上,要纠正过去有时过于重视进口替代、有时过于重视出口鼓励的偏向,作到把出口鼓励和进口替代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生产结构上,不应停留在劳动密集的生产,而要适时发展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生产。

本书通过论证物质资本与经济发展,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这六大方面是我全面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对其约束,也使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些思考和感悟。

首先,经济增长不仅受常规生产要素的制约,而且也受制度环境的制约。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增长的绩效截然不同,反映出改革前后的发展战略的不同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其次,我国经济发展至今面临四大难题,分别是:
1、投资增长过快的压力。

投资增长过快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从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因此,宏观调控的任务十分繁重。

2、国际收支矛盾突出。

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

因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还有很大潜力,加工贸易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因此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还会发展。

3、结构矛盾制约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

4、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