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6大类型(一)名词作状语解释下列各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
1.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译文:(项伯)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翅膀一样遮掩住刘邦。
2.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译文:我将像对待兄长一样地款待他。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箕畚:用竹筐)译文:用竹筐把土石运送到渤海的尽头去。
4.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法:依据秦的法律)译文:估计已经误了约定的期限。
误了期限,依据秦的法律都要杀头(斩首)。
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鸿门宴》)(间:从小路)译文:刘邦已经走了,(估计)从小路已经回到军中。
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日:一天比一天)译文:臣想奉诏离家赴任,但是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7.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上、下:向上、向下)译文:向上吃地上的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
[规律小结](1)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时需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如上面第1句中的“翼”。
(2) 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
如上面第2句中的“兄”。
(3) 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翻译时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用”。
如上面第3句中的“箕畚”。
(4) 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
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依据”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
如上面第4句中的“法”。
(5)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
如上面第5句中的“间”。
(6) 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
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如上面第6句中的“日”(7) 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
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的介词。
如上面第7句中的“上、下”。
(二)名词作动词解释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
1.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军:驻扎、驻军)译文:刘邦驻扎在霸上。
2.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目:使眼色)译文: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名:命名)译文: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
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志:做标记)译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往,寻找以前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水:游水)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赤壁赋》)(东:向东进军)译文:当曹孟德攻破了荆州,攻下江陵,顺水向东进军。
7.吾师.道也。
(《师说》)(师:学习)译文:我(是向他)学习道理。
[规律小结](1)两个名词连用,句中又无作谓语的动词,则其中可能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活用形式:名词+名词。
如上面第1句中的“军”。
(2) 名词带状语,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形式:副词作状语+名词。
如上面第2句中的“目”(3) 代词前边的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形式:名词+代词。
如上面第3句中的“名”。
(4) “所”字后边的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形式:所+名词。
如上面第4句中的“志”。
(5) 能愿动词带名词动用。
活用形式:能愿动词+名词。
如上面第5句中的“水”。
第6句中的“东”。
(6) “而”连接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时,这个名词一般用作动词。
活用形式:动词+而+名词。
如上面(7) 名词带宾语,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形式:名词+名词。
如上面第7句中的“师”。
(三)形容词作动词解释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形容词。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善:与……交好)译文: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向来与留侯张良交好。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兰亭集序》)(欣:喜爱)译文:原先那些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3.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游褒禅山记》)(明:照明)译文:我们的体力还足够用来前进,火把还足够用来照明。
4.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白:显出白色)译文: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
[规律小结](1) 形容词带宾语时,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动词。
活用形式:形容词+宾语。
如上面第1句中的“善”。
(2) 形容词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活用形式:所+形容词。
如上面第2句中的“欣”。
(3) 形容词放在“能”“足”“可”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活用形式:能愿动词+形容词。
如上面第3句中的“明”。
(4)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时,也表示某种动态,此时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
如上面第4句中的“白”。
(四)形容词作名词解释下列各句中用作名词的形容词。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逍遥游》)(正:本性,固有规律)译文: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贤:贤能)译文: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贤能(都)不如孔子。
3.击空明..兮溯流光。
(《赤壁赋》)(空明:月光下的清波)译文:(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4.四美.具,二难.并。
(《滕王阁序》)(“美”在文中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在文中指贤主、嘉宾)译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全都具备,贤主、嘉宾齐集一堂。
5.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贤:贤才;少:年轻的;长:年长的)译文:众多贤才都会聚在这里,年轻、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规律小结](1)形容词用在“其”“之”字后面,充当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如上面第1句中的“正”和第2句中的“贤”。
(2)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活用作名词。
如上面第3句中的“空明”和第5句中的“贤、少、长”。
(3)形容词用在数词后面作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如上面第4句中的“美、难”。
(五)使动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用作使动的动词、名词、形容词。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从:使……跟从)译文: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见项羽。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王:使……为王)译文: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使他为王。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舞:使……起舞;泣:使……哭泣)译文:(箫声)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哭泣。
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陈情表》)(卒:使……终了)译文: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平安寿终。
5.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活)译文: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
6.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兰亭集序》)(兴:使……产生)译文:仍然不能不因此而使心中产生感触。
[规律小结](1)动词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的意思。
翻译格式为:“主语+使(宾语)+动词”或“主语+动补短语+宾语”。
如上面第1句中的“从”和第5句中的“活”。
(2)形容词(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又带有宾语,并且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就是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翻译格式为:使+宾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名词)。
如上面第2、3、4、6句中的“王、舞、泣、卒、兴”。
(六)意动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用作意动的名词、形容词。
1.当其欣.于所遇。
(《兰亭集序》)(欣:对……感到高兴)译文: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2.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侣:把……看作伴侣;友:把……看作朋友)译文:把鱼虾看作伴侣,把麋鹿看作朋友。
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把……当作师)译文: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
4.而耻.学于师。
(《师说》)(耻:以……为耻)译文: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以……为羞)译文:平常人尚且以此为耻,何况将相呢?[规律小结](1)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
如1、4、5句中的“欣、耻、羞”。
(2)名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名词必带宾语,且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可译为“把……看作”“把……当作”。
如2、3句中的“侣、友、师”。
环保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事迹材料一年来,该同志能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综治工作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讲学习、抓落实、求实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讲学习,政治思想坚定。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指导工作,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念纯正。
二是勤实践,工作主动积极。
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积极创新、无私奉献的工作理念,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作风扎实细致,对分管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应急救援、宣传教育等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成效明显。
先后组织起草了越秀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安全生产专项应急管理工作措施、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重点行业领域隐患专项整治安排等文稿。
协调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等节日和十七大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重点行业领域隐患专项整治等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
完成四个重大危险源场外区域应急救援预案和场外区域应急救援演练方案编制工作,并组织了重大危险源事故场外区域应急救援演练。
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200x 年区安全主任培训工作计划》,对全区新增安全主任培训、安全主任再培训和全员安全培训任务作了总体安排,并狠抓工作落实,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培训任务。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组织制定《安全月活动方案》,协调有关单位,组织开展了安全月宣传咨询日活动等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作风务实,廉洁自律。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为人言行一致、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意识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关心团结同志,时时处处都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从未有过违规违纪行为,群众基础好、个人威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