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机械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一、填充题1.获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控制法。
2.加工细长轴时,由刀具热变形引起的工件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3.基准位移误差是定位基准相对于起始基准发生位移造成的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4.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入体方向,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双向分布。
5.为减少毛坯形状造成的误差复映,可秀如下三种方法,分别是:增大系统刚度、减小毛坯误差、多次加工。
6.安装是指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
7.钻削是,主运动是外头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外头的轴向移动。
铣削时铣刀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工件的直线移动是进给运动、8.主切削刃是指刀具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9.风华正茂的切屑各类有带状、挤裂、单元、崩碎四种。
10.总切削力可分解主切削力、径向力、轴向力三个分力。
11.切削热来源于切削层金属的弹、塑性变形和切屑与刀具间的摩擦。
12.刀具磨损一般经历初期、正常、急剧三个阶段。
13.车削刚性较差的细长轴时,车刀主偏角应选用90 为宜,主要是为减小径向力的大小。
14.圆周铣削的两种铣削方式中,逆铣时切入工件时切削厚度最小,切出时的切削百度最大;顺铣切入工件时的切削厚度最大,切出时的切削厚度最小。
15.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的顺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16.卧式车床主要参数是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
17.工艺系统是指由:机床、刀具、夹具、工件所构成的封闭系统。
18.机床夹具通常主要包括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对刀和导向装置、夹具体和连接元件等部分组成。
19.定位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
所选用精基准,应保证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0.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的定位称完全定位。
21.工艺基准按用途可分为调刀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22.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时,常用的定位方式有:定心定位和支承定位。
23.确定工序余量的方法有:分析计算法、经验估计、查表法。
24.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是指剪切面、切削与前面接触区、后面与过渡表面接触区。
25.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则是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
26.从机床动力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速度。
27.机床常用的技术性能指标包括机床的工艺范围、机床的技术参数。
28.钻套的各类包括固定钻套、可换钻套、快换钻套、特殊钻套。
29.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相互位置精度。
30.主轴回转误差的基本形式有径向圆跳动,纯轴向窜动和纯角度摆动。
二、选择题1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风度成(B )。
A、正比B、反比C、指数关系D、对数关系2 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D )。
A、传给工件B、传给刀具C、传给机床D、被切屑所带3 磨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A )。
A、传给工件B、传给刀具C、传给机床D、被磨屑所带走4 为了减小机床零部件的热变形,在零部件设计上应注意(D )。
A、加大截面积B、减小长径比C、采用开式结构D、采用热对称结构5 工艺能力系数与零件公差(A )。
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关系不大6外加磨床上采用死顶尖是为了(C )。
A、消除顶尖孔不圆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B、消除导轨不直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C、消除工件主轴运动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D、提高工艺系统刚度7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B )。
A、铸件B、锻件C、棒料D、管材8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A )。
A、铸件B、锻件C、焊接件D、冲压件9基准生命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A )基准作为精基准。
A、设计B、工序C、测量D、装配10箱体类零件常用(B )作为统一精基准。
A、一面一孔B、一面两孔C、两面一孔D、两面两孔11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为(C )。
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C、粗车—精车—超精车D、粗磨—精磨12加工铸件时,产生表面粗糙度主要原因是残留面积和(D )等因素引起的。
A、塑性变形B、塑性变形和积屑瘤C、积屑瘤D、切屑崩碎13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A )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力。
A、主偏角B、副偏角C、后角D、副偏角和后角14车削螺纹时,产生螺距误差、影响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C )。
A、主轴回转精度B、导轨误差C、传动链误差D、测量误差15在主轴箱体的加工中,以主轴毛坯孔作为粗基准,目的是(A )。
A、保证主轴孔表面加工余量均匀B、保证箱体顶面的加工余量均匀C、保证主轴与其它不加工的相互位置D、减少箱体总的加工余量16 在大量生产零件时,为了提高机械加工效率,通常加工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为(B )。
A、试切法B、调整法C、成型运动法D、划线找正安装法17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况称为(A )。
A、欠定位B、部分定位C、完全定位D、重复定位18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安排零件表面加工顺序时,要“基准先行”的目的是(D )A、避免孔加工时轴线偏斜B、避免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C、消除工件残余应力D、使后续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19 车床上安装镗孔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其工件角度交付比标注角度(D )A、前、后角均变小B、前、后角均变大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角变大,后角变小20削韧性材料时,耐磨性较差,因此,适用于加工铸铁、青铜等脆性材料的是(D )硬质合金。
A、YA类B、YT类C、YN类D、YG类21 经济加工精度是在(D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A、最不利B、最佳状态C、最小成本D、正常加工22合金7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C )的加工路线。
A、粗车B、粗车—半精车C、粗车—半精车—精车D、粗车—半精车—精磨23 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D )。
A、粗车—半精车—精车B、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C、粗车—半精车—精磨D、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磨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A )。
24 铸件箱体上120H7A、粗镗—半精镗—精镗B、粗镗—半精镗—铰C、粗镗—半精镗—粗磨D、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25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A )进行。
A、切削加工之前B、磨削加工之前C、切削加工之后D、粗加工后、精加工前26工序余量公差等于(A )。
A、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B、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C、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D、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27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C )。
A、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V、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C、增环的下偏差之和送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D、增环的下偏差之和送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28 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太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D )A、各组成环中公关最大值B、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C、各组成环公差之和D、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29 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实质上是(A )问题。
A、寻找最短路径B、寻找最长路径C、寻找最关键路径D、工序排序30 装配系统图表示了(A )。
A、装配过程B、装配系统组成C、装配系统布局D、机器装配结构31 一个部件可以有(A )基准零件。
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32 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A )。
A、完全互换法B、大数互换法C、分组选配法D、修配法33 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用(C )。
A、完全互换法B、大数互换法C、分组选配法D、修配法34 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D )。
A、完全互换法B、大数互换法C、修配法D、误差抵消法35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C )原则。
A、尺寸链封闭B、大数互换C、一件一环D、平均尺寸最小36 修选配法通常按(A )确定零件公差。
A、经济加工精度B、零件加工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C、封闭环D、组成环平均精度37 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D )。
A、产品重量B、产品质量C、产品成本D、生产规模38牛头刨床总装时,自刨工作台,以满足滑枕运动方向与工作台面平等度的要求。
这属于(C )。
A、选配法B、完全互换法C、修配法D、试凑法39 加工套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是(D )。
A、端面B、外圆C、内孔D、外圆或内孔40 磨刀、调刀、切屑、加油属于单位时间哪部分。
(C )A、基本B、辅助C、服务D、休息41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B )来保证。
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D、基准统一42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A )。
A、砂轮的回转运动B、工件的回转运动C、砂轮的直线运动D、工件的直线运动43 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D )。
A、车床最大轮廓尺寸B、主轴与尾座之间最大距离C、中心高D、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44 轴类零件加工时最常用的定位基准是(C )。
A、端面B、外圆面C、中心孔D、端面和外圆面45 轴类零件定位的顶尖孔是属于(A )。
A、精基准B、粗基准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46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定位称为(B )。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47 试指出下列刀具中,哪些刀具的制造误差不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B )。
A、齿轮滚刀B、外圆车刀C、成形洗刀D、键槽铣刀48 车削时,车刀刀尖运动轨迹若平等于工件轴线,则不为(C )。
A、车外圆B、车螺纹C、车圆锥面D、车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