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3.髓鞘化
髓鞘是一层包裹在神经元外部以使神经元之间彼此隔离 的髓磷脂。
神经髓鞘形成以后,能使神经兴奋沿着一定的道路迅速 传导。
婴儿到了3岁,髓鞘化的过程接近完成 。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三)大脑功能发育
•1.脑电波
•δ波(﹤4Hz) •θ波(4~7Hz) •α波(8~12Hz) •β波(13~30Hz) •γ波(30~70Hz)
5~7月 双眼可以监控双手玩弄物品
9月 用眼睛去找寻,拿着小棒去敲打物品
10~12月 理解手中的玩具与掉在地上的玩具之间的
因果关系
1~1.5岁 纸上涂画,翻看带画的图书
1.5~2岁 更高级的手眼协调动作,积木垒高,倒水
3岁时 手已经非常灵活,手眼协调能力获得大幅
度的发展
三、婴儿动作发展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练 1.手眼协调能力
新生儿觉醒时的脑电波大 部分是δ和θ慢波
快波(α和θ波)随着年龄 的增加而增长。
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发 展的重要阶段。
低频段从第1年开始逐渐减 少,α波的增长一直持续到 青少年期。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三)大脑功能发育
2.大脑单侧化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被称为单侧化
➢左半球——语言、逻辑、数学
3.24±0.39 5.75±0.68 7.16±0.78 8.13±0.93 8.74±0.99 9.28±1.01 9.80±1.05 10.43±1.14 11.01±1.18 11.77±1.30 12.60±1.48 13.73±1.63 14.80±1.69
50.4±1.7 60.5±2.3 65.7±2.3 69.8±2.6 72.6±2.6 75.5±2.6 78.3±2.9 81.4±3.2 84.0±3.2.9±3.8
➢右半球——空间认知、雕刻、音乐。
大脑单侧化的发展:
➢1岁前 左右脑功能尚未分化
➢2岁时 左右脑逐渐分化
➢4岁
惯用手明显
二、婴儿身体发育
身体生长原则 ➢ 头尾原则 ➢ 近远原则
•图4-1 婴儿至成人身体各部分发育的比例
二、婴儿身体发育
年龄
出生 2月 4月 6月 8月 10 月 12 月 15 月 18 月 21 月 2.0 岁 2.5 岁 3.0 岁
••第第一节节 婴婴儿儿生生理理发发展展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一)大脑形态发育 (二)大脑结构发育 (三)大脑功能发育
二、婴儿身体发育 三、婴儿动作发展
(一)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婴儿动作发展与心理发展的意义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练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一)大脑形态发育
•>37cm—大头 •<32cm—小头
•表4-1 0-3岁儿童体重、身高参考值
体 重(kg)
男
女
•±s)身 高(cm)
男
女
3.33±0.39 6.27±0.73 7.76±0.86 8.75±1.03 9.35±1.04 9.92±1.09 10.49±1.15 11.04±1.23 11.65±1.31 12.39±1.39 13.19±1.48 14.28±1.64 15.31±1.75
第四章婴儿期的心理发 展
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
★ 本章要点
婴儿神经系统快速发展,在婴儿期末接近成人水平。动作发展规律可 概括为整分原则、首尾原则、大小原则、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 动作、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新生儿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随着生活经 验的积累,婴儿的方位知觉、深度知觉、物体知觉逐步发展。1岁以内婴 儿的记忆初步发展,延迟模仿能力的出现是1~3岁儿童记忆能力走向成熟 的标志。新生儿的注意形式是先天的定向反射。儿童注意选择性的发展和 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3岁前表现出直观行动思维。婴儿期是儿童口头 语言发生和发展的时期。婴儿能对社会性刺激作出积极反应,情绪的社会 性逐渐增加。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这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 的最重要标志。艾恩斯沃斯使用“陌生情境”技术将婴儿依恋行为划分为 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托马斯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 和缓慢型。婴儿主要的人际关系是亲子关系,但同伴交往也已开始发展。 孤独症和感觉统合障碍是婴儿期的主要心理障碍,目前发病机制不明,也 没有药物能治疗,只能通过行为训练和心理治疗干预。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二)大脑结构发育
1.神经元 (出生1000亿个) (1)轴突分叉 (2)树突生长 (3)传导信息 :突触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二)大脑结构发育
2.突触
•突触基本结构
•出
•6岁
•14岁
生
• 人类脑的突触密度图
•经 验
•两个脑区的突触密度随年龄变化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二)大脑结构发育
三、婴儿动作发展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 练 • 32~.身4个体月运俯动卧能抬力头和俯卧翻 5~6个月 竖直独坐 8~9个月 爬会站 1岁左右 独立行走 2岁前 蹲会跑的程度 3岁前 跳、踢、投掷等
三、婴儿动作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领域 2.动作是评价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指标 3.动作发展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婴儿动作发展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练 • 1.手眼协调能力
• 手眼协调是指人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3~4月 看自己的手和辨认眼前目标
49.7±1.7 59.1±2.3 64.2±2.2 68.1±2.4 71.1±2.6 73.8±2.8 76.8±2.8 80.2±3.0 82.9±3.1 86.0±3.3 89.9±3.8 94.3±3.8 97.6±3.8
三、婴儿动作发展
(一)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1.整分原则 2.首尾原则 3.大小原则 4.从中央部分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1. 脑重
出生350~400克 (成人25% )
6月 700~800克 (成人50% )
1岁 800~900克 (成人60% )
2岁 1050~1150克(成人75% )
3岁 1180克 (成人80%)
7岁 1280克
(成人90% )
2.头围 出生 34cm (成人60%) 6月 42cm (成人75%) 1岁 47cm (成人83%) 2岁 48~49cm (成人85%) 10岁 52cm 达成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