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字体与版式设计》教学大纲

《字体与版式设计》教学大纲

《文字与版式》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是本专业中所有专业设计课程的基础课程。

该课程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字的视觉形态与视觉感受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同学们扎实地理解英文文字的不可变的结构和文字形态可创新和探索的众多可能性,这是本课程训练的目标所在。

学生应在了解英文字体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绘写以及设计创意,把握字体结构特征并培养处理平面要素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事物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认识英文字体设计
【教学内容】
一、认识文字设计
第一节文字设计的概念和本质
第二节文字设计的应用
第三节文字设计发展的历史
二、追溯历史
第一节拉丁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历史上重要字体设计师作品
三、感悟英文字体设计
第一节西文印刷字体的种类
第二节西文字体设计的内涵
第三节西文字体设计的规范性使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字体设计的全貌和在各领域的应用,通过不同的设计角度感受和理解字体设计的目的。

难点:字体设计的视觉体验,体会英文字体设计的平面语言。

【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文字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字设计在报刊杂志、品牌形象、招贴广告以及建筑环境等各领域中的应用形式,并通过分析学习历史上重要设计师的字体设计作品来深刻理解文字设计的内涵。

本阶段需要外出调研、考察:英文字体的媒介运用、表现形式及与环境的关系,制作成ppt调研报告。

多媒体教室:讲授及实践;图书馆:资料查询;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区、书店、商业街区等:调研、考察;机房:做调研报告。

第二单元:英文字体的绘写及设计
【教学内容】
一、英文字体绘写
第一节参考线
第二节字距与词距
第三节书写注意事项
第四节罗马字体的绘写要求及规范
二、英文印刷字体设计
第一节英文印刷字体的特点及应用
第二节英文字体设计的媒介和手段
第三节印刷字体设计大赛的设计赏析及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罗马体字体笔画的特征与笔型塑造,英文印刷字体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对英文字体特征的表现。

【基本要求】
通过典型英文字体的临摹与绘写使学生把握字型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为设计字体打好基础。

在设计字体的讲授中通过列举实例、案例分析、视觉体验和感受,启发学生尝试多种视觉表达和创造体验。

通过不同时代的文字设计特征来感受英文字体设计中的力量、表情、性格等要素。

作业类型:1、临摹和绘写罗马体,2、设计英文印刷字体。

多媒体教室:讲授、临摹、绘写;机房:电脑设计、作业讨论。

三、学时分配
四、必备教材和参考资料
(一)必备教材:
《文字设计》,周玉基张宇彤王洪瑞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二)实践教学指导书
1.《激扬文字·文字设计基础教学》,代福平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版。

2.《什么是文字设计》,(美)朱里编著;张文贺高雅娜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第1版。

(二)参考资料
1.《今日文字设计》(新版),(德)施密德编著,王子源,杨蕾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第1版;
2.《为书之体·中文文字设计创新新源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精华集》,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组委会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第1版。

六、课外学习要求
1.制作调研报告:查阅资料,详细了解英文字体的历史演进及形态特征,调研考察国内外优秀英文字体设计。

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的形式调研英文字体的形象字体特征、传达媒介、应用和表现采用图文说明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制作成PPT调研报告,报告中的作品案例不少于20个。

作业完成后进行课堂交流并计入平时成绩。

2.绘写及设计作业进一步完成和细化。

七、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学中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2.将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

在校内,以课堂讲授、个别辅导、作业讨论为主要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配合影像视听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3.在校外,外出调研、考察:英文字体的媒介运用、表现形式及与环境的关系,制作成ppt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及方式:去艺术区、商业街区、展览馆、图书馆实地考察,拍照片、记录,同时在专业网站上进行资料收集等。

八、教学政策
1.教师备课应在大纲基础上体现有关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对学生的能力开发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作业设计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开发和表现,将讲课内容和课程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由宽泛到细化、由抽象到具象。

注重学生讨论、交流环节。

2.不符合出勤政策、教学纪律、考试要求的,课程中没有作业进程、作业抄袭等,视情况而定取消考试资格或得不及格成绩。

九、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核方式主要以设计作业成绩为最终的考试成绩。

1.以平时考勤占40%,作业占60%,计算学期成绩。

2.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记录学生考勤、课堂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

教师以学生的平时习作、出勤率、课堂表现及设计作业为标准来确定学生最后成绩。

十、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广告策划
后续课程:包装设计
十一、其它
辅助本课程教学的自主学习中心:图书馆。

(撰写人:撰写日期:2016年9月审核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