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毕业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专业:*****系(部):****××××年×月×日********学院毕业设计登记表年月日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设计题目数字化测图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语:(签字)答辩委员会考评小组评语:答辩组长: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摘要本设计主题为:数字测图是实施,结合实际主要从图根控制网的设计布设、实测和利用全站仪对碎步点进行的采集方法以及碎步点数据的处理三方面做了探讨;也非常详细的阐述了全站仪在数字测图中运用,以及大比例尺测图的方案;最终使用全站仪测出符合开封市规划局要求的大比例尺要求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数字化测图以其成图精度高,成图周期短,即用即测,快速建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定特点,已被一些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所青睐和引用。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反战,全数字地形测图在现代制图技术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是将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理要素(或称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热爱后有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有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输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图图形。
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这一过程通常称为数据采集。
目前数据采集方法书要有野外地面数据采集法、航片数据采集法、原图数字化法等。
数字测图就是通过采集有关的绘图信息并及时记录在数据终端,然后再室内通过数据接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再经过人机交互的屏幕编辑形成绘图数据文件,最后由计算机控制绘图仪自动绘制所需的地形图,最后又磁盘、光盘和硬盘等储存介质保存电子地图。
数字测图生产成品虽然仍然提供图解地形图为主,但是它以数字形势保存着地形模型及地理信息。
关键词:数字测图;全站仪;地形图,计算机目录第一张绪论随着电子全站仪、RTK技术的发展逐步成熟,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地形图的成图方法正在逐步地由传统的白纸法成图向数字测图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数字测图几乎已占据了大部分的地形图测绘市场,数字化测图以其成图精度高、成图周期短、即用即测,快速建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特点,已经被一些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所青睐和引用,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地形图测在现代机助制图技术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
而全站仪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绘仪器,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结合发展的光电测量仪器,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的优点于一体。
因此全站仪也是目前实用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
数字测图(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SM)系统是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利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为GIS提供数据源,广泛用于测量工程、水文、工民建、道路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建设领域。
数字地图(DigitalMap)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地图。
数字测图主要作业过程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软盘等)。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地形测图在现代机助制图技术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
而全站仪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绘仪器,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结合发展的光电测量仪器,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的优点于一体。
因此全站仪也是目前实用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工具。
任务概况:针对我们即将走出校门的大三学生,为了夯实我们的基本技能,使我们在工作单位工作的更加顺利和自如,更好的展现我们*****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专业素养,系里组织了这次毕业实习---校园地形测量工程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
第二章已有资料利用分析1 测区概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角,东邻黄河大街,北邻北环路,西邻夷山大街,南邻东京大道,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
新校址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南侧有宽约80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
学校内部地势较为平坦,有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各种运动场、湖泊、河流和假山等主要地物分布其中。
新校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4.2km,离市中心8km,距火车站约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km。
数字测图技术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省级精品课程,在开封市省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学院测绘工程系应生产单位要求,着力发展工程测量学以及数字测图学,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毕业生,为国家的基础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作业依据和已有测绘资料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鸟瞰图。
2、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控制点成果表。
3、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控制点基本位置图4、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1:500 地形图(如图1),可作为测区范围划定与控制测量网形设计及实地选点之用。
图1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1:500 地形图椭球的基准保持一致。
第三章平面及高程控制设计1 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的选择1、平面坐标系及基准测区平均高程73m,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14°,本次作业的平面坐标系为开封市城建坐标系,属于地方坐标系,其基准与国家参考椭球的基准保持一致。
2、高程基准本次作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上交成果的高和必须为正常高。
2 主要精度指标本测区主要精度指标如下:1、各等级平面控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2、各等级水准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cm;3、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4、图上高程注记中误差,在铺装地面不大于图上±0.07m,在一般地面不大于±0.15m。
3 平面控制测量为了给地形测图提供基本控制,必须要选择一个比较完善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案。
布设平面控制网要符合其布设原则:分级布设,逐级控制;具有足够的精度;保证必要的密度;应有统一的布网方案、精度指标和作业规格。
本次平面控制测量分二级布设,先布设一级 GPS 网作为本测区首级平面网,再用RTK加密图根点;或者使用导线网做首级控制网,再直接全站仪加密图根点。
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论证,选择其中一个合理的方案,以满足测图需要。
3.1 方案一:GPS作首级平面网,RTK加密图根点1、一级GPS网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表2 一级GPS网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M)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数平均重复设站数各时段有效观测时间长度(min)数据采样间隔(s)PDOP值一级≤1.0 ≥15°≥4 ≥1.6 ≥15 10 <6 注:本技术要求出自《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布网方案:利用“GPS-1160”、“GPS-1151”、“GPS-1152”三个D级 GPS控制点为起算点,在测区内沿主要道路布设一级 GPS点,要求点位分布均匀,相邻点间平均边长约 500m,网形结构为边连式的多边形网。
选点、埋石、编号及点之记 :GPS控制网的布设1.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状况,作业时的卫星状况,预期达到大精度,成果的可靠性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2.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或者符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3.GPS网的点与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但应考虑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时的应用,没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
4.在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
1.选点(1)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微波站),其距离不得小于 200米,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2)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3)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周围建筑物的高度角小于15度;(4)一级GPS点点位原则上落地布设,选择土质坚实的地方,有利于长期保存和使用;(5)一级GPS点点位应能保证至少有两个点通视良好,有利于低级网加密。
(6)GPS点位选定后,应绘制GPS 网选点图。
2.埋石视不同的埋设条件,应选择相应类型的埋设标志,可参考表3表3 各类型埋设标志各类型埋设标志等级埋设条件标志类型埋设方法备注一级水泥路面8-12cm铸铁标志冲击钻打孔,混凝土现浇与路面齐沥青路面20cm铸铁标志直接打入路面与路面齐碎石路面土质路面预制混凝土标石挖坑,做20cm碎石垫层放置标石,四周捣固压实。
略高于地面3-5cm3.编号一级 GPS点编号采用自然数顺序编号,前面冠以罗马字母“G”。
4.点之记选点埋石后应绘制点之记,其样式应符合《GPS 规程》要求。
要求点之记采用Word 制作,其中的略图可采用CAD制作,但应转换为影像格式插入到Word文档中,标志面照片也转换为数字影像插入到Word文档中。
提交监理检查的资料:点之记成果1套,首页为GPS网选点图,对应的数据拷贝。
一级GPS控制网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以下资料:(1)GPS观测手簿;(2)一级GPS控制网展点图;(3)一级GPS点点之记;(4)仪器鉴定资料;(5)一级GPS网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表。
图根控制测量在一级GPS控制网的基础上,直接布设图根控制点,图根点利用RTK技术直接采集三维坐标。
点位选择尽量避开高压线、高大建筑物、茂密树林、大面积水域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图根点一般采用木桩和小铁钉标志,农田、土路上采用小木桩,在水泥、沥青路面上可用 8-12cm 长的铁钉。
编号采用自然数顺序编号,前面冠以大写英号。
最后图根控制点测量应提交以下资料:图根点成果表。
3.2 方案二:导线网作网作首级控制,全站仪加密图根点导线测量:考虑到本测绘院能配套使用的GPS设备不是很齐全,需要外借。
而且使用GPS做控制的费用比较大。
因此本次还可以考虑采用全站仪测一级导线做首级控制网。
为了保证精度,测量是采用带三脚架的棱镜,全站仪使用5″的拓普康全站仪。
并直接使用全站仪进行图根点加密。
导线网的设计步骤 :①、根据控制网的服务目的,确定导线中点点位中误差,并据以求出端点的点位中误差和容许闭合差。
②、确定导线总长及等级。
在直伸导线中,纵向误差由测距误差引起,故可求来算导线边的测距精度及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