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复习重点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复习重点

重庆大学《核反应堆热工分析》期末复习要点
第二章堆的热源及其分布
1、裂变能的近似分配(16页)
2、了解堆芯功率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17页4个公式中的参数物理意义及变化影响)
3、影响功率分布的因素(19页——21页的黑体标题,内容了解)
4、停堆后的功率(25页)
5、剩余裂变功率的衰减(25页——26页)
6、衰变功率的衰减(27页)
第三章堆的传热过程
1、导热的概念(30页)
2、记忆热传导微分方程(30页公式3-1)
3、公式3-3和公式3-12的推导(31页、33页)
4、Dittus-Boelter公式;沸腾曲线(34页;37页)
5、产生沸腾的下限公式(39页公式3-26)
6、沸腾临界的定义以及快速烧毁和慢速烧毁(40页——41页)
7、过渡沸腾传热的定义(41页)
8、选择包壳材料要考虑的因素(48页,共7点)
9、热静效应(51页)
10、燃料芯块的肿胀含义(52页)
11、积分热导率的定义,以及定义积分热导率的意义(58页)
第四章堆内流体的流动过程及水力分析
1、单相流体的流动压降组成(87页——92页的黑体标题,共4点)
2、Darcy-Weisbach公式及各项参数意义(87页公式4-4)
3、Blausius关系式及使用范围(88页)
4、截面突然扩大或缩小时的局部压降计算公式(92页——93页,公式4-21和公式4-26)
5、多相流的定义(99页)
5、什么叫流型以及四种主要流型(99页——100页)
6、静态含汽量、流动含汽量、平衡含汽量、空泡份额、滑速比定义式(101页——102页)
7、公式4-49的推导(103页)
8、自然循环的概念,影响自然循环的因素及解决办法(120页——123页)
9、临界流的定义(123页)
10、单相流体的临界流(124页)
11、引起流动不稳定性的原因(133页)
12、两相流不稳定性的分类和定义(133页——134页)
13、流量漂移的特点(134页)
14、水动力稳定性准则(136页公式4-176)
第五章 堆芯稳态热工分析
1、热工设计准则(144页——145页)
2、热管和热点的定义(154页)
3、热流密度核热点因子N q F 的计算式(155页公式5-26)
4、焓升热管因子N H F ∆的计算式(155页)
5、降低热管因子和热点因子的途径(157页)
6、只有流动交混因子E H F ∆的值小于1,其他都大于1(158页)
7、W —3公式中的平衡含汽量e x 的范围以及3种修正(168页——170页)
8、核反应堆热工参数的选择(174页——175页)
9、蒸汽发生器中温差的最小值的取定及其范围(176页)
10、图5-12的,e R N 的选择及其原因(179页)
11、燃料元件的表面热流密度核DNBR 沿轴向变化示意图(179页)
第六章 堆芯瞬态热工分析
1、棒状元件的导热微分方程(202页公式6-2)
2、四类电厂工况考虑反应堆的安全性(218页——219页)
3、专设安全系统(220页,共3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