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摘要: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数学枯燥无味,很抽象,感觉与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不知到如何把它们应用到实践当中。
要改变这个状况,必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中去学习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关键词:生活数学创设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
一、让生活走进教室,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每建立一面积单位的表象,我都积极鼓励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恰当例子。
如:一平方厘米,学生会说”大姆指甲盖”、”纽扣”等,有个学生说”门牙”,这时我拿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比了比,并说:”长这么大的两颗门牙,漂亮吗?”引起学生哄堂大笑。
从笑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愉快,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6、60、600”,问学生:”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思维十分活跃。
有的说加上元、角、分,有的说加上分米、厘米、毫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此时,数学学习已变成学生的一种自
我需要,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二、通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去获得新知识
在认识1时,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知识,举出可用数字1表示的物体,学生抢着回答:”一棵树、一朵花、一个苹果、一本书等。
”但”1”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学生却没有提到,我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还有别的东西可用1来表示吗?”“一箱苹果”终于有学生发话了,我问学生”你们同意吗?”有的学生不同意,有的同意。
于是我就让不同意的学生先发表意见,有一学生说:”我不同意,因为箱里有许多苹果。
”我再给表示同意的同学反驳的机会:”同意,我只看见一只箱子。
”水到渠成,我肯定了同意组的看法。
我说:虽然箱里有许多苹果,但这些苹果只用一只箱子装,所以可以用1来表示这箱苹果。
就像我们一(1)班,一(1)班是由一个一个学生组成的,但把这一个一个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室里就形成了一个班。
这样,就比单纯地说:”1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要容易理解得多。
三、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优势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
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时刻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四、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
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
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
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五、家庭作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
家庭作业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传统的家庭作业形式封闭、单一,内容是课堂作业的重复,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
学生把家庭作业看作是一种负担,影响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在教学法中注意改变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把家庭作业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家庭作业成为数学与生活的纽带。
例如,当学习了统计的知识后,我安排学生分小组,调查全校各班人数情况,并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
学习完表面积的概
念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选择你喜欢的长方体物体,把他们的表面积或用料算出来,明天汇报,看谁完成得出色!第二天,学生纷纷把自己的作业呈现在大家面前。
课后,我与学生交流,学生说:老师,我喜欢这样的作业,我觉得让我们实际去查查、量量、算算,既动了手,又动了脑。
老师,我现在更喜欢数学了,因为我觉得它很有用,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种有意义的家庭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总之,日常生活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提出生活中学生能够观察到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