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项目建设方案(送审稿)XXXX有限公司目录一、项目概况 (1)二、总体建设目标 (1)三、设计依据 (3)(一)行业标准规范 (3)(二)规划依据 (5)(三)质量管理标准 (5)四、现状分析 (1)(一)开发区概况 (1)(二)数据现状 (2)1、数据完整度现状 (3)2、数据存在形式 (4)3、已有数据的可利用性及利用方案 (4)五、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7)六、园区空间建模 (9)(一)任务概述 (9)1、AA工业园区(重点建模区域): (9)2、BB工业园 (9)3、CC贸易文化区: (10)4、DD工业园: (10)5、 EE工业园 (11)6、 FF工业园: (11)7、 GG工业园 (11)(二)成果技术指标 (12)1、参考基准 (12)2、精度指标 (12)3、成果规格 (12)(三)技术方案 (13)1、倾斜摄影测量影像航飞 (14)2、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生产 (15)3、数字线划图数据生产与更新 (16)4、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生产与更新 (17)5、三维模型数据制作 (17)6、地下管网普查 (18)七、专题数据整理 (19)(一)建设目标 (19)(二)建设内容 (19)(三)专题数据建库 (21)1、专题数据建库方式 (21)2、专题数据库内容建议 (22)3、专题数据成果 (23)八、园区智慧云平台 (23)(一)数据管理平台 (24)(二)智慧公共平台建设 (26)1、时空信息数据服务 (26)2、空间数据功能类服务 (27)九、应用系统 (28)(一)综合展示 (29)(1)专题数据 (29)(2)3D开发区资源展示模块 (29)(3)招商项目管理子系统 (29)(二)“大规划”展示 (30)(1)规划数据 (30)(2)规划发展模块 (30)(三)“项目用地”展示 (31)(1)土地利用展示 (31)(2)重点项目建设展示 (32)(3)重点项目管理子系统 (33)(四)“经济发展”展示 (34)(1)产业经济数据 (34)(2)产业经济模块 (35)(五)后台维护子系统 (35)(六)系统终端展示方式 (36)十、支撑环境 (36)(一)无线园区 (37)(二)数据中心-模块化云机房 (37)1、配电系统 (38)2、空调制冷系统 (39)3、安防系统 (39)4、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39)5、消防系统 (40)(三)传感器监控 (40)(四)视频监控 (42)1、摄像头升级 (42)2、交通卡口监控 (43)3、监控中心内部系统升级 (44)(五)路灯监控 (45)(六)数字规划馆 (45)十一、平台运行支撑环境要求 (48)十二、应用前景及效益分析 (49)十三、项目组织保障 (51)十四、项目实施计划 (54)十五、经费预算 (55)一、项目概况XX经济开发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区内资源的规划、建设、布局和高效利用提出新的要求。
这需要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领导能够做出全面、科学、高效的分析决策。
而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资源数据基础上。
XX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云平台是管委会创新思路模式的一种体现,通过建设整合XX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业务口权威专题数据(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打破招商、规划、国土、市政等权威业务部门业务数据的割据模式,形成XX经济开发区综合共享数据库,实现区内“一张图”模式的跨部门的“大”业务数据共享应用,为XX经济开发区领导和各级职能部门提供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
二、总体建设目标本平台以真实的三维场景为底图,实现招商项目从项目规划、土地利用、建设过程和经济效益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查询、展示、统计和管理。
以创新的管理方式——项目落地前为“大规划”阶段,项目落地后为“项目用地”阶段,项目建成运行后为“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数据产生、数据流转及数据共享与展示。
本平台的建成将为XX经济开发区的项目管理,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以及领导的分析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主要目标如下:建设覆盖XX经济开发区的综合数据“一张图”建成以规划、国土、重点项目、产业经济和楼宇经济等建设发展专题数据为核心的专题数据库。
以基础空间数据为框架整合规划、国土、重点项目、产业经济和楼宇经济数据,最终形成“一张图”的专题资源整合和共享模式。
基于物联网的园区实时感知,实现园区的智能管理通过遍布园区的各类型传感器,通过园区有线及无线网络形成园区的物联网环境,在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基于智慧园区数据中心的智慧云平台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对园区进行综合智能管理,为各级部门日常工作提供有效的平台支撑,真正实现园区管理的智慧化。
本平台的总体框架及与其它平台的关系见下图:发展建设云平台框架及与其它平台的关系三、设计依据(一)行业标准规范1、《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CH/ T 9004-2009);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CH/T 9005-2009);3、《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23705-2009);4、《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5、《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6、《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1992);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2006);1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3—2006);1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12、《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2部分1:5000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2—2006);1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3部分1:25000 1:500001:1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3—2006);14、《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4部分1:250000 1:500000 1:1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4—2007);15、《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 1007—2001);16、《地图符号库建立的基本规定》(CH/T 4015—2001);1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 1005—2000);1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19、《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GB/T 18317—2001);20、《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 18578—2008);21、《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GB/T 17797—1999);22、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地理实体数据规范》;23、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地名地址数据规范》;24、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地理框架数据—电子地图数据规范》;25、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影像数据规范》;26、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高程数据规范》。
(二)规划依据1、《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2、《XXXX经济开发区AA-国家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3、《XX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年)》;4、《XX经济开发区AA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三)质量管理标准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2、《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3、《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1995);4、《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8);5、《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测试规程》(CH/T 9007-2010)。
四、现状分析(一)开发区概况XX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为XX市北道商贸旅游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199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XX省XX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省级经济综合管理权及相关优惠政策。
随着XX 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先后又设立了XX高新技术工业园、XX区二十铺工业园区、XX区EE和暖和湾工业园等产业园区。
2005年结合中省对各类园区的清理整顿,市上将XX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道区二十铺工业示范区和XX高新技术工业园合并,并更名为“XXXX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4月获得了省政府的正式批复,至此,XX经济开发区成为XX省首批保留的12个省级开发区之一。
2010年4月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的运行模式,现辖AA工业园区、EE工业园、DD工业园、FF工业园、BB工业园、CC贸易文化区以及GG工业园。
2009年以来,XX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总体要求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行、高效益产出”的总体思路,把XX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为XX经济新的增长极和重要的产业集聚区,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机制,实行“管委会”管理体制和一站式服务模式,赋予开发区综合经济管理权限,实行计划单列,财政单设。
园区具体分布情况如图3-1及图3-2所示:图3-1 XX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分布示意图图3-2 XX经济技术开发区-GG工业园范围示意图其中,EE工业园、DD工业园、FF工业园、BB工业园、CC贸易文化区为建成区,AA工业园区为核心区,GG工业园为发展规划建设区。
表3-1 XX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分布情况说明表(二)数据现状园区数据是园区发展基础性、战略性的信息资源,是野外实地勘测和室内科学研究的纪录和成果,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即属性数据),具有获取成本高,再利用价值较大的特点。
目前园区数据信息化程度总体偏低,数据共享服务能力偏弱。
1、数据完整度现状通过对7个园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园区简介、城市基础数据、城市规划数据、国土数据、重点项目数据、产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完整度进行了详细的查阅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表3-2 XX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数据完整度调查表根据粗略的调查,绝大部分园区数据的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落后、数据规格不统一、数据内容不够丰富、更新不够及时,完整度较低。