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和我们的生活2 种植技术的发展3 学一点种植技术4我为植物做什么植物和我们的生活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许多物质,有石子、沙子,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等等;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3、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难点: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在黑板上写“土壤”。
说明今天的研究对象。
2、解读“土”字。
人们挖开土层,就会发现,土总是一层一层的,在上面一层长着许多植物,这一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
(教师边说边作简笔画)3、组织学生讨论:关于土壤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土壤的哪些问题?4、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和对土壤的了解。
二、预测我们可能在土壤里面发现什么:教师谈话:要研究土壤,我们应该怎样去研究?首先应该亲自去观察。
要观察就要到外面去挖土,根据同学们的经验,大家来猜猜看:大家能在土壤里发现些什么?(板书:土壤里有什么?)让学生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讨论:我们可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根据。
学生的根据就使学生已有的经验。
三、到实地去挖土壤并且观察土壤。
由学生亲自参加的挖土活动,可以使学生非常兴奋,因为学生可以在劳动中体会一种快乐,这样也使学生能够亲近自然,体会到一种真切的泥土的芳香,体会到大自然的真实的味道。
而且,学生从挖土活动中获得的信息,来自于他们真实的生活,学生将确信不疑。
在挖土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观察土壤并发现它包含什么,放大镜可以让他们观察菜园土中更多的东西通过观察它们可以了解到:☆土壤颗粒的不同大小☆土壤中间有各种东西——有些有光泽、有些比较昏暗、有的有明显的颜色☆土壤有湿度,取决于收集样土之前的天气☆土壤里有活的昆虫和其他小的有机物☆土壤有腐烂的动植物的尸体活动过程:1、告诉学生我们将去干什么,然后将学生每两人一组分好。
在出发之前,交代好安全注意事项。
2、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泥地里去挖土壤。
3、让学生在泥土现场讨论,他们在泥地里看到了什么?现场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土地的真实存在,可以培养学生对土地的亲切感。
4、让学生清理好现场,注意要尽量恢复泥地原来的样子。
5、再回到教室之后,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挖土的过程中所看到的。
6、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收获。
和同伴交流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交流内容,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许多惊讶和感慨,也能从别人的感想中了解到同伴的思想,并能从中学到别人的好的思维方式。
四、观察土壤的样品回到教室以后:观察土壤,做好观察土壤的记录(土壤观察记录表格)说说土壤里有什么?把土壤里的东西分分类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课桌用报纸盖好后,让每组的材料员到班级的材料角上去土壤样本。
每组学生都观察三种土,将它的一半倒在白纸上。
鼓励学生用搅拌器将土壤摊开,然后用手持放大镜观察,然后两人合作,一个人观察,一个人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给学生观察提示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后,让学生将土壤、放大镜和碟子交还到材料角。
将土壤倒回到容器中,用水清洗塑料杯子。
将报纸中的所有东西卷起来,并扔到垃圾中,并用抹布擦干净桌子。
组织学生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结果让学生小组商量一下: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推荐一个同学把本组的发现告诉大家。
五、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想研究的土壤问题1、教师提问:现在你们已经观察过土壤,你们想研究关于土壤的什么新的问题吗?2、将学生的回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标到班级土壤资源角的“关于土壤的问题”的白纸上。
3、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先给这些问题进行分类,然后讨论这些问题中,哪些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答案,哪些可以回家作为一项长期观察的任务进行,哪些问题可以当场完成研究任务。
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感受的老师的关注。
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研究范围,打通了课内和课外的联系。
4、让学生将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我的土壤书》上。
5、让学生讨论自己的研究方法,并且写在自己的《我的土壤书》上。
6、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搜集有关土壤方面的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也应该作为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方面。
提醒学生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摘录在自己的《我的土壤书》上。
六、交流研究过程中的发现的教学环节:生:我发现把黑色的泥土用水蘸一下之后,放在火上烧一会儿,泥土的颜色就变了。
师:变成什么颜色了?生:变成灰色的了。
师:黑色的土一烧就变成灰色的了。
同组的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请补充!生:黑色的土烧过以后也变硬了。
生:刚才我拿了一种土,在水里浸泡了一下,用手捏一下,放在旁边;然后,又拿一种土,在水里浸泡了一下,用手捏一下。
发现第一次弄的土比第二种粘,七、总结学习的收获:师:今天上的这一堂课中,你们有什么收获?生:我们研究了土壤被泡过和被烧过以后的颜色和味道。
生:我会判断土壤的种类了。
生:我知道土壤被烧过以后他的水分就被蒸发掉了,就会变硬了生:土里有许多营养,这些营养是由烂叶子和烂草根变的,这需要仔细观察!生:我知道土壤被烧过以后会变颜色。
生:我知道说话要有一定的根据,不能乱说。
生:我知道可以用一种方法来验证土是从哪里来的!八、引导学生课后继续研究。
1、课后对土壤的处理谈话:好,土壤观察完了,你们打算怎样处理它呢?(保护土壤,还归自然)不过,今天同学们先别急着把土壤送回大自然,因为后面的学习还要用。
2、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只解决了一部分,剩下的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课后继续进行研究)其中,哪些可以查阅资料解决?哪些可以实验观察解决?哪些既要查资料又要观察实验?把你们的研究成果上传到我们的土壤网页“拓展研究”中,希望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不断完善它,让更多的人学习、共享这里的资源。
教学目标:1、能制定计划,采用走访、等形式中的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调查,了解一种植物的生产、加工、以及成为我们食物的过程;能用排序、分类的方法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并将整理的信息记在记录本上;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本小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2、积极与小组同学合作;乐于倾听其他组的研究情况,并进行评议;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了解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并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植物的例子。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用到植物,特别是在“食”上。
本课设计的活动主要是植物与我们饮食的关系,最后讨论一下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关系。
内容设计:本课设计了三个活动。
(1) 了解能吃的植物有哪些。
第二单元中的种植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此时,生长周期短的植物,如蚕豆、豌豆等,已经可以收获能制定计划,采用走访、生产基地调查、市场调查、收集图书、网上查找,本课从收获春天的植物的果实入手,引出“能吃植物有哪些?”的问题上。
这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前测,了解学生对于生活中的食物来源途径知道多少。
(2) 调查一种植物怎样到我们餐桌上的。
学生先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然后兴趣相同的同学组合成小组,共同调查这种植物是怎样生产、加工,最后成为我们的食物的。
在调查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植物的生产是一个社会化的复杂过程。
调查过程中,小组同学合作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和汇报。
(3) 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植物。
植物除了可以做我们的食物,还可以在其他方面为人类服务,如美化环境。
让学生讨论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要位。
教学准备:活动(1):了解当地常见的食用植物种类:粮食、蔬菜、水果、干果各有哪此,收集它们被生产、运输、销售、加工过程的资料。
活动(2):搜集植物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其他资料,如:美化环境(观赏植物)、衣(棉花、桑叶)、住(建筑、家具)行(草鞋、行道树、花坛)等方面以及茶叶、中草药等特殊用途的植物。
1植物和我们的生活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各种各样的果实看到这些果实,你有什么问题提出?生:可以吃吗?生:是从哪里来的?它的植物是什么样的?它怎样吃?师:好的,同学们,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一起解答。
一、选择一种植物,了解它的一生。
1、2、分小组,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
3、教师提供各种提供信息的资料计算机书集等4、各小组交流。
二、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1、讨论:植物和我们有哪些联系?2、汇报:生活—食物、穿衣—居住—走路药用—制成药板书:吃种子—植物—开花—结果实——产品制药作业:查阅有关种植技术的发展。
小结:小组交流时气氛热烈,小组交流的方式非常适合这样的课,因为孩子们这方面知识很丰富,如果采用举手发言的方式,但想必会让许多孩子丧失许多表达的机会。
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有充足的举手发言的机会与时间。
2 种植技术的发展教学目标:1、能通过访谈、查阅资料中的一种以上方法调查农业种植物技术的发展情况;能用排序、分类的方法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能对获得的信息做出简单的解释;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乐于交流和倾听,尊重其他同学的发现,补充自己的不足。
3、能够简单地了解从古至今,我国种植技术,特别是种植工具的发展过程,能说出种植工具的材料是由石头、木头向金属发展的,或者能说出种植工具是由简单的工具向复杂的工具发展的;了解应用现代种植技术的科技化温室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现代科技对提高植物产量的重要作用。
内容设计:种植技术包括许多方面,本课选择学生比较易理解的种植工具的发展、现代科技化温室的设施两个方面设计了活动。
(1)简单了解我国种植工具的发展。
工具都是从材料、复杂程度、工作效率等几方面进行发展的,种植工具也是如此。
通过走访、查阅资料等活动,学生主要了解材料从石头、木头向金属的改进,同时了解种植工具是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的。
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科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现代生活中的许多工具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了解科技化温室中应用的种植技术。
通过了解科技化温室中的各种设备和方法,使学生知道,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蔬菜产量和生产速度都大大提高了,而且蔬菜生产还不受季节的影响,我们吃的很多食物是在科技化温室中生产出来的,使学生体会到现代科技发展的迅猛速度,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科学,永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教学准备:活动(1):教师准备——一些农用工具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生准备——向周围的人简单访谈了解一些农用工具。
活动(2):教师准备——介绍科技化温室的文字、图片、录像资料;无土栽培的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
2、种植技术的发展导入:出示一幅图,介绍古代的一种工具。
你们也查找到了许多种植技术发展的材料,愿意介绍给大家吗?一、汇报资料:有关种植技术发展的资料木石中、骨鹿角器五千年前铜铲铜锛三千年前铁锄曲辕犁牛耕地二千年前楼车龙骨车古人的发明重要人物:贾思勰、——《齐民要求》二、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