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八年级历史组下册电子教案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基础知识掌握阅读资料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概括表达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对比鉴别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异同讨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团结爱国情感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知识线索,按第2页“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梳理下列“纲要信号”:┢────────────民主主义革命────────────┓上溯到184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30年以来————————————→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3年以来解放战争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三大战役胜利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建立新中国做好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今天我们接着了解,当年怎样在组织机构上完成建国工作。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学生根据第1页“导入框”,讨论回答:·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开国大典 1、让学生观看第2、3页记载开国大典盛况的4幅插图,开展“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活动。
教师过渡:在开国大典上,人们听到国歌、看到了国旗,这些新中国的象征是怎样确定下来的呢?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下来的。
2 、这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与1946年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什么?他起了什么作用?[提醒学生看课文注解]4 、会议还决定了新中国哪些国家象征?A、根据第5页“自阅读卡·国旗的诞生”回答: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B.根据第3页“动脑筋”回答: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B、教师联系旧课提醒学生,近现代中国首都的变迁:清政府以北京为首都,但曾经分别在1860年和1900年沦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之手。
国民党政府以南京为首都,改北京为“北平”,其中南京也曾在1937年沦于日寇铁蹄之下,被屠杀30万人以上。
新中国决定以北平为首都,从建国起,恢复名称为北京。
C、教师联系旧课提醒学生,古今中国纪年方法的变化:“夏历”→帝王“谥号”→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年号”→“民国”纪年→新中国的公元纪年5 、会议怎样产生新的国家机构和领导人?教师指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政治协商成为新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则是根据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召开的,除了时间先后承继外,会议内容也是先后承继的——前者是“纲领性”的,后者是具体“执行性”的。
6 、组织学生完成第4页“练一练”应选A。
7 组织学生进行第5页“活动于探究·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了表示对先烈的崇敬和缅怀,还做出了什么决定?B.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C.新中国的成立使世界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建立确实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在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分裂的状态,于西藏的和平解放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西藏和平解放 1 、西藏在什么时候和平解放?2 、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3 、根据第5页“活动与探究·2”:毛泽东两边的西藏代表分别是谁?教师总结:新中国建立起来了,祖国大陆也实现了统一。
但是,国内外敌人并不甘心失败,必然要处心积虑进行破坏活动。
所以,年轻的政权必须经受住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才能生存和巩固下来。
下一节课就是讲这方面内容的,建议同学们预习之练习巩固1 、完成作业:填充图册第2——3页。
2 、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一、开国大典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二、西藏和平解放教学后记:第2课最可爱的人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阅读资料获取信息讨论探索学习英雄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他们“最可爱”之处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自觉拥军加强国防我们学习的榜样人民军队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维护新中国安全统一和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年人经受锻炼和考验的好学校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教师导入: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
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
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美国更不高兴了。
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具体情况请看书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2. 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3.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
指导学生观看第10页“自阅读卡·三八线”,体会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自豪感。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1 、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2 、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3 、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4 、根据第9页“动脑筋”: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A. 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B. 他们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
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这场战争,伸张了正义,援助了朝鲜,保卫了祖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荣誉。
,)练习巩固1、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应选C2 、根据第7页“动脑筋”:A、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吗?B、他们谁说得对?C、为什么?·教师指出:从1950年10月到1953 年7月,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陷进了可怕的泥潭。
他们的将军克拉克最终作为一个“美国没有获胜的战争指挥官”,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宣告了正义者的胜利。
3 、完成《历史填图册》3——4页习题。
其中最后一题的参考答案如下: A. 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英明睿智;B. 广大志愿军将士英勇奋战;C. 朝鲜军民密切配合;D. 抗美援朝战争具有正义性质;E. 国际正义力量大力支持等等。
)板书设计一、抗美授朝保家卫国二、战斗英雄黄继光与邱少云教学后记: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目标基础知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识掌握整理资料形成概念讨论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爱国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辩证唯物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2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
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
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
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
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
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
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
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1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2 、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土地改革的意义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1 、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 、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课后总结本课时主要承继了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通过土地改革再次完成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巩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练习巩固1 、完成课本13页“练一练”:应选C2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4页“自阅读卡”,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还包括开展反腐败斗争等。
3 、完成《历史填图册》第5页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